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
公元四世纪,当日尔曼在欧洲开始大迁移时,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发生一场规模远远超出以上的民族大迁徒,涉及人口多达一千万人,这就是被称为"五胡"的五个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为寻求富饶的土地而南下华北的民族大迁徒。不久,统治中原地区的汉王朝被推翻,游牧民族开始争霸中原,鲜卑族在这场激烈的民族纷争中,平熄北方的战乱后,建立了北魏。这一时期中国辽阔的地域被分为两个部分:北方是以洲牧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南方则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在南北鼎立的南北朝朝代,由鲜卑贵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治华北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在游牧民族中,有一门新兴的宗教,迅速传播和发展起来,这就是从汉代时就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鲜卑族举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在中华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佛教,正是在北魏前后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人们相信,不需要自身的修行,而只要通过向菩萨祈祷求助,便可以达到超度的目的。北魏时,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治旗。据记载建立了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落最早就生息繁衍于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山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在这次普查中,他们在一片针叶林环抱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时代的珍贵碑刻。嘎仙洞是一个进深90米的洞窟,碑文就刻在入口处附近的岩壁上。发现时岩壁上长满了青苔,由于含水量过多,岩面极易剥落。现在碑刻已被层层保护起来。岩壁上共刻有文字201字,由于磨损非常严重,文物处的考古工作人员,对其捶拓后,做了解读。从拓本中可以看到"太平真君四年,天子臣寿"等字样。据记载,北魏第三代皇帝太武帝在此地,即鲜卑族的发源地兴行了伐式,祭祀祖先,并为了孙后代祝福。碑文中还有鲜卑族由此地南迁的记载。嘎仙洞碑刻的发现,使鲜卑族,拓跋部落花流水的发源地,首次得以明确的证实。鲜卑族由此地南下,而据此地二千公里处就是繁荣的汉族文化中心地带中原地区。在涉及人口一千万的大迁徒中,鲜卑拓跋氏是落后一个南迁的部落。公元四世纪初,南迁的鲜卑族首先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城市,在其迁徒的路途中,鲜卑族落下了许多,可以查知其生活文明的珍贵文物。这是在和林格尔附近的鲜卑族古墓中发现的壁画,画中描绘了他们生常的生活场景:骑在马上,带着猎狗打猎的男子,正在引弓瞄准猎物。短袖短襟的衣物非常适会马上运动,这正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服饰。女子单身骑马,也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之一。鲜卑族主要从事游牧和狩猎,也进行少量的耕植活动。
这是公元四世纪初,南迁的鲜卑族在和林格尔留下的城池遗址盛乐古城。盛乐古天最早建于汉代,位于汉五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相连接的地区。鲜卑族南迁后,因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被西晋朝廷看中,并被派往北方的防务要塞,游牧的少数民族和汉代的关系就是这样,有时臣服,有时又与之争霸。
公元三世纪末,西晋发生了一场大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起因源自王朝内部的政权争夺。动乱发生之后,原先臣服于西晋的五胡:匈奴氐羌羯、鲜卑趁机谋反。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晋王族被迫迁至江南,东晋由此诞生。这一时期,在东晋的绘画史上出现了顾恺之,书法史上出现了王羲之,灿烂的六朝文化兴起了,与此相对,华北地区则持续着各民族间的激烈争斗。五个少数民族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在公元四世纪的约一百年中,华北地区相继成立了十六个小国,这就是史称的“王胡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用武力征伐了各个民族,最终统一华北地区的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佛教也随着北魏的建国而得取了迅速的发展。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据文宪记载,佛教于公元前后传入了中国。汉武帝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就成了勾通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佛教经由中亚的亚的“犍陀罗”,今巴基斯坦一带,穿越“丝绸之路”上的流沙,传到了中国。公元四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日益消退,西域的僧人们,渐渐将眼光投向新天地:中国。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经传和佛像。
据记载最早的佛像建于公元一世纪的中亚犍陀罗地区。古代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犍陀罗地区曾到古希腊美术的强烈影响,从而产生了卓越的佛教雕塑。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路途中,留下了不少石窟寺院。开凿于甘肃郭煌鸣沙山断崖上全长1600米的石窟群,就是位居中国三大石窟之首,闻名中外的“郭煌莫高窟”。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而繁荣起来的沙漠绿州敦煌城,在它的郊外开凿石窟始于公元四世纪后半叶。被喻为大漠画廊的莫高窟内,飞天的色彩至今仍鲜艳逼真。敦煌作为印度佛教东传的重要一环,石窟的开凿一直持续了千年。敦煌不窟不愧是中华文明与西域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写。公元四世纪将传教传入中国华北地区的名为“佛图澄”“鸠摩罗什”的西域僧侣。当时佛教并不局限于佛祖的教义,而一门包含了,政治、医学、军事、建筑,甚及巫术的综合性文化。游牧民族的首领们,从佛教中看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他们请僧侣们担任自己的军事和政治顾问。敦粕壁画中还描绘了当时骑马民族进行战斗的场面。佛教作为一种在战乱中诞生发展的宗教,首先在各游牧民族首领中传播开来,在这当中最重视佛教的是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从那些被自己攻占的地区内挑选出众多官员,让他们移居北魏都城,并建造起宏大的佛教寺庙。北魏的骑兵曾进攻过敦粕,并从敦粕带走了一批僧侣。道武帝在致图澄的弟子在信函中这样写到:“愿助威谋,克宁茺服”。意思是请让我借助佛教的力量降服其他的民族。皇帝对佛教寄于的无限希望由此可见。在马上开疆辟土的道武帝,企图借助佛教之力称霸中原。不久武帝便推出了今人瞩目的振兴佛教的措施。
山西省的大同城。公元398年,北魏的开国之君道武帝拓拔珪迁都至此。在大同存留有的北魏的遗迹最著名的就是开凿干伊水沿岸长达一千米的“云岗石窟”。它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也是借助北魏政权力量开凿的大石窟。云岗石窟中最引人瞩目莫过于五尊并立的大佛像。这些佛像都具有性格鲜明的面部表情,也是云岗石窟中开凿的最早的石窟佛像。因为它们是西域僧侣昙曜受北魏文成帝而建造的,又称昙曜五佛。据说昙曜花了约五年的时间主持雕刻成了这五尊佛像。北魏为何要建造如此大规模的石窟呢?通过了解北魏的佛教政策,也许就能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云岗石窟的第20石窟内是一尊高13.7米的佛像,在云岗石窟总数超过5万尊的佛像中它是其中最大的一尊坐像。有的学者这样论述到:宽脸,短脖,宽肩,厚胸。云岗造像的雄伟与庄严洋溢其中。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尊佛像在南亚中以及中国新疆的范围内尚属首例。这尊佛像具有一种在敦煌莫高窟中不曾见到的强劲力度。北魏文成帝命今昙曜开凿云岗石窟时曾提到了一个唯一的要求,那就是要将开国以来的皇帝刻入佛教遗像之中。据称这尊大佛就是北魏太祖道武帝,在记载了北魏历史潮流的魏书中,可以看到:“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的表述。由此可见,北魏统治者企图通过将佛祖与皇帝融为一体来掌握绝对的统治权。
将佛教作为国教对其加以鼓励和保护的目的,根本上讲就是要维护“君临天下”的权威。通过佛教这一媒介,由皇帝如来实现对不同民族的统治。这就是北魏的佛教政策。这尊大佛就是北魏佛教政策的有力象征。
北魏在治理国家时利用了许多汉族出身的幕僚。过去一直过着游牧狩猎生活的鲜卑族为了能够控制住华北的局面,不得不借助这些汉族幕僚的才智和智慧。但是,一些一直就重视儒教和道教的汉族士大夫对北魏奉行的佛教政策有很大的不满情绪。
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寿时,道教的虔诚信徒,汉族出身的宰相崔浩,向皇帝谎报佛教伴侣们企图谋反。对崔浩完全信任的太武帝于公元446年下诏废佛,崔浩的目的正是通过废除佛教之一国家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动摇北魏的统治。但是不久崔浩的目的败露,崔氏一族遭到满门抄斩。废佛诏令下达六年后,太武帝被暗杀,新继位的皇帝恢复了佛教,这一事件使北魏统治者深深感到搞好与汉民族的融合才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关键。努力推行民族融合,开创了北魏黄金时代的正是北魏每元代皇帝孝文帝元宏。公元493年北魏突然决定迁都河南的洛阳,决定迁都的就是北魏第六代皇帝孝文帝,孝文帝在决定迁都洛阳的同时,将鲜卑族拓跋姓氏改为元,此外他还禁止使用鲜卑语,禁止穿带鲜卑服饰,并颁诏宣布吸收汉族文化。孝文帝企图通过限制自身文化,来达到与汉族融合的目的。公元494年,在迁都的过程中,即开始在洛阳南部谓水沿岸开凿大型石窟这就是与敦煌,大同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的龙门石窟。孝文帝在推行汉文字同时,也积极保护国家的精神支柱佛教,龙门石窟的建筑规模远远高出了云冈石窟,仅现存的佛教造像就有9万七千多座。在北魏激烈的政权斗争中,孝文帝五岁就被推上了皇位,其祖母文明皇太后(冯太后)是个汉人,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孝文帝从小由祖母抚养长大,所以他自小就亲生体验了汉文化。并皈依的佛教。孝文帝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北魏能在汉文化之中占据一席位。迁都以及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就是年青的孝文帝做出的重大决断。
这是河南省鞏县石窟内雕刻的皇帝礼佛图,图案分三段描绘了前往礼佛的长队。在人伍的前列是被侍卫簇拥的皇帝。据传,这就是开凿了鞏县石窟的孝文帝,据《魏书》记载孝文帝每次出行到寺庙中一定要虔诚的倾听名僧的教诲。由皇帝即如来,到皇帝礼佛进入孝文帝时代,北魏佛教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佛教恢复后出现了大批面部表情安祥和善的弥勒菩萨像。弥勒信仰从北魏时开始就在中国广为流行。人们相信只要向弥勒菩萨祈祷,在不久的将来弥勒菩萨就会下降人世,拯救这个世界。弥勒仰信仰中没有深奥难懂的佛教教义,通俗易行,广泛被民众接受。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生根发展,与这一时期弥勒信仰打下的基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云岗石窟是皇帝为企求国家安太而发出的企愿的话,那么微笑安祥的弥勒菩萨则是身处乱世何往和平安定生活的民众的心声。与汉族的融合使佛教深入人心,孝文帝为北魏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孝文帝的最终目标是统一中国,为此他案自带军南下开始南征。
公元499年,从南方远征军处突然传出噩耗,孝文帝病倒在远征途中,孝文帝故去,享年33岁。北魏的国力迅速衰退减弱,此后北魏将国家的兴衰全部寄托在佛教身上。据称洛阳的佛庙曾超过1300座,由于接连不断的修建寺庙,人民苦干苛捐杂税,各地叛乱不断,北魏逐渐走向衰落。孝文帝死后,龙门石窟的建造仍在持续。据记载,龙门石窟一直开凿到据北魏500年后的北宋初年。与宾阳洞并肩代表北魏时代的另一洞窟是古阳洞。古阳洞始建于公元494年,是龙门石窟中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石窟中密密麻麻刻满了佛像,这些佛像都是信徒供献的,每尊佛像都记载着进奉者企愿经过。这里有为供奉孝文帝而建造的佛像,古阳洞中佛像几乎都遭到了破坏,但仍能从其残部看出这部佛像表情安祥沉稳。
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的佛教名山之一。每年有许多修行的僧人和信徒来此礼佛。这里的第一座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据《魏书》记载,当时共建有31座寺庙,其中之一就是今日的大显通寺。大显通寺是统辖众多僧人的武台山的总管辖处。中国佛教的基础奠定于北魏时期,此后佛教中又加入了密宗、禅宗等新的教派。直至今日与道教、儒教一样,佛教在中国已扎入了深深的根基。
路途遥遥的佛教之旅,在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种期盼民族大融合的祈祷。给中国历史吹入融合新风的鲜卑族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族中。不久,连鲜卑族姓氐也烟消云散。但企盼民族大融合的孝文帝的美好意愿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镌刻出不可磨灭的丰碑,昭示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性进程。
http://www.ljhis.com/a/zhonghuawenhua/fujiaojingshu/2010/0523/4443.html
本文章首发于(www.ljhis.com)
版权归论剑历史门户网所有,转载请标.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