郝秀琴丨北京法源寺
慕名来法源寺,还是起因于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书。这部书据说获得过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虽然没有获奖,但就这么一入围,《北京法源寺》红了,李敖红了,北京法源寺也从此名声大噪,香火旺盛,引来无数佛教信众以及寻幽探古的游客。每逢假期回到北京,心里总是记着这个法源寺,是什么样的一座寺院?法源寺哪些佛法灵气激活了李敖的创作灵感,让这位大作家,撰写出这部脍炙人口的畅销著作。
我喜欢逛寺院庙宇,但从不去敬香也不去朝拜,只是喜欢那些精湛的古艺术建筑和雕塑,凝重致远的神秘气氛。游法源寺,也只是被李敖书中描写的精彩情节吸引,寻找他笔下的悯忠阁,寻找谭嗣同和梁启超谈经论法的禅房,感受那种“凭栏浩浩纳长风”“寂寞余花落旧红”的悲怆气氛。
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门外西砖胡同,乘地铁到菜市口,然后徒步向宣武门外走去,走过牛街,路人告诉我牛街的尽头,往左边拐就能看见法源寺。一条长长的小胡同,一片古老的灰色砖房,这是法源寺后街,再走过一条小胡同,最后,在西砖胡同才看见法源寺的两扇红漆大门。远远望去,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厚重的砖墙,黄色的琉璃瓦。大门敞开着,但香客寥寥无几。比起香火极旺的雍和宫、护国寺、牛街的清真寺,这里就更显得冷清而肃杀。一位拄着拐杖的乞丐走过来,向我伸出肮脏的手,尽管我很清楚他是职业乞丐,但还是把一张纸币递给他,然后,举起照相机照下他那破落的形象。他慌了,急忙转身,我说,你今天碰上我很走运,把你的照片发在网上,你会和北京法源寺一样走红的。
法源寺就是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从唐朝初创“悯忠寺”起到今天,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这里成了戊戌变法那些人的聚会之处,就连袁世凯恭亲王奕?这样的人物,也在这座寺院住过。这里,不仅仅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
此时,正逢初春,树木还没有吐出嫩枝,小草也没有努出新芽,寺院里显得有点冷清,但挡不住的春色还是悄悄来临,一株株参天大树枝干泛着青绿,丁香树也努着粉红色的小嘴。走在一条条安静的青砖小道上,听那来自天籁的佛音,听树上鸽子快乐地欢唱,思维遁走在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中,踏上天王殿,大雄宝殿,伫立在悯忠阁前,仰头瞻望,悲壮之感油然而生。敬仰先烈,敬仰那些为国献身的志士。据说,悯忠寺盖的时候,就是为了超度死者,追念那些为国而死的先烈。当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些戊戌变法的先驱,选择法源寺聚会,我想,也是冲着悯忠二字。悯忠寺,不仅仅是为了超度死者,更深层的含义是为了觉悟生者。
法源寺,给后来人怎样的一些启迪?悯忠寺,让后来人能追忆到一些什么?如果作为一个一般香客,来这里烧一炷香,拜几拜,那么,法源寺和其他寺院没有差别。法源寺名声大噪,也不仅仅是李敖那本书,而是这个寺院的气场,一种积淀千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色彩。人神之间,人鬼之间,神鬼之间,这种奇妙的关系,人多是难以知晓。为了解决这些人无法知道的奥秘,有了高深莫测的先知、和尚、道士,还有一些介于人神之间的大仙。这些虽然都是唯心的,也是无形的,那么要表现这些唯心的意念,往往需要场所和环境,于是,有了教堂、寺院、庙宇,人也有了朝拜神灵的去处。但真正的神灵在哪里?神的真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只在这些有形质的庙宇,寺院。从善如流,敬畏上帝,心就是神居住的殿堂。
在法源寺中徘徊,我仿佛看见只有23岁的梁启超拖着辫子,也拖着脚步,走到了北京宣武门外,走入了西砖胡同,走进了法源寺。那正是北国的冬天,晴空是一片萧瑟。他与谭嗣同初次相逢于古庙,相逢于大雄宝殿之内,有佛与菩萨乃至十八罗汉为证,两人共参“一真法界”。由之,我的思维再次被引申到《北京法源寺》中,李敖借梁启超之口,对佛家那一番独到的精辟之见:“佛门的大道是无形的,可是自命为佛教徒的人,却整天把它走得愈来愈有形,盖庙也,念经也,打坐也,法会也,做佛事也……这些动作,其实跟真正的佛心相去甚远了……佛教传到中国,中国人只知出世而不知入世,只走了一半,就以为走完了全程。他们的人生与解脱目标是‘涅槃’,以为消极、虚无、生存意志绝灭等,是这种路线的目标,他们全错了。他们不知道,佛法的精髓,到这里只走了一半,要走下一半,必须‘回向’才算。”
“从出世以后,再回到入世,就是从‘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这时候,这种境界的人,真所谓目中有身,心中无身。他努力救世,可是不在乎得失,他的进退疾徐,从容无比,这就是真的佛、真的菩萨。”
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这种“回向”后的舍身,才是真正的佛教,也是佛家修行根本。那种先出世再入世的智者、仁者、勇者,他们都是“死去活来”的人。人到了这种火候,就是佛、就是菩萨。
一个人能做到“死去活来”,我想还有什么做不到呢?为爱情死去活来,为事业死去活来,为信仰死去活来,也许,这就是“回向”后的舍身,一种浴火涅槃。
作 者 简 介
郝秀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理事,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六合琴声》《漂泊羊城》《等你,在最初的地方》,中短篇小说《参商情缘》长篇小说《血之梦》《 雪伦花》《浮云若梦》。2012年10月,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青年文学研究班毕业后,直接漂泊到北京,历经艰难创办了北京文悦时光文化传媒公司,出任总经理、图书总策划、主编等职务。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