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初学:《三十五举》里的四字汉白文印章法

我们见到的汉四字白文印是汉印最常用的印式。为什么呢?

神秘一点的说法,是因为据“五德终始说”,汉为火德(所以有“炎汉”之称),对应数字四,新莽时,王莽认为自己的新朝为土德(火生土),土对应数字五,所以新莽印多为五字以上印,不足五字,也要加“之印”、“之章”以凑足五字,实际上,“五德终始说”很复杂,西汉的刘邦与东汉的刘秀的看法就不一样,刘邦认为汉是水德(他认为周是水德,汉继承的是周,秦太短不算数,到汉武帝时,觉得秦朝绕不过去,汉又成了土德,因为土克水,用的是相克的道理),刘秀认为汉是火德(这实际是王莽的观点,新莽是土德,土能灭火),但不管如何,他们都选择了四字印做为官印的标准样式。

(汉高祖刘邦像)

因此,我们认为“五德终始说”并不是汉印四字的主要原因,汉印四字的最主要原因应当是四字对于四四方方的印面最为端正,而端正、朴实、中庸,正是汉人审美的最高追求,如图:

(汉印:段平私印)

朴实而端正!实际上,理解汉四字白文印,对理解汉印很重要。

以上这一段算是引子,回到《三十五举》关于四字印的一段:

二十二举曰:四字印,若前二字交界略有空,后二字无空,须当空一画地别之。字有有脚、无脚,故言及此。不然一边见分、一边不见分,非法度也。

吾丘衍的这一条说的过于简单,只说,如果前两个字(就是印蜕右边的两个字)交界处略有空,那么,左边的两个字中间就不能紧密相连,必须留出“一画”的空地,以对应右侧的两个字的章法格式。这实际很简单,原则就是“对称”,就是“平正”,就是“秩序”,就是均分印面。

要知道:均分印面是汉印四字章法的底层、最普遍章法原则。

吾丘衍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篆字有的有垂脚,有的无垂脚,要留出中间的“一画”空地,为的是保持印面的秩序。

(留出一画之地)

以“皇后之玺”为例:吾丘衍的看法很简单,纵向的那条白线是为了保证左右两列的秩序,这条线先不管,如果“皇”字和“后”字之间的那条蓝线空地存在,那么,就必须在右侧两字(即“之”和“玺”两字)之间也要留出空地,就是上图中的那条黄线。

但实际上,汉四字白文印的章法远不止这么简单,因为除了官印之外,汉白文印还有私印。所以,四字白文印的章法,至少有如下几种:

1、印面均分。这个例子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四字汉白文官印,均是这样的章法,如图:

(汉印:刘盖宗印)

这很普通,初学篆刻,最易上手的四字白文印章法,就是这一种;

2、按需分配。每个字根据笔画的多少占据印面位置,笔画多的,就多占位置,笔画少的就少占位置,文字之间互相谦和避让,一团和气,比如:闵胜之印,赵福之印。

(两枚汉印)

又比如下面这两方:

(郭世之印和宋贤私印)

不管如何变化,总之是将印面划分成规规矩矩的四块方地,各种样式的四块方地都可以,只要规整。如下面这方李翕之印:

(汉印:李翕之印)

你看,李字小得多,翕字够大,印字也随之变大。这一类,是变化最多的四字白文印章法。用熟了这一类章法,四字汉白文印章法问题就算基本解决了。其实就是:中间一条线划成左右两列,依据字形疏密程度,划分左右两块印面空间。

3、根据字形排三列。这种印例比较少,但也是均分印面型,只是分了三列,如周竟之印:

(汉印:周竟之印)

这有点像新莽的三列文字印,于文字方面,好安排,因为篆书本来就是纵向长一些的。但我们看,实际上这样的汉白文印印式的印,看上去不端正,这不是我们看惯了的“汉印气息”。所以,我们不建议初学者采用这种章法来创作白文四字印。

(0)

相关推荐

  • 中国篆刻如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赵之谦篆刻 据考古资料证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三件商代铜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具有和甲骨文同样悠久的历史.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于省吾(1896-1984年)在< ...

  • 吴昌硕篆刻及章法,赶紧收藏!

    吴昌硕篆刻及其章法 平而不板 吴昌硕篆刻作品中,大多是方正之形的印面.方正之形,容易给人造成平稳.正大.厚实.安定之感,但同时也易产生呆板.沉滞.乏味之嫌.印章中的用字,历来印家都主张从汉印入手.汉印 ...

  • 【清风】篆刻四字满白文 下‖做残过程

    【清风】篆刻四字满白文 下‖做残过程

  • 篆刻工稳汉白文印,最常用的“印”字刻制技巧及要点详细讲解

    篆刻工稳汉白文印,最常用的“印”字刻制技巧及要点详细讲解

  • 里实证四字经歌诀

    外邪化热,入里胃肠. 烦躁谵语,气大粗长. 腹满便秘,舌苔发黄. 手足出汗,沉实脉当. 救阴泻热,承气汤帮.

  • 里虚证四字经歌诀

    脏腑阴阳,气血两伤. 少气懒言,心悸心慌. 头晕目眩,神疲肢凉. 脉象细弱,嫩淡舌常. 益气养血,八珍汤强.

  • 里热证四字经歌诀

    邪热炽盛,病邪内传. 脏腑积热,身热湿衫. 口渴饮冷,谵语躁烦. 苔黄尿黄,狂越便干. 脉象洪数,白虎汤安.

  • 里寒证四字经歌诀

    寒邪直中,脏腑受凉. 阳气虚衰,阴寒内狂. 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口淡不渴,热饮润肠. 面色苍白,大便稀溏. 淡白苔润,沉迟脉量. 附子理中,汤丸扶阳.

  • 秦·四字吉语印,大美!

    书法馆 点此关注书法馆.我们都是书法播种人. 公众号 吉语印的起源颇早 目前业界共识为 古印的产生大约在殷商时期 最早的吉语印则是出现在战国早期 并于秦汉日渐流行 不断发展成熟起来 这一点从吉语印的选 ...

  • 秦四字吉语印

    吉语印的起源颇早 目前业界共识为古印的产生大约在殷商时期最早的吉语印则是出现在战国早期并于秦汉日渐流行不断发展成熟起来这一点从吉语印的选词刻工上也有所体现随着朝代的更替往往表现得各具特色 " ...

  • 潇湘墨雨轩蒋杰篆刻汉白文印技巧讲解,风趣幽默,易懂易学

    潇湘墨雨轩蒋杰篆刻汉白文印技巧讲解,风趣幽默,易懂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