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说,BBC最新纪录片《行星》,五星走起!
自17世纪始,在众多的天体中,行星一直是被研究得最频繁的一类。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孜孜不倦地用不断改进过的工具和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来重新探索这些宇宙中最靠近我们的邻居。到了17世纪末,凭着强大的望远镜,人类揭示了土星环的结构,标出了火星上的暗区和亮区,并描绘了木星云带的变化。
——《行星》
文丨旧故麻袋
∨
我曾翻阅过美国学者吉姆·霍尔特的《世界为何存在》,这是一个古老而常存的命题,为了寻找答案,吉姆·霍尔特走遍世界,寻访各大领域专家,进行探讨,试图从不同角度解开“宇宙存在”的终极谜团。
人类被好奇心驱使,在“人类从何而来、又为何存在”的问题上陷入沉思,深入浅出的想要利用已知的宇宙学、数学、物理学、神学、哲学和形而上学等不同方向去寻找答案,最终我们还是一无所获,“世界为何存在”它仍将作为一个疑问句存在,但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回答这个终极问题,更像是在启发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虚无却又充满现实意义的问题。
大概是有了这个基础,所以当朋友推荐我BBC最新纪录片《行星》时,内心不由得一阵狂喜,如果可以解释地球的由来,那是否就可以去追溯“世界为何存在”,于是我怀抱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去看了第一集,心潮澎湃,五星走起。
《行星》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星的诞生之初,也与生命的诞生类似,从细小的尘埃开始,慢慢的聚合,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物质逐渐凝聚、汇集、碰撞,成为了最初4个“类地行星”。
为什么叫“类地行星”,因为这些星球在诞生之初,所含物质极其相似,他们也都曾有过酷似地球的气候条件,但最终为何只有地球上诞生了生命?其他星球曾经是否也存在过生命?
除了现在拥有生命的地球,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火星,它们都错失了与生命体的华丽相遇。
《行星》的第一集就向我们解释了这三颗“类地行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从一开始与地球同质,到最后会却成了不毛之地。
首先是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纪录片中,从主讲人布莱恩·考克斯口中得知: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白天地表温度高达430度,夜晚骤降到170度,因为受到“轨旋共振”的影响,水星公转两周的同时完成自转三周,这相当于一水星天等于两个水星年。
之后,人类不满足于猜想,开启了探索水星的计划,想要对水星一探究竟,发射“信使”探测器,利用行星加减速,到达水星,拍下了水星珍贵的照片。
科学家对水星的珍贵照片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了许多与猜想冲突的事实,这让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水星是在更高的轨道形成的,形成时它应该在火星的位置,那时候的水星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之后经过一次巧妙的碰撞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与太阳相近,却又存有含量较高的挥发性元素,以至于“水星的形成”到现在还是一个学界未解迷。
金星要比水星来的简单,没有水星遭遇那么悲惨,这个被浓密大气层笼罩下的星球,人们曾一度认为金星上有河流、丛林和大面积的海洋,以至于第一次发射探测器是做好了水上着陆的准备。
让人们无法想象的是,当金星探测器抵达金星表面时,拍摄的画面却是完全另一番景象,这不是人类猜想的天堂,而是炼狱,457度的大气温度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要炙热。
但在在35亿年前,金星曾有过宜人的气候,那时候地球刚刚出现生命萌芽,太阳更为暗淡,那时的金星由于大气层的原因,确保了温度的适宜,四季如春,海洋覆盖在它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可以确大胆猜测,那时候,金星上是有什么那时金星上存在着生命。
最后是火星,火星是我们已知行星中被提及最多的行星,特立独行的我们总是以“火星人”自居,但想成为“火星人”,未来真的有可能哦。
土卫六,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离火星相近,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
由于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因此被高度怀疑有生命体的存在,科学家也推测大气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体的基础。如果土卫六被视为一个时光机器,那么地球最初的状况就如同它现在这样,它也将揭开地球生物如何诞生之谜。
太阳不会永远闪耀,终有一天它内核的氢燃料会用尽,继而进入红巨星阶段,到那时,地球将会在太阳的边缘挣扎求生,人类很可能无法在这场劫难中逃脱,所以要上演“流浪地球”吗?或许还不够现实,更好的方法是:人类移居到更适合生存的星球,也就是上面提及的泰坦星。
BBC出品,必属精品,《行星》场面恢弘、音乐磅礴、效果绚丽,运用CG将各个行星模拟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分的使用特效,并且特效美到让人窒息。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宇宙,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