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理性、不客观

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理性、不客观

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没有看到中国信贷结构和债务结构现状,

结论很难反映真实情况!

9月2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 同时表示,尽管中国政府近期加大控制企业杠杆水平的力度,有望稳定中期金融风险趋势,但“我们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的信贷增长速度仍不低,会继续推动金融风险逐步上升”。

用纯粹的理论套路和僵化的评价标准,不切实际地评价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已经脱离了世界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也有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环境和负债结构,而不是一成不变。如果不加区分地照搬硬套,就有可能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得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很显然,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价,就是僵化而教条的评价方式,并不符合中国主权信用的实际。

我们并不否认,近年来,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也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做支撑,有强大的物质财富做保证,而不是单纯的信贷增长和负债增多,如果忽视中国经济增长这一重要条件,单纯看信贷增长、负债增多,显然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是刻舟求剑,而不是客观理性地评价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和信贷增长。

事实也是,中国的信贷增长,与中国的信贷结构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太平衡,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重还较高。而经济发展速度又较快,企业融资需求较大,自然,信贷增长速度就会较快。如果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信贷资金增长速度就会慢得多、规模也要小得多。同时,政府负债也没有达到国际警戒线,没有构成明显风险。因此,以信贷增长和负债增加简单地评价中国的主权信用,也是不切实际的,是机械教条的,既不客观,也不理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信贷增长较快可能会引发风险。因此,已经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控制信贷增长,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去杠杆,就是采取的有针对的性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手段,且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政府负债增量已经有效遏制,企业负债也在结构调整中出现结构改善、增速放慢、规模控制的良好迹象,根本不存在爆发风险的可能。以今年8月份为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只同比增长了8.9%,远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增速,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已经基本协调。尤其是实体经济获得的信贷资金规模增长、比例提高,更使信贷资金增长的结构不断改善,效率不断提升。

同时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较高比例的居民储蓄,为间接融资提供了强大支撑。只要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坚持审慎有序的原则,有效把控好风险,不要盲目放贷,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不存在标普所说的那些风险。

眼下,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补一降”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断增强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促进经济更加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前些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信贷增长速度偏快的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化解风险、平衡结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中国所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如煤炭、钢铁、水泥等,都已经出现供需不断平衡、效率不断提升的良好景象。只要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去,将“三去一补一降”工作做好,中国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和政府债务的稳定运行,不发生风险。

如果标普是出于善意,对中国债务管控工作提出提醒,是对中国的关心,中国应当表示感谢。但是,如果是出于某种目的、某种需要,刻意丑化中国的债务状况,盲目拨高中国的债务风险,就值得关注了。中国对标普下调主权信用评级的行为,可以不予过多关注、过多理睬,而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用事实说话,用行动来证明。

谭浩俊【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