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 | 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处理策略
课程笔记
讲者:【赵庆华】
COEC 脊柱菁英会 委员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顾 轩】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处理策略
点击下方小程序
观看完整课程
▼▼▼▼
典型病例
男性;64岁 主诉: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10月,外伤后加重1周 现病史:反复腰部疼痛,双大腿外侧、小腿外侧疼痛麻木,足底麻木,1周前车祸后上述症状加重,影响正常行走 既往史:高血压病2级,否认糖尿病 外伤及手术史:16年3月因车祸致多发肋骨骨折,左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周前车祸外伤 腰痛VAS8,腿痛VAS7 专科查体:脊柱无畸形,棘突及两旁无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40°(+),加强试验(+)双侧小腿外侧、足底感觉轻度减退下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下肢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图2.术前腰椎CT
图3.术前腰椎MRI
诊疗过程:
图4.术后复查腰椎MRI(7月13日)
7月17日行腰椎后路清创引流术;术中脓液培养为耳葡萄球菌,应用万古霉素(7.18-7.28),期间出现高热(38.9℃);
7月20日行生化检查示血糖23mmol/L,给予应用胰岛素;调整抗生素为左氧(7.29-8.4)、利奈唑胺(8.5-8.14);
8月16日血培养阴性,办理出院,口服斯沃2周;
图5.术后复查腰椎MRI(7月31日):较前无明显变化
图6.出院后复查腰椎CT
图7.出院后复查腰椎X线:椎间融合器移位
2018年5月11日患者因腰部疼痛加重再次入院,给予应用利奈唑胺(5.11-5.17)、头孢他啶(5.21-6.19)、甲强龙(5.14-5.23)、地塞米松(5.24-6.19)、停用抗生素激素2周、达托霉素(7.6-7.23)、利福平+磺胺甲唖唑+碳酸氢钠(7.25--);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
图8.再次入院腰椎MRI
图9.再次入院腰椎CT水平位:内固定松动
图10.再次入院腰椎CT矢状位:椎间未融合
2018年08月01日行腰椎内固定翻修,术中培养结果为阴性;术后患者体温波动,应用头孢呋辛(8.1-8.6),8.7升级为斯沃,8.15联合口服利福平;
2018年09月04日患者好转出院。
图11.术后复查腰椎X线:融合腰3椎体,腰3腰4后外侧融合,
更换更粗更长的腰4螺钉,更换更大号椎间融合器
图13.末次随访结果:患者无腰部疼痛,体温正常,炎症指标正常
一.早期术后脊柱感染
早期术后脊柱感染( Early postoperative spinal infections)的早期感染定义为在手术后一个月内发生的感染;体征和症状包括疼痛、发热、肿胀、压痛、渗出(高达90%患者);术后早期脊柱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相对致病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β-溶血性链球菌和需氧革兰氏阴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于早期感染的标准为:
a.全身情况:发热超过38C,可能会有头痛或寒战;
b.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
c.CT或MRI或核素扫描的影像学依据;
d.血液检查、ESR、CRP、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e.微生物学分泌物培养结果。
一般从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超声诊断三个方面进行临床诊断。
二.危险因素分析
导致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手术中环境因素、手术操作因素,其中手术相关因素可以通过术前术后的合理评估、提前预防纠正及术中手术技能的提升而取得良好的收效,患者自身因素是由既往身体状况决定,大多数在住院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很好逆转,但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后,围手术期加以控制、预防,也可以显著降低术后 SSI的发生率。
三. 治疗策略
腰椎术后感染的治疗策略包括一般治疗以及特殊治疗经验(抗生素的应用、内固定是否取出、万古霉素的使用等),其中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的应用,用药时间不少于6周;对于早发性脊柱融合术后感染,口服抗生素(大于6周)抑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无失败生存率,有效预防感染复发;禁烟、禁酒,合理使用凝血药物等。
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10mmol/L,急诊手术患者随机血糖应<14mmol/L。如果术前空腹血糖>10mmol/L,或者随机血糖>13.9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则建议推迟非急诊手术,术后3-4h监测一次血糖。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