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8)宁远大捷(上)

(138)宁远大捷(上)

魏忠贤本不想用这人(高第),但算来算去,兵部混过的,阉党里也只有他了。……到地方后,高先生立即上了第一封奏疏:弹劾孙承宗,罪名:吃空额。……但高先生的劣根性根深蒂固,整人不成,又开始整地方。……。(摘自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这种说法,那是标准的信口开河。
因为基于魏忠贤、高第的利害关系,他们的脑袋就是让驴踢过,也不可能干这种事啊。我相信坏人总会做坏事,但是坏人做坏事,总得有点理由吧。
当时的魏忠贤,是帝国的执政官,高第是前线最高指挥官,他们这样破坏帝国的边防重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从这层意义上,高第接替孙承宗后,就全面收缩兵力于山海关,绝不可能有任何主观上的恶意。因为这里出了问题,他们必须得能给皇帝一个解释,否则,皇帝会不会砍他们的头,他们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高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因为高第胆小如鼠,所以不敢在关外驻扎。
高第一到任,立刻就说关外之地不可守,要撤去关外各城的守御,将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这战略之胡涂,真是不可理喻。那时清兵又没有来攻,完全没有撤兵逃命的必要。大概他是怕一旦来攻,非败不可,还是先行撤兵比较安全。(摘自金庸《袁崇焕评传》)
这种说法,其实也完全经不起推敲。
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主管官员,敢随便变更前任的部署,本身就需要过人的魄力、勇气。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高第因循守旧,最后不论惹出多大的事,运作运作也有机会从死刑变死缓,因为他可以强调客观。
如果高第擅作主张,变更前任的部署,最后惹出了事,肯定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出了事,你还解释什么呢?因为说来说去,也是你擅自变更前任的部署,捅出来的娄子!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高第为什么一接替孙承宗,就要全面收缩兵力于山海关呢?
第一、基于当时的客观情况分析,高第认为全面收缩兵力于山海关,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否则,高第擅自收缩兵力于山海关,那就是拿自己脑袋在开玩笑。
第二、支持高第收缩兵力于山海关的人很多。因为宁锦防线的布置,随时可能拖垮帝国的财政开支。要知道,把一处防线纵向延伸400里,本身就意味着军费开支增大。
第三、从理论上分析,收缩兵力于山海关,并不是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所是;构建宁锦防线,也并不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伟大正确。所以退守山海关,还是继续守宁锦,当时就一直存在争论。
只要我们知道这些,自然就会知道,高第一接替孙承宗,就全面收缩兵力于山海关,只是做了一种,他认为最正确的战略选择,与他邪恶、幼稚、胆小无关。
既然高第选择退守山海关,自然会把宁锦变成一个缓冲区。
在这种背景下,满清军队想越过400里的缓冲区,进攻一个有充分预警时间的山海关,难度是无法想象的。
对于高第的这种战略构想,当时遭到一些人的顽强抵制。抵制高第的人,自然是从前支持修建宁锦防线的人。
一切是显然的,袁崇焕等人,一直支持孙承宗修建宁锦防线,现在政府突然宣布,修建宁锦防线的战略是错误的。你说袁崇焕等人从前的工作,算怎么回事?
袁崇焕等人反对退守山海关时,很容易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因为,帝国政府不战放弃400里的地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所以,以袁崇焕为代表的军官,都公开抵制高第退守山海关的战略部署。
在这种背景下,遂给了努尔哈赤可趁之机。
(高第)乃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入关,委弃米粟十余万。(摘自《明史.袁崇焕》)
上面这段话,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毛病,但是仔细一看,毛病就大的去了。
我们知道,高第决定退守山海关,是接替孙承宗不久后的事。而满清渡过辽河进攻,是孙承宗离任五个月后的事。
既然如此,高第退守山海关,是标准的主动收缩兵力,它不存在任何急忙逃窜的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会在锦州一带,留下十余万石米粟呢?
十余万石米粟,这绝对是一个大数字。就算高第没有足够的时间,运送相关粮食,几个月的时间里,烧掉这些粮食,总是可以做到吧。
其实,我们仔细一看历史书就会发现,这十余万石粮食无法运走、销毁,完全是袁崇焕等人阻挠的结果。
崇焕尽力争辩不同意撤兵说:“用兵的方法,只有进没有退的道理。三座城池已恢复,怎能轻易撤回?锦州、右屯动摇,那么宁远、前屯卫就会受到震惊,山海关的大门也就失去了保障。现在只有选择良将把守,不应有其他考虑。”(摘自《白话明史.袁崇焕》)
相关的内容,说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高第指挥明军从锦州、右屯、大凌河撤退时,袁崇焕等人报以了激烈的反对。
他们反对高第的结果,就是明军从锦州一线撤退时,无法把相关的人员、物资,从容的撤走。
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当满清大军突然杀过来时,除了宁远之外的孤城,明军都无法守住。在这种背景下,匆忙撤退,粮食自然都无法运走。于是,努尔哈赤连仗都不用打,就直接抢了十余万石粮食。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高第不退守山海关,锦州、宁远两座孤城之外的城池,能保住吗?肯定是保不住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随后的宁锦大捷,就可以知道。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袁崇焕不阻挠高第退守山海关。宁锦的物资、人口,能全撤回来吗?肯定是能的,因为时间充裕的很。
从这层意义上,严格执行高第的战略,明帝国所有的损失,无非丢掉锦州、宁远两座空城,却可以把大批粮草、物资撤回去。
随后展开的宁远之战中,明帝国死了多少将士?足足有7000多人!如果加上老百姓的,就足足有14000多人。
总之,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焚烧……。(摘自阎崇年《袁崇焕传》)
而且,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因为据《明史》中所说,明帝国死了数万人。
我大清初解围,分兵数万略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数万。(摘自《白话明史.袁崇焕》)
明帝国的这种巨大损失、伤亡,是不是可以避免呢?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高第收缩山海关的战略,被前方的将士打了折扣,所以它就无法避免了。
所谓的宁远大捷,之所以被吹得神乎其神,主要就是建立这样一个假设之上。那就是,如果明帝国放弃了宁远,满清就可以长驱山海关了;甚至就可能兵临北京城下了;更有可能,让明帝国提前18年灭亡。
既然如此,不要说宁远之战只有这么点损失了,就是损失再大点,谁敢说它不是一场大捷呢?
问题是,这只是一个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假设。
努尔哈赤连个宁远孤城都无法攻克,越过宁远200里,就能攻克山海关那种雄关重镇?从逻辑上,它就有问题吧。
更主要的是,如果宁远真有这样重要,熊廷弼不作任何努力,就放弃宁远,退守山海关,又算什么事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宁远大捷(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