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罗恩病,你了解多少?
克罗恩病可以预防吗?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明确,尚无预防措施。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可减轻CD的严重程度:
(1)戒烟 目前研究表明吸烟可加重CD的活动性,因此CD患者必须戒烟;
(2)保持愉快的心情、充分的睡眠,良好心态。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失眠均可诱发CD加重;
(3)一旦有症状尽早就医,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4)规范诊疗,按诊疗规范及时就诊、治疗过程中要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有不适加紧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要轻易放弃有效的治疗。
什么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病因不明确,它与溃疡性结肠炎一起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它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以远端小肠和结肠最常累及,可合并皮疹、关节炎、虹膜炎的肠外表现,并有肛瘘、肛周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本病最早由外国学者Crohn 于1932年最早描述而病名,翻译为中文为克罗恩病,曾命名为“克隆病”,“肉芽肿性肠炎”,“节段性肠炎”等。目前名称为克罗恩病,简称CD。
克罗恩病的症状和表现?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个体有较大差异,患者常见的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可有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发病年龄多在18~35岁,男略多于女(男:女约为1.5:1),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上述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疾病,轻症患者按照肠炎治疗而延误诊断,许多患者多年得不到明确诊断,诊断较晚时常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对于青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因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及时来医院检查,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哪些因素可以引起克罗恩病?
克罗恩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相似,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不十分明确,可能认为为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及免疫因素。
(1)环境因素:IBD的发病率持续增高,高发于经济发达的西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可能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等环境因素有关;
(2)遗传因素:IBD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提示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西方国家发现上百个IBD易感基因,常见的有NOD2、IL-23R、ATG16L1、HLA、TNFSF15等,中西方IBD患者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基因特征,相同的有IL-23R、HLA、TNFSF15等,不同的有NOD2、CTLA4、MIC等;
(3)感染因素:肠道菌群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未发现特定的生物病原与IBD有恒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副结核杆菌及麻疹病毒与CD有关。目前认为IBD的发病与患者针对自身正常菌群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4)免疫因素:肠道免疫系统在IBD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免疫反应中释放的各种致炎因子和介质,包括IL-2、IL-4、INF-γ、TNF-α、TNF-β等参与炎症反应。
为什么会发生克罗恩病?
目前认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患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最终导致克罗恩病的发病及发展。
如何诊断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尤其与肠结核的鉴别更加困难,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肠镜或小肠镜、CT/MR肠道显像(CTE/MRE)以及病理学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肠道肿瘤,才能明确诊断。一般按照以下要点进行诊断,具有临床表现者为可疑诊断,安排进一步检查包括结肠镜或小肠镜及CTE/MRE,上述表现符合克罗恩病的特征可以拟诊,上述拟诊患者得到病理学证实则为确诊患者。CD患者有时得不到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结果,需随访6~12个月,根据对治疗的效果及病情变化明确诊断。如果与肠结核混淆不清但倾向于肠结核应抗结核治疗8~12周,根据对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明确诊断。
克罗恩病易混淆的疾病及鉴别
克罗恩病需要与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及肠道肿瘤相鉴别,尤其需要与肠结核、肠道淋巴瘤、肠白塞病、缺血性肠炎、药物性肠病、嗜酸粒细胞性肠炎鉴别,还需要与感染性肠炎例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难辨梭菌感染鉴别。以上鉴别主要依靠流行病史、大便培养、肠镜下粘膜表现及病理学改变多方面分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