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二十八)——从吐蕃到西藏,藏地历史称谓的演变(上)
原创2021-10-31 07:00·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 我是您的老朋友——藏史德云社的老布。
上一期咱们聊了囊日伦赞之死的历史背景,这一期本来应该开始讲松赞干布了,不过咱先让这位少年英才再等会儿,先来讲讲西藏地区历史称谓的变化和演进。
为啥要让松赞干布先等会儿呢,是因为此时的吐蕃,走到了历史的分界点了。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和他之后的吐蕃,在指代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要先来讲讲,明明都叫“吐蕃”到底有啥不同。
咱先来说说“吐蕃”这个词组是个啥意思。
生活在雅隆河谷的吐蕃王族自称为“悉勃野”,部落名为“蕃地六耗牛部”,敦煌文献里多次讲吐蕃兴起之地称为“蕃域”。
汉文文献里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很奇怪的翻译,称为“宝髻”。
“宝髻”本来是指妇女头发的一种做法,不知道怎么就跟西藏联系上了。如果你看到初唐以前的历史地图上,西藏这块写着个大大的“宝髻”,千万别以为是标错了,这地方确实曾经过有这样一个古怪的称谓,只不过等吐蕃出现以后,基本就不用了。
不过,我们要注意一点,“宝髻”所指的区域既不等于“吐蕃”,也不等于“蕃域”,因为在汉文文献里的描述是“它的西边是女国,东边是附国,东北面是苏毗”。[1]
女国、附国、苏毗这三个国家的所在位置,咱们前面都讲过了,如果你听得仔细就应该知道,“宝髻”所指的位置应该是今天拉萨、山南和日喀则这一片。
而在敦煌文献里“蕃域”所指的区域,一开始仅仅是指西藏山南这小片区域,也就是悉勃野家族的龙兴之地,而后扩大为西藏全境与“多麦”地方相对。
敦煌文献里的“多麦”,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今天安多与康巴西藏,也就是东部西藏的泛称。
再往后,“蕃域”的范围又扩大到了吐蕃王朝的所有占领区,差不多是青藏高原的全部地区,大概面积有250万平方公里左右。
至于“吐蕃”这个词组嘛,问题还要更复杂一些,咱们一个词,一个词的解释。
“吐蕃”的“蕃”来源于当地人群的自称,后来成了地域和政权的代称。
关于“蕃”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目前有三种比较主流的说法:
第一种是从“本”的音转变而来;
吐蕃早期以本教治国,民众以信仰做了自己的称谓。
第二种是经济类型的划分;
在藏语里对农耕地带的人称“蕃”,对纯游牧地区的人称“卓”,半农半牧地区的人称“萨玛卓”,山南地区是以定居农业作为的经济类型,当地民众自称“蕃”,也就是顺理成章了。[2]
第三种是没有特定含义,就是古代喊人的一种习惯;
古代西藏交通不便,又没有电话,相互间的联系需要使劲儿喊。这种长距离喊人,需要拢住声音才能传得远,是不是古代藏族人喊的时候,发的就是“蕃”的音,一来二去成了自称。
说完了“蕃”,咱们在来说“吐”的音,这个比“蕃”还麻烦。
“吐蕃”这个词组广泛见于唐朝的史料,成了松赞干布所建立王朝的代称。由于这个词汇太有名了,松赞干布之前的山南政权,也常常习惯性地使用这个称呼。
但我们心里应该清楚,“吐蕃”一词是唐朝对吐蕃王朝的称谓,严格意义上说特指吐蕃王朝。
而在藏语的语境里,是没有“吐”的藏文音的,只有“蕃”的音,“吐”这个音是唐朝人加上去的。
那为啥唐朝人要在“蕃”加个“吐”呢,这个“吐”又是个啥意思呢?
答案是不知道!
说出这个答案似乎有点搞笑,但对于历史研究来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咱不能假装知道!
关于“吐”一词是怎么来的,目前的解读莫衷一是,有七八种之多。
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有三种:
其一、源于西羌“秃发”部落之名;
《旧唐书·吐蕃传》里写了这么一段,“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利鹿孤有子曰樊尼,率众西奔……,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遂改姓为悉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
咱们在《聂赤赞普究竟是哪里人》这集里用过这个记载,当时我就说《旧唐书》里的这段记载站不住脚。
“秃发”与“拓跋”两部同源,都是古鲜卑部落,语言已确知为阿尔泰语系的蒙、满语族,如果吐蕃人是鲜卑部的后裔,根本不需要再发展出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了,这是个无论如何都解释不了的硬伤。
其二、“吐”为“上部地区”之意;
近代的一些西方藏学家认为,当时的“蕃域”分为上、下二部,而“吐蕃”应为“上部蕃”的意思。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藏语语境里的“上下”不代表“大小”和“贵贱”,而是代表“高低”。简单说就是海拔高的地方是“上部”,海拔低的地方是“下部”。
如果“吐”的意思是“上”,那就必须要有个“下”做参照,否则单独说“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那“吐蕃”跟谁比是“上”呢,它要是多康比确实是海拔更高的“上部”,可是安多和康巴的名称里,本意并不包含“下部”的意思。
还有一点要注意,当时的唐朝人是不是能清楚的认识到,青藏高原西高东低的海拔变化,也多少是个问题。
其三、“吐”为“大”之意,“吐蕃”就是“大蕃”。
这种说法可以肯定的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藏语里“大蕃”有专用的藏语词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矗立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在这方碑刻上写着这么一句“圣神赞普悉补野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
这地方的“大蕃”藏文用的“蕃钦”,“钦”在藏语里就是“大”的意思,可见吐蕃人自己也不觉得“吐蕃”就是“大蕃”。
另一个证据是唐朝人也不认为“吐蕃”就是“大蕃”。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吐蕃在禄东赞的驾驭下取得了一系列战场胜利,尤其是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几乎是唐朝对外征伐中的首次惨败。
被打急眼了的李治,在公元677年十二月,颁布了《举猛士诏》,招募天下的青年从军,征讨吐蕃。
在这份征兵诏书中,唐朝人用了“蕞尔 [ zuì ěr ]吐蕃”的词,“蕞尔”在汉语中是小国的意思,
如果吐蕃是“大蕃”的意思,唐朝人写的诏书岂不成了“小小大蕃”?!
就算唐朝当时被打得着急上火,乃至口出不逊,但也不至于智商下降到这种程度。
另外还有一个很逗的地方,唐朝人一般都是自称为“大唐”,但已经有了大蕃之后,大唐和大蕃放在一起感觉有点重复了,不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于是唐朝人发明了“巨唐”这个词。
您别乐,“巨唐”可不是个网络时代的用语,而是在唐朝就出现了的词汇。
《旧唐书·吐蕃传》在记述唐蕃长庆会盟时写道:
“塞山崇崇,河水汤汤,日吉辰良,奠其两疆,西为大蕃,东实巨唐。”
“大蕃”、“巨唐”两个国家对自己的形容词,对仗得还挺工整!
另外“巨唐”一词,还经常出现在唐代人的诗文之中,比如韩愈就曾在给皇帝的上奏里写道:“陛下神圣英武之德,实为巨唐中兴之君”。
我们现在努力得想给“吐”找个含义出来,其实这个词可能根本就没啥含义。
不过是各种语言转写过程中,加上的一个语气助词。
比如,我们在新疆发现了两块公元8世纪初期的石碑,石碑上用突厥文明白无误的标出了“Tupot"(吐博特)的读音。
这地方需要多说一句,古藏文和现在藏文的读法多少有点区别,古藏语要把所有的音都发出来,所以“蕃”在古代的读法应该是“蕃特”。
突厥文给出的音标,保留了现在被吞掉的t的尾音,可以看出是时间很早的文献了。
有这两方石碑的发现,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吐蕃”可能不是汉藏双语之间的对译,而是从突厥语转过来的一个写法。[3]
如果这个词真是从别的语言传音过来的,没有实际含义,反倒挺正常。结果我们呢,非要找个实际的含义出来,把“吐”弄得都快成“高大上”的代名词了。
另外,对于“吐蕃”这个词,还有两个明显的误区存在:
第一个是很多人都以为,“吐蕃”是唐朝人创造的一个词,专门用来指代西藏地方的政权;
第二个是大家都觉得,草字头的蕃和没有草字头的番,在唐朝有严格区别,指代西藏专用“蕃”,指其他周边边民族专用“番”。
其实“吐蕃”这个词之前就有,北朝史的《西秦录》和《后秦录》里都有吐蕃使用,这时候的“吐蕃”指的是咱们前面说过的“秃发”部。[4]
这么看起来,《旧唐书》里“吐蕃是拓跋鲜卑后裔”的说法,肯定是不靠谱的,但不排除当时的唐朝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北朝史是初唐的人写的),所以当他们遇到了西藏政权后,就顺理成章的用了“吐蕃”这个词。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吐蕃这个词根本就没有具体含义,就是拓跋的转音。
另外,在吐蕃王朝还没崛起之前,“蕃、大蕃、西蕃”都曾经被用来指代周边其他异族政权,等吐蕃成了唐朝的主要威胁后,带草头的“蕃”才成了一个特指称谓。
再有一点就是,在唐朝人的语境里,“蕃”、“番”、“西蕃”、“西番”、“吐蕃”、“土番”经常混用,甚至还曾用过“西夷”和“西戎来称呼,只不过官方文件里“蕃”和“吐蕃”用的比例高。
比如说,金城公主在给李隆基的信中,就曾写道:“奴奴降番,事缘和好。”
这地方的“奴奴”是金城公主的闺名,也就是李奴奴。意思是说“我嫁到吐蕃,目的是为了两家和好。”
《旧唐书.吐蕃传》在叙述长庆会盟的使臣刘元鼎时,说的是“长庆元年九月,吐蕃遣使请盟,上许之……乃命大理卿兼御史大夫刘元鼎充西蕃盟会使”。[5]
您看在一句话里,既用到了“吐蕃”,又用到了“西蕃”。另外,白居易在做左拾遗的时候,曾代皇帝之手给吐蕃军臣写信,在写给吐蕃东道节度使的信上,他写“大蕃”用的是藩镇的“藩”,也就是草字头下面代三点水的“藩”。
从上面这些证据可以看出来,唐朝在用到这几个称谓词的时候,也不是非常严谨,有时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到底说的是谁,因为在中晚唐时期,“西蕃”也被用来称呼回鹘。[6]
如果你把这些汉文史料放在一起看,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蕃”根本就不想很多人想象的,是一个对周边异族政权的贬义称谓,相反倒是有种敬称的赶脚。因为在突厥强盛时被称为“蕃”,吐蕃崛起后成了它的特指称谓,之后又被用来指代回鹘汗国。
这哪是贬称呀,这不明明敬称嘛!
不过这都是老布自己瞎琢磨,大家听个乐得了,千万别当真。
其实呢,但从字意的角度上说,“蕃”确实不是个贬义词,
《说文解字》够权威的了吧,它对“蕃”的解释是“蕃,草茂也。”
也就是草木茂盛繁多的意思,怎么会是个贬义词呢?
这么一说,听我节目的藏族朋友是不是心里舒服多啦!
今天的内容太多了,就先讲到这儿吧,下期咱来聊聊“吐蕃”的“蕃”是应该读“bo”还是应该读“fan”。再有就是还要下期讲讲,为啥松赞干布之后的吐蕃才被定义为王朝。
参考文献:
[1]、《吐蕃一名的由来》_李文实;
公元7世纪初,在今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兴起一个名叫宝髻的小国。它的西边是女国(东女),东边是附国,东北面是苏毗,它只古有今拉萨和日喀则所在的地区。
[2]、《唐代吐蕃史研究》_林冠群;
[3]、《“吐蕃”一称语源及含义述评—兼论“吐蕃”源于古突厥语说》_安才旦;
再看“Tupot",它清清楚楚地带着一个[-t]。[t]是个清塞音,[d]是个浊塞音,二者均为不送气的舌尖音。历史音变规律表明,这两个辅音互换的现象经常发生。
因此,"Tupot”中的[- t]与“bod"中的[-d]是相吻合的,[-t]的来源就是[-d]。
"Tupo t”一称中的[-t],是我们认定“吐蕃”一称源于突厥语的契机!换句话说,假使突厥语的“Tiipot”来源于汉语的“吐蕃”,那它就不可能带有韵尾[-t]。
同理,“铁不得”、“图伯特”、“土伯特”等出现较晚的汉译名称,也不可能由汉语“吐蕃”一称直接衍出,它们实际上都是突厥语的古老称呼“Tupot”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间流传、衍化的真实记录。
这一切无疑表明,“吐蕃”的语源正是突厥语!
[4]、《谈谈“吐蕃”一词》_吕一飞;
其实,“吐蕃”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汉文史籍中。
《太平御览》卷一二七引北朝人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曰:(永康三年,414年、十月,(乞伏炽盘)僧即秦王位,置百官,立妻吐蕃氏为王后。
“吐蕃氏”,今检《十六六国春秋辑补》分卷八十《西秦录》三乞伏炽磐条作“秃发氏”。《资治通鉴》晋纪三八安帝义熙十年:“西秦王炽磐立妃秃发氏为后。”胡注:“妃,傉檀之女也。”在这.里,“吐蕃氏”即“秃发氏”,两者可以互换。
又,《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五一《后秦录》二姚兴条:弘始四年(402年):先是,吐蕃傉檀据西平,沮渠蒙逊据张掖,李嵩据敦煌,各制方域,共相侵伐。
傉檀即秃发傉檀,乃南凉国主,《晋书》卷一二六有记载。由此可见,当时人对南凉统治者之种族,既称“秃发氏”,亦称“吐蕃氏”。“吐蕃”即“秃发”,译言无定语,故两者可以互换,新旧唐书的说法是可信的。
[5]、《论唐代诗文中的吐蕃异称——兼论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吐蕃”读音》_南晓民、刘妍君;
[6]、《西州“贞元七年没于西蕃”中的“西蕃”是指吐蕃吗—兼论《辞海》“西蕃”词条的释义》_李树辉;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