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一)

之前我们讲了气一元论和阴阳学说,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五行学说,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本哲学思想一章的最后一节。

不知道还有没有同学记得我在大概三年级时的学子讲堂,当时我初步的介绍了“五行”的概念以及基本的理论,但我系统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后却发现当时的讲述内容中多有纰漏,今天来从头好好讲一讲这个十分复杂却又“直指大道”的五行学说。

什么是五行学说呢?在中医学中,这门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及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并且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讲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发问:“明明之前将气一元论的时候你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是由'气’构成的,讲阴阳学说的时候又说是由'对立统一’的'阴阳’组成的,怎么现在说是由'五行’构成呢?”实际上,这几种说法都没有问题,中医学在看待一个现象或疾病的时候,会从人体正邪之气的状态(气一元论)、阴阳寒热的平衡情况(阴阳学说)、各脏各腑的生理机能(五行学说)等多方面来共同分析,所以这几种理论学说是共存统一的,也就是说问题中提到的三种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合理的,但在看到五脏之间的五行关系的同时也要看到每个脏腑之内的阴阳平衡,更要将五脏六腑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整体的气机变化。

回过头来,我们依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讲一讲五行中每个'元素’的特性。

首先来讲“木”,古人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特征,即“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皆归属于木。

其次是“火”,词为“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则指上升,直译为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又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  再来是“土”,词为“土曰稼樯”,稼,指种植谷物;樯,指收获谷物,直译为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又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皆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次者为“金”,词为“金曰从革”,从,顺也;革,指变革,直译为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的质地虽然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也有随人意愿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皆归属于金。

最后,便是“水”,词为“水曰润下”,润,即濡润滋润;下,即向下、下行,直译为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但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食物和现象,皆归属于水。  五行的各自属性正好说明了五脏的生理机能及其相互关系:

1.  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生理机能,故肝属木

2.  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心属火

3.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

4.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肺属金

5.  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肾属水

讲到这里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只是这五种具体物质的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下面就初步讲一讲中医学按五行归类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一.     取象类比法:取向指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够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指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即上文中提到的引申义)为基,与某种事物提取出来的特有征象相比较,以此确定其五行归属。比如上文提到的肝,它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与木的“条达”特性相符,故肝属木。

二.     推演络绎法:指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三.     举例如下:

1.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2.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

3.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

4.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前阴和后阴的合称,即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门等部分)

5.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

今天我们讲述了“五行学说”的定义、五行属性各自的特征以及两种常用的归类方法,那为什么我们要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讲述,而不是常见的“金木水火土”呢?这与五行属性间的生克制化、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有关。请期待中医——五行学说(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