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阳关三叠》,辛弃疾大哭一场,一挥而就写成千古名篇《鹧鸪天·送人》

注:阳关三叠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基本释义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而得名。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逐谓之《阳关三叠》。

百度汉语 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详细释义

  1. 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而得名。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逐谓之《阳关三叠》。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着,又是四叠,皆非是。每句三唱,已应三叠,则丛然无復节奏。有 文勛 者,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 唐 本三叠如此。 乐天 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则一句不叠审矣。”

我一直都认为,辛弃疾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词人。不是他写的诗词数量最多,也不是他写的诗词质量最高,只是说自辛弃疾以后,文人身上的那股霸气,从此消弭于历史。

文人应该是有脾气的,这种脾气不单单是停留在耍嘴皮。应该是李白那种“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自信。现实却是,从汉唐至宋元明清,文人一代不如一代,从“右手执笔,左手持枪”的文武全才,一步步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辛弃疾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能够策马杀敌的文人。

有脾气的人,往往都活得不幸福,文人同样如此。靖康之变发生后,宋朝皇室发生建炎南渡。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与李清照是同乡,时间上相隔六十多年,距离大约有百余里路。

若是按照国别划分,辛弃疾应该算哪国人。他的出生地是济南府,那里早已是女真金国的地盘。辛弃疾是出生且成长在金国境内的原汁原味居民。也就是说,辛弃疾出生前,北宋早已亡国快百年。那时的北方人大多已经没有家国概念,毕竟代表汉人的南宋实在与他们阻隔太远。

辛弃疾的不同之处恰在于此。他身为土生土长的金国人,却从来都认为自己宋朝汉人。所以他选择离开金国,前往南宋参加抗金活动。

一厢情愿的人往往都不会幸福,辛弃疾也一样。他满腔的家国情怀,换来的是抑郁不得志。自古不得志的文人有很多,辛弃疾不过是沧海一粟。同为有志难伸,有的人能够自我排遣,比如苏轼吟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高歌前行,有的人能够做到波澜不惊,比如陶渊明哼着小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辛弃疾则不同,他无法与自己完美和解,所以注定他凄风苦雨的后半生。

唐朝人深受魏晋风骨的影响,没有把仕途坎坷看成多么神圣的事,宋朝人也还说得过去,要么像苏东坡那样纵情山水,要么像柳永、周邦彦流连于红尘忘返。辛弃疾做不到,他将不幸的遭遇视为一种悲愤激昂。

公元1178年,辛弃疾深感疲惫。时年三十八岁的他,内心如同一位耄耋老人,早已没有初来乍到南宋时,那股豪情壮志。相反,有一股无形的包袱压在肩膀,让他举步维艰。

这是一场送别。友人为他弹奏一曲《阳关三叠》,以此作为送行的仪式。辛弃疾听后大哭一场,热泪横流写下著名的《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全词只有无十五字总共四句,却句句都是经典。送别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送别主题的诗词更是文坛的常青树。一般来说,送别的诗词往往洋溢着靡靡之音。很有少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

辛弃疾却大有高适的送别遗风。首句直奔主题,赞美友人的《阳关三叠》弹唱得实在太好,听得自己忍不住失声痛哭。告诉友人追求功名利禄,也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二句转为写景。流水无边,树木无穷,远处的高山半遮半掩藏着云雾中。多像是自己的人生一样,难以捉摸。三四句突然词风一转,古今的遗憾之事,多到数也数不清,唯有离别时的难舍难分才是人生的悲喜交加。虽然江水的风波波涛汹涌,人间的路要比难走得多。

都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辛弃疾这首诗词之所以出名,是他对自己十七年的人生的回顾和总结。从二十一岁奋起抗金,一路走来踌躇满志,到头来“恢复中原故土”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样的人生大悲苦,或许是常人难以体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