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汤运用心得》

​《乙字汤运用心得》

乙字汤是治疗肛肠疾病的著名方剂,出处无从考证,因结肠形似“乙”字而得名。该方由柴胡10 g、黄芩10g、当归12g、升麻6 g、大黄6 g、生甘草10g组成,其中柴胡、甘草需等量,其因不得而知。忆在大学讲堂先师尹质明讲授湿热肠风下血一证时,对该方之功效大加赞赏,随师临证观其效,如鼓应桴。笔者从医近三十载,遇此证必用此方,无不收功。后将此方运用于下焦湿、热、毒之证,收获颇多。

患者,男,42岁,2002年7月初诊。便后下血2年,渐加重,1个月前,因食辛辣炙热之品,便后下血如注,肛肠科诊为“肛裂二期”,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被患者拒绝,求助内服中药。诊时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燥,便后下血,每次约50 mL,肛门疼痛,腹满胀痛,肛诊见裂口色红,创缘隆起,增厚变硬,有明显的溃疡形成,舌偏红,脉弦有力。治以清热凉血通便。方投乙字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2g,生大黄10g,当归15g,升麻10 g,生甘草10g,生地黄12g,牡丹皮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1周后复诊,大便每日2~3次,便前腹痛,3剂后下血已止。守原方减大黄为5 g,再服7剂。三诊:下血已止,大便每日一行,质软,肛诊裂口创面黯红,有白色结缔组织形成。守原方去大黄加火麻仁12 g,再服10剂。嘱早晚冲服蜂蜜50 g,以润肠通便。1年后随访痊愈。

《乙字汤治疗痔疮324例》

胡某某,男,42岁,2000年10月11日。主诉:肛内肿物脱出疼痛3 d。患者3 d前因大便秘结,排便努挣后肛内肿物脱出无法还纳,疼痛剧烈,行动不便。肛检:肛缘水肿,内痔核脱出约2cm×2.5cm,色泽紫红,表面糜烂。诊断为嵌顿性内痔。治疗:手法复位固定。方用乙字汤合麻杏石甘汤服用。2d后复诊,大便转软,便后肛内肿物脱出,可自己用手法复位,疼痛明显减轻,痔核缩小,肛缘水肿消失。继服5剂后疼痛消失,痔核萎缩,便后无肿物脱出。

《加减乙字汤治疗痔疮案》

来源: 复兴中医网

一男,29岁,患痔疮多年,现大便出血一周,一直用痔速宁片,中药,吊针,马应龙痔疮膏治疗无效,本想手术治疗,经人介绍来诊。症见:肛门痔核突出,疼痛,大便出血,血色鲜红,量时多时少,偶见血块,里急后重,舌淡苔黄,脉弦。

柴胡6 黄芩6 当归10 升麻3 生甘草3 地榆10 槐花10

2剂

几天后患者电话告知:1剂血止痛消,第2剂因工作故未服!现已没事,问要不要再服?告知:观察看看!

《运用乙字汤加味治疗放射性肠炎16例》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下腹腔癌症手术或未手术,经放射治疗后所引起肠组织纤维化。水肿、出血或溃疡的肠道炎症。近几年来发病率逐渐递增。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脓、便血、肛门下坠,病人并出现血虚乏力、正气不足等症状。从临床症状看,类似中医便血、泄泻、痢疾等病范畴。由于癌肿、患者本来就体质虚弱,经放射治疗后,就更加损伤正气,使热毒蕴结于肠道,瘀阻脉络,气机不畅,湿热下注,而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用各种抗生紊治疗疗效不佳。目前尚未理想治疗方法。乙字汤为治疗各种痔病的良效验方。笔者近几年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

杨某某。女,56岁,农民,夏县河家岭村人。1999年4月15日初诊:患子宫颈癌行子宫全切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半月,出现腹痛,腹泻,便脓,便血,每天10多次,里急后重,肛门下坠,纳呆乏力,呈贫血面容。在运城地区医院经纤维肠镜检查示:肠纤维化并出血、水肿、溃疡,西医诊断为放射性肠炎。

方用乙字汤加味:当归10g,黄芩9g,党参15g,大黄5g,山药15g,白术12g,生地15g,升麻6g,生甘草6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20g,木香6g,柴胡6g,槐米12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里急后重也减轻,仍有便血。带有粘液便。继服10剂,病情继续减轻,1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乙宇汤栓剂有效成分在血中的浓度》[日]/东山太辅…

乙字汤足用于治疗痔疮的汉方方剂,近年试用栓剂对服药困难的患者进行治疗。本次探讨了给予乙字汤柃剂时方中含有的廿草酸、黄芩苷、番泻苷在血中的浓度。

方法:对小鼠经口或以栓剂方式给了乙字汤,其后于下腔静脉取血,观察血清中乙字汤的浓度。

结果:与口服给药相比,给予乙字汤柃剂时,其含有的糖苷成分在血中的浓度迅速升高,而不是原形被代谢。由此认为,给予汉方药栓剂时其有效成分的吸收过程没有肠内细菌参与,使有效成分被迅速吸收。同时,可以避免因肠内菌群不同引起汉方药药效的个体差异。给予乙字汤栓剂较口服给药可在局部或全身迅速显示药效。但是,汉方药含有多种成分,作为栓剂给予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

笔者体会

笔者试用乙字汤治外痔1例,服用3剂,虽然痔核缩小变软,但未痊愈,可能需要继续服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