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是受哲理影响的美学观点
在传统国画中,气韵生动的所谓“气”是个抽象名词,在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文学、理论中经常见到,又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淮南子》谓“气者,神立充也。”自古以来,人们经常把“气”作为一个生命能量的代名词来理解。但画理中的“气”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内在生命力而言。古代中国医学对人的生命力谓之“元气”,故绘画中的生命力也谓之“气”。明代董其昌讲“气韵不可学,生而知之,自有天授”,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清代画僧石涛则说:“作为书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所以作画时“解衣盘礴”,传为美谈。“韵”是一种艺术魅力的代称,“气韵”则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生命能量。“气”分为两方面,一是指气势,二是指气质。如盘礴、雄浑、气魄大小,所指的是气势,如稚气、俗气、书卷气等都是指气质。所以在作品中里的气韵是与作者的艺术实践、经历、性格、感情以及各方面的综合修养相关。古人讲的“画如其人”是有道理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为什么在中国画中强调“气”这个字眼?这和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是分不开的。老子所称的宇宙初生之际的“一”就是一种无名无形而具有宇宙生命力的气,战国时期的伊文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提出了“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所以万物中都具有这种代表生命能量的“气”。一个画家,必须使他的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因而六法中把“气韵生动”列出第一标准。要求作品气韵生动是件十分不易的事情,要靠长期实践,所以古人强调读书和师造化各种因素组合才能达成。而气韵生动是从远古到今天中国艺术的最高评判标准。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传统中国绘画称文人画,是以水墨为主,即使绚丽的工笔画也是以墨线为底。所以中国文人画的技法主流是笔墨。用墨有它的科学性,墨是由碳元素的墨烟制成,碳是最稳定的元素,千百年不变。如从色彩学角度来看,墨的色度最深,它的浓淡可表现出丰富的色度层次,而且它的色相与冷暖色调都可协调。如果在绘画作品里感到某些色彩浓艳刺目,只要配上几块浓焦墨则可达到和谐统一。墨色的表现能量,且白底上的黑色,对比响亮,加上水分的变化,水墨晕章,其趣无穷,故有“惜墨如金”之说。日本色彩画家东山魅夷来中国后,发现了水墨的优越性,声称下次来中国展出将全部是水墨表现出的作品。从美学角度来看,黑色较单纯、朴素、清雅、静穆,具有一种高尚典雅之美,这一审美也与古代哲学思想相关,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意思是客观世界五彩缤纷,反而会使人对色彩失去感觉。他还提出“知白守黑”的观点,用在传统绘画上就是知纷杂守单纯,以单纯去表现纷杂,会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庄子也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这些观点,当然其中有对色彩否定的成分,具有片面性,但也揭示了“单纯”是在一种纷杂中提炼出的朴素艺术美,在现代西方色彩画中也讲究单纯,追求在复杂中有单纯。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点中的重要评判观点,这种观点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也成为构成中国传统画风及其艺术特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不能排斥影响这些美学观点的哲学思想中含有的唯心主义成分。但由于历代中国画家们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引申哲学思想,并借用于艺术处理上而形成一种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与具象的绘画形式相结合,不断的运用和提炼,形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审美习惯。艺术毕竟不同于科学,是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是由古代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历史因素所形成。
成忠臣作品
学习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必须要了解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法则,然后才能去弘扬其精华,改造其不足之处。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绘画有其独立而完整的体系,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而发展下来的。正如石涛所言“夫画,天下变动之大法也”。通过对传统中国画“气韵生动”的了解,使我们明确了其内在的艺术活力是什么,也为我们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如何创新提供了种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