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评杜甫,才华、功名、欲望齐飞,醉了|唐玄宗
郭沫若在写《李白与杜甫》之前早已留下言证:“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郭沫若《我的童年》1947年)
可以说,在《李白与杜甫》中,郭沫若对杜甫相当不客气。批评他:明明过着小康生活,却到处卖惨;为了拉关系,甚至连杨国忠这号人的大腿都不惜弯腰抱抱;说好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到头来变成了挑肥拣瘦:嫌弃河西尉官职小、还苦,最终选了个京官职位乐颠颠地上任去了;还有,对诋毁过李白的人,却再三赠诗吹捧,一味恳求巴结,等等,等等。
人文版1971年第1版(1972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
不难想象,这会引来多少杜粉及杜甫研究者的吐槽和反对意见。
其中,最大的反驳声音落在《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产生的年代背景上,认为他的每一项创作和研究都具有时代性和政治色彩。蝴蝶认为,恰恰这种拿时代背景说事儿的反驳最靠不住。很简单,用逻辑思维推导一下:假设“时代背景不行,产生的作品就一定没有可取之处”成立的话,同理类推,杜甫身处的时代背景就没有问题吗?李林甫当道、滥权,导致国运由盛而衰,那时的文人就没有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时候?那么他们生产的文学作品是否也无价值可言了?
人文版(年代、版次不详)
郭先生这么大年纪,有勇气不走寻常路,也获得不少人钦佩。
文史专家桑逢康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确凿的过硬的材料,能够直接证明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是为了迎合谁。”
茅盾曾评价“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
文史专家恽逸群也在1972年给郭沫若的书信中说,《李白与杜甫》“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
总之,《李白与杜甫》就是一部学术著作,带着平常心读,你会发现郭先生研究古代的东西,从不死钻故纸堆,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中国长安出版社(2019年10月新版)
郭沫若认为“杜甫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做官的三种途径,他都走过,而且不止一次。
做官第一途径:考试。杜甫一生参加过两次考试,都失败了
第1次考试,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 735 年, 杜甫24岁,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科举考试, 没考中。这次属于正常的“没发挥好”,没有“黑幕”。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
第2次考试,天宝六年,公元 747年,杜甫36岁,来到了都城长安, 参加了一次决定自己命运的特殊考试,这次是一次制举,而非科举,由皇上亲自选拔人才。
唐玄宗下诏:“上欲广求天下之士, 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
意思是,天下有一艺者赴京应考。 只要你有本事, 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考试。
奸相李林甫耍了一个手腕,他说这些人没见过世面,如果上来直接见皇上,恐把皇上吓着,干脆各省市州县你们自己先选拔,选拔上来以后,我们从这儿再来一次把关考试,考完后最后交给皇上进行终审。
既然宰相要耍心机,那就一定有能力把对方给坑个七晕八素。所以,毫无悬念的,所有应试者都落第了。杜甫真特么不幸,遇人不淑啊。
然后,可恶的李林甫居然恭喜皇上,说“野无遗贤”。即,人才早就录取完了,可喜可贺。没想到,唐玄宗也相信了李林甫的鬼话。
经过两次失败,杜甫便断了参加考试的念头,因此,他终身没有成为“进士”。
做官第二途径:向皇上陈情。杜甫曾三次直接向皇帝陈情
第1次陈情,天宝9年,公元 750年,杜甫39岁,直接进献《雕赋》,但没有下文。
第2次陈情,天宝10年,公元751年,杜甫40岁,献上《三大礼赋》。
这时候,唐玄宗七70多了, 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那就是如何长生不老?为让皇帝长生不老, 李林甫一干人正好策划了大型的祭奠活动,就在首都长安的南郊举行。所以,在这个活动的当口,杜甫献上的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可谓及时和应景。杜甫本来就有着极高的的文学才华,再加上精心细致的准备,自然使三大礼赋不同凡响。
果然,杜甫这次总算受到唐玄宗的“奇视”,命待诏集贤院。
史书上记载,“帝奇之, 使待制集贤院, 命宰相试文章。”
唐玄宗看完文章后,马上就说让这个人在集贤殿书院里等待我的诏书, 让宰相给他出题目, 测试他的文章。意味着准备选拔他,任命他了。
第3次陈情,天宝13年,公元754年,杜甫43岁,献上《封西岳赋》,这次又是无下文。
做官第三途径:权重者荐举。杜甫非常频繁地恳求有权位者的举荐
天宝年间,杜甫写了若干首恳请推荐的长诗:《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济)二十二韵》、《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赠翰林张四学士垍》、《上韦左相(见表)二十韵》等等。
在诗中,杜甫总是把自己贬得可怜兮兮,再把对方夸得崇高无上。据郭先生考证,杜甫求起人来,往往不加选择,所求之人都不是善茬,是大成问题的人。
比如,左丞相韦济,就曾经把一谎称“活了几千岁”的骗子道士张果,推荐给唐玄宗,溜须逢迎至极。
又比如,鲜于京兆就是四川的土豪鲜于仲通,他与杨国忠狼狈为奸,利用杨玉环的裙带关系,先把杨国忠捧上位,再反过来提拔他本人,并做到京兆尹一职。
杜甫恨不能把哥舒翰吹捧上天,然而,李白却非常蔑视哥舒翰。“看来,李白的识见是高于杜甫的。”
再看看张垍,又是何许人?他是燕国公张说之子,唐玄宗的女婿。张垍在长安沦陷时,投降于安禄山,因此,郭认为是个没骨气的家伙。最可恨的是,张垍曾经在唐玄宗那儿狠狠地谗毁过李白,杜甫不可能不知情,说明杜甫对李白的友情是“塑料”的。
郭先生的点评要点:杜甫求官路上的那些事儿
01 点评:关于杜甫勤于做诗投赠,求人举荐的行为
做诗投赠,求人举荐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效果。天宝14年,公元755年,杜甫44岁,他曾经被任命为河西尉,但拒绝了。后又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他接受了。
对于这件事,郭先生非常不屑:明摆着挑肥选瘦,只想做大官而不愿意做小官,留恋都门生活而不愿意去穷乡僻壤与民众接近。他不愿做小官,可又缺少办实务的才干。在担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短暂期间,没有留下什么德政。
当今的文人、知识分子都狂赞杜甫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正如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中写道的那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
我要使当今皇上达到古唐尧和虞舜的治国境界,使社会风俗再次归于醇厚朴实。
啊喂,你连河西尉都不愿干,只想留在都城当闲官,说好的政治理想呢?难道是后人硬塞给你的吗?
02 点评:关于杜甫三次献赋和所上的表文
这些表文在郭先生的眼中纯属“恶札”。总是极力夸大自己的贫困,以至于到了“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奔走不暇,只恐转死沟壑”的地步。
与此同时,杜甫的《壮游》诗,又是那般瑰丽和潇洒,壮游对应的英文为Grand Tour。当时,杜甫已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其中,“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就是指杜甫已在苏州准备好船,准备东游到日本。
杜甫这首《壮游》非常有名,世人皆知。壮游若没有一点银两支撑,恐怕难行,或者只能叫穷游。
于是,这么一来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哪样是真,哪样是浮夸?
更有甚者,杜甫在进《封西岳赋》的表文中,居然大捧杨国忠的臭脚。杨国忠原来就是一个阿飞,他与鲜于仲通之间勾搭的那些事儿,杜甫肯定知道,但杜甫却用了《大雅.菘高》中“维岳降神”的调子来恭维杨国忠,简直就是明知故犯。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天宝11年(752年,41岁),也即献过《三大礼赋》后1年间的秋天,杜甫登慈恩寺塔写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表达了对政治时局的忧虑和感慨,唐王朝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杜甫暗中讽刺了唐玄宗的荒宴。
而大约天宝12年(753年,42岁),杜甫在《丽人行》中,非常深刻地指责杨贵妃兄姐妹们的嚣张气焰,并揭露他们的豪奢之举。
将杜甫的诗歌与表文两相对照,实在令人大跌眼镜:一边是愤慨地控诉和深刻地揭露统治阶层与利益集团;另一边则是摧眉折腰,低首下心,卑躬屈膝,奉承权贵。
郭先生言外之意,他眼中的杜甫,有点言不由衷,心口不一,或说一套做一套。
结语
说实话,读《李白与杜甫》时,心中隐隐作痛,但又不得不承认,郭先生很多地方评论得有道理。
大家都把杜甫和李白比作唐代诗坛上的“双子星”——只要谈到杜甫就会想到李白,反之亦然。但是这两个人又截然不同:李白,天马行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饱经沧桑,忧国忧民,整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李杜二人均给我们留下海量的诗篇,脍炙人口,永久回味。
对杜粉而言,与其关注人们对他的人品争论,不如传颂他的诗歌作品。毕竟,这些诗歌以“绝对的美”的形式存在,与其他无干。
在旅行中,在一早醒来,在生活的许多情景中,杜甫的诗,我们都可以拿来就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小事,都透着深情和关爱。
“荡胸生层云, 决毗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