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标题不是我说的话,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说的。

人是群居动物,越是智商、情商高的人,可能越需要在某个孤单的时候,有人来互相支撑,因为越是这样的人,对生命本身的价值,思索的越多,而这样的人,通常找不到同类。

《遥远的救世主》里说尼采有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是的,找不到同类,跟我们一般人找不到同类,一模一样。

思虑深沉的人一般不多话,于是缺少跟身边的人沟通的机会,沟通多用行动,这样的人沉默不说话,更多的原因当然也是身边缺少对话的人,这个人,需要实力相当!

长期孤独的人是有的,但并不代表他不愿意群居或者找一个合适的人结伴生活。

他怕的是孤单以外的东西,比如:失望。

失望群居的对象打扰自己的宁静;失望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失望那个本打算长期一起结伴的人三观不一样,于是需要影响对方,或者迁就对方,或者改变自我,或者委屈自我。

这样的失望,在烟火气浓重的生活里,体现在鸡毛蒜皮的屑小事情上,达不成一致,失望,但又无法改变,失望又加深。

这样的失望,在追求爱人或者寻找伙伴的过程中,是求证的过程中的不断撞墙或者走入死胡同,于是,越来越觉得困难。困难到停止了试错,试错的时间和心灵成本太高。

毕竟,改变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面对失望,不愿意改变自己,就只能躲开,要不,对方不舒服,自己也别扭。

有时,对方是需要仰望的,改变自己就主动多了,但等到贴对方冷脸的次数多了,也失望,对自己失望,于是,自己不舒服;有时,对方在仰望自己,配合对方的过程可能是被动的,但等到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能体会某种共鸣时,也失望,对对方失望。

同一个频道的两个能力相近,精神实力相当的人相遇,好难!要不鲁迅先生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惜那一年,瞿秋白被杀害了,于是,那一年,鲁迅病倒了,再也没有好起来。

伯牙摔琴酬子期是真的悲痛。

恰遇知音是一个需要在心底欢呼雀跃的事情,那份心灵的相撞感,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懂得。有这样经历的人是幸运的,但这样的人并不多。

解决这些失望的办法,继续保持孤独,直到合适的“对手”出现!或者对于失望起了害怕之心,不再去做撕碎孤独的努力,独处着。

《神雕侠侣》中,盖世大侠独孤求败横行天下之后,孤独终老,是一个不断失望的过程,找不到对手,人生无处不是高处不胜寒。

“不将就!”当然是指要等那个对的人出现!对的人出现时,可能就不失望了吧,于是结束孤独,但这是理想状态。大多数人结束孤独的方法都是:要么将就别人,要么被别人将就。

是不是很悲观!

那说句乐观的话吧:愿你沉静而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遇到美好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