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讨论式教学法古时已有教师实践运用,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讨论法也是践行自主、高效、探究这一新课标核心理念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式。而当今的教育热点——自主高效课堂改革,其主要的课堂流程为预习、讨论、展示、反馈,讨论作为其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健环节,很多进行课改实践的教师都把讨论作为一个常规的学生课堂学习手段,但很多教师在实际组织运用中效果却不理想,不仅没有起到高效的作用,反倒成为了低效甚至是负效。
一、自主高效课堂中小组讨论环节的常见运用误区及其成因分析:
1、小组讨论时,学生不知怎样讨论,小组内几乎无人发言,组员没有讨论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缺少讨论小组的组织建设,缺少讨论的方法指导与训练、缺少对小组讨论的激励机制的建设;也有时是因为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当或是前期准备不足所致。
2、小组讨论时发言的学生总是基本固定的少数几个组员,或是其它的组员虽有发言但其意见总是不受小组的重视,甚至是时嘲笑,久而久之这部分组员便基本不发言,对讨论漠不关心甚至是反感,部分组员在讨论过程中被边缘化。此因未能有效建立小组讨论的规则所致。
3、小组讨论时,各组员发言很积极,讨论得很热烈,但基本上都只是表演式的发言,虽或也有争辩,但中只是比谁的声音大,或是凭谁更强势与权威。讨论没有深度、没有实质成果,讨论过后,对问题的理解层次依然停留在讨论进行之前。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形式主义的追求,二是对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讨论热烈才是有效讨论。
4、逢课必讨论,或是问题比较浅显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透彻理解的问题也用来讨论,此时的小组讨论看似热烈,但无实际意义,实际上是一种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一是因为对小组讨论的本质意义理解不透彻,二是因为缺乏对小组讨论的局限性的理解,三是对小组讨论的时机把握不准确及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合理所致。
5、小组讨论比较深入,但小组讨论成果的记录、总结与展示层次较浅。缺少对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的规范与训练。
二、自主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1、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局限性。
(1)小组论并非自主高效课堂中学习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小组讨论也并非排斥教师的讲授。
(2)有效的小组讨论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例如小组讨论规则的建立、讨论小组的组织架构的建立、讨论流程的培训、组员个体对讨论问题的较为充分的独立思考等。
(3)民主的而又具有批判性的高效率的小组讨论,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训练的。同时充分的小组讨论本身也相对比讲授花费更多的时间。
2、自主高效课堂中理想的小组讨论的特征(小组讨论的规则与共识)
(1)热情倾听,只有热情地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同时热情倾听也就意味着要共同接纳新颖的观点、想法,以达到最大范围内接受观点。
(2)积极参与、高度注意,只有积极参与才会理解所得出的讨论结果,并记忆深刻。但注意积极参与并不是要求每一位组员在讨论过程中都必须发言,最关健的是让每位组员都对他人的观点加以评述,而评述的方式可以是发言也可以是把观点与想法记录下来。
(3)谦逊,谦逊是指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并且行为举止也与这种态度相符。谦逊也是课堂民主的基础。
(4)共同商议,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要尽量经历怀疑及反驳的过程,辩驳中要用证据、数据及逻辑作为支撑,并且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有足够的理由将其推翻为止,即小组讨论是充满辩论气息的。
(5)求同存异,小组讨论中未能达成共识的可以求同存异,在展示是寻求全班再探讨。
作者的学生很熟悉的几句话: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积极参与、高度关注;谦逊民主、自主坚持;不急于否定、以理服人;很多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多种方法与途径;错误的意见表述也是一种有效学习资源。
3、辨析自主高效课堂中小组讨论的类型、有效构建讨论小组、营造与捕捉讨论时机。
(1)张奠宙认为合作至少有三种:力量不够时通力合作;人手不够时分工合作;不同思考之后的交流合作。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自主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也可相应地分为三种:为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目的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
在课堂实践中也有更广义的帮扶交流性质的小组讨论、问题收集性质的小组讨论、评价辩析性质的小组讨论。也可分为课堂环节中预设好的小组讨论与即时性的小组讨论。
(2)自主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为小组讨论提供了平台,也为小组讨论提供了一定的组织架构。小组讨论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小组的常规建设的到位,如组内事务分工的项目组长制,组间与组内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等。同时还需要有针对小组讨论的专项建设。
(布鲁菲(bruffee)在他关于小组规模研究的总结中建议,5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广泛、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效率和水平。而在我们的自主高效课堂中,小组一般是6-8人,在数学课改实践中我们把小组再细化为两个小讨论组,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把大组讨论与小讨论组讨论相结合运用。一般情况下进行小讨论组讨论,有时也可以在讨论小组讨论后的基础上再进行大组内交流,特殊情况下直接进行大组讨论。
小组建设中还应设有讨论主持人、讨论记录人。不一定是书面记录,但要负责意见汇集及讨论结果的整理与描述。小组讨论主持人与记录人可以在小组分工中明确,也可以采用轮换制或是分学科固定。
(3)不同类型的讨论其流程也不同。成果交流、疑难征集、帮扶性质的小组讨论,一般由学习能力稍弱的组员先发言,且评价辩析先由其相近学习能务的组员优先评价辩析。而难点突破性质的小组讨论则可自主发言或头脑风暴法。
一般来说,小组讨论是在各小组成员已有效预习、较为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进行。但也不必拘泥于预习、讨论、展示、反馈这样的固定课堂模式和流程安排,小组讨论的时机可灵活运用:课前预习时可讨论;课中预习时可讨论;需成果交流时可讨论;需成果选优时可讨论;疑难收集时可讨论;难点突破时可讨论;帮扶交流时可讨论;小组组内展示过程中遇到困惑与异议时可进行讨论;全班展示过程中遇到争执时可进行讨论。
教师要对小组讨论的问题进行预设,进行一定铺垫,也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捕捉讨论时机。在小组讨论时进行巡视、适当介入、恰当指导,并注意小组讨论时的信息收集,以便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时恰当点拨与补充。
4、小组讨论的问题预设要有梯度性、可辩性、必要性、开放性
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思考收获,要尽可能让问题具有一定发散性和开放性而产生辩论的必要,也可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辩论的冲动,使学生感觉到小组讨论的必要。
5、小组讨论的训练
(1)训练内容:小组讨论的规则的训练、小组讨论流程的训练、小组讨论的评价激励的训练、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的训练等。
(2)训练的方法:
讲授法:教师直接讲解,当然结合范例讲解效果会更好些。
教师演示法:请几位参与过小组讨论的同事到班上在学生面前未经预演地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教师参与法:请几位对小组讨论规则与流程较为熟悉的同事分配到各小组,作为小组的超级组员参与该小组的讨论,并实时指导其讨论规则的建立、讨论流程的训练、讨论分工的安排等。
小组讨论个案展示点评法:用录像形式记录下某组的讨论过程进行展示点评;也可以某一小组在全班进行表演式的讨论,大家点评自评反思,不过后一种方法可能会使讨论失真。
6、讨论成果的呈现与展示策略
(1)常规呈现与展示:预习——讨论(对子讨论、小组讨论)——展示预演——展示——消化。
(2)展览参观式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的问题相同):讨论后各小组将本组讨论成果板书在本组展示阵地,然后各组巡回参观,吸取别组的讨论成果并与本组成果进行比较补充与修改。
(3)叠加式小组讨论:个人独立思考——对子讨论——小讨论组讨论——大组讨论——大组合并讨论——全班讨论
(4)矩阵式小组讨论:
当某次讨论的是多个问题时,可在本小组内由各成员自选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此时讨论主持人稍作调控,让学力稍弱的组员先挑选项,并保证所有问题都有人挑选)。然后在全班以问题为单位组合新的讨论组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接下来再回到原来的小组以专家和组织者身份引领对该问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