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非你所有——你所不知道的“究竟满足”
人之一世,就如同一个倒叙的故事, 仿佛从后门进又自前门出,来来往往总是一处风景。
人们于本不存在的“起点”出发,执着于本不存在的“究竟满足”,又于本不存在的“终点”抱憾而终。
人生看上去就像盖棺定论,一个人最大的遗憾在于——
他至死都没能认清自己,带着迷茫和恐惧结束了这一生。
认识你自己
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口中的“我”?
“我”即是能够判断什么是“我的所有”的主体本身。
换而言之,我们常会说“我的身体”、“我的眼睛”、“我的手机”、“我的想法”——
一切都是“我的”。
但是,当一个人说起“我”时,其实他指的是这种“能觉察什么是‘我的所有’”的这种“觉知”。
“我”可以向着任何事物进行攀缘,但任何事物本身只能是“我的”,而不是“我”本身。
进一步来讲,当我们说起“我”时,说的就是“我”的觉知,而说起别人时,说的是“非我”的某种标签。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时候,人通常是不把“别人”当成和“我”对等的“人”看待的,因而才有了偏见。
事实上,“我的身体”和“别人的身体”,“我的身体”和“桌子”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属于“我”的心产生分别后导致的“妄见”。
唯一被“我”所执着的,只有当下的“感受”本身罢了。
一切皆是工具,一切皆非你所有
人生无常,世事如白云苍狗。
“天地”生养万物,却让万物得以“始终”。
生而为人,应当“上体天心”,明白“天地”赐予万物为我们所用,故而不应产生“据为己有”的想法。
《劝学》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个有觉知的人,他的觉知能力并不比别人多一点,但是他却会假借万物的力量来完善自己。
换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想要问心无愧,就应当假借万物的力量来修正自己的品性,而不是将之据为己有。
我们应当明白:
当一个人“拥有”越多时,失去时就越痛苦。
当一个人“拥有”越多时,他就越难感到满足。
《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把目光投向对外物的“究竟满足”,他就永远也不会满足。
足,即当下(脚下的此时此地)。
满足,即“于当下觉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