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唐锦禄||阿Q形象的塑造(随笔)
阿Q形象的塑造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可以称得上千古名篇,用不多的文字便勾勒出阿Q的形象来,不仅是他的外形,连他的精神世界也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笔者也提出关于阿Q形象塑造的皮毛之见。
大概写人,必先写其相貌,或写其气宇轩昂,非同凡人,或写其樱桃小口,技压群芳;而鲁迅先生却对阿Q的眉毛胡子如何未提一字,因为这与作者写作的本意无关。鲁迅先生不只为了写一个阿Q,所以他的长相也就无关紧要,倘非写上几笔长相,反而失去了普遍性。所以作者只写了阿Q外形的两处:一是头上的癞疮疤,二是盘辫子,这就显示作者的高明之处了。
鲁迅先生塑造阿Q的形象最直接的方法是写阿Q的语言以及内心独白,但又只是只言片语,例如″儿子打老子″,以及画圈却画成了瓜子,释然地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单这一两句话,便体现了阿Q的性格,这些话聚集在一起,便构成了“精神胜利法”。
以上两点都还是很次要的事,最最关键的是鲁迅先生把阿Q置于一个社会大背景中。为人作传,总得写这人一辈子干了哪些事,有哪些光荣和屈辱的历史,而鲁迅先生偏偏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赵太爷、钱洋鬼子、王胡、小D……这些似乎与阿Q没有多大联系的人物。其实,这些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阿Q的性格,这篇小说也就值得反复品味了。若是只写一个人如何会自我解嘲,受人欺凌又怎样维持心理平衡,文章就显得单调,只能博人一笑,就再没有什么了。而鲁迅先生这样一写,不禁让人想起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又何止一个阿Q,会自我解嘲而不敢面对现实的又何止一个阿Q呢?这样,阿Q的形象便具有了社会普遍性。
鲁迅先生能够塑造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不仅仅在于作者的写作技巧,更在于鲁迅先生有一颗忧国恤民的心。鲁迅先生用夸张的手法把民族文化底蕴中的病症真诚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世界文界的长廊中增添了一个性格独特的人物。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