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绍和刘备的结局看,解决好接班人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官渡之战后,其实袁绍也并不是必败之局。虽然袁绍手下有些地盘叛降曹操,但袁绍回到邺城,收拾残兵,稳住脚跟,很快就基本上都打回来了。河北对曹操来说,依然是最大的威胁,只是袁绍暂时失去了大举进攻曹操的能力而已,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来恢复元气。
曹操这时候也尝试进攻袁绍,但并没有多大战果,双方仍然是隔黄河对峙的局面。对曹操和袁绍双方来说,官渡之战最大的意义是,袁绍倾国而来,本来想一举荡平曹操的势力,但是曹操扛住了这一波冲击,活下来了。这就是曹操在这一战中最大的收获。
就算是袁绍死了之后,在袁尚和袁谭尚未开始内斗的时候,曹操进攻河北,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打了一阵子,也没有多大进展,就又退回去了,并且掉头准备南征刘表去了。
曹操部队都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出发南征了,这时候传来了袁尚和袁谭内斗的消息,袁尚率大军围困袁谭,袁谭顶不住了,向曹操求救。曹操的机会才来了。但即使到了这时候,曹操拿着袁谭求救的信,也不敢相信袁谭是真心,害怕自己上当被骗。还是手下的谋士劝谏,曹操才决心去救援袁谭。
这之后曹操才先帮助袁谭解围,在河北站稳脚跟,开始进攻袁尚。但打袁尚也并不顺利,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才彻底平定了袁绍原来的地盘,袁谭被杀,袁尚和袁熙逃到辽东投奔鲜卑,也被杀了,袁绍的势力才算彻底完蛋。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曹操在南征孙权的时候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袁本初、刘景升诸子,豚犬耳”的原因。如果不是袁尚和袁谭内讧,曹操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把握可以在短期内平定河北。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夷陵之战后,刘备一方的情况确实也很危险,但并没有到马上就会灭亡的地步。在夷陵之战开始之前,曹丕就已经在准备南征了,只是在先打刘备还是先打孙权之间摇摆。但最后的决定是打孙权。所以孙权追击刘备,在白帝城外围的山上进攻了一阵,听到曹丕来攻,就退回去了。
其实就算是在夷陵之战前,刘备虽然倾国而出,东征孙权,但目的也只是夺回荆州,而不是像袁绍在官渡之战中那样,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荡平。所以,即使刘备当时能够击败陆逊,刘备只要恢复关羽败亡之前的局面,也就会鸣金收兵了,不会继续进攻孙权。
这当然不是因为刘备仁慈,或者是念及和孙权算是亲戚,而是当时的形势使然。无论孙权还是刘备,当时面临的主要威胁都是曹魏,最终的局面都是孙刘必须联手对抗曹魏。就算刘备能夺回荆州,也得马上准备对付曹魏,也没有能力分兵继续进攻孙权。
反而是刘备死后,蜀汉的局面比较危险。东面和孙权的关系仍未完全修复,北面有曹魏的压力,南方又有南中叛乱,蜀汉内部人心也不太稳定。所以曹丕才会断定蜀汉这时候有机会被诱降,才会让王朗、陈群等人写信给诸葛亮,劝蜀汉自去帝号,对曹魏称藩。
但诸葛亮完全没有搭理这些,而是先努力稳定蜀汉内部,甚至连南中叛乱都是三年之后才出兵征讨。而在这三年中,诸葛亮除了稳定内部和恢复元气之外,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和孙权修复关系,重建了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魏。
蜀汉之所以能渡过这个危急存亡之秋,关键就在于,刘备当时的孩子中,最年长的刘禅才十五岁,而且临终前明确说,几个孩子对诸葛亮要“父事之”,而诸葛亮又极其忠诚,并没有欺负刘备留下的孤儿寡母,所以蜀汉内部还是比较团结,外面也就无机可乘了。
而且,当时对蜀汉威胁最大的曹魏一方,曹丕在刘备去世之后就断定,蜀汉已经在夷陵之战中一蹶不振,不足为虑,所以曹丕接下来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和孙权拉锯上,并没有把蜀汉放在心上。曹丕和孙权打得不亦乐乎,一直到曹丕死了,双方才大体上消停下来,接着诸葛亮就开始北伐了。
也就是说,袁绍势力最后被消灭,最重要的原因是内部出现了兄弟阋墙,袁尚和袁谭自己打起来了,袁谭为了自保,不惜引狼入室,才为曹操提供了彻底平定河北的机会。而刘备死后,蜀汉依然能够稳住局面,就是因为当时诸葛亮在蜀汉的绝对核心地位比较稳定,曹魏和孙吴都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