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名果梦中来——写在《荔枝》邮票发行之后

一起涨姿势~
在微信上,看到水果(二)邮票发行的信息,其中有一枚《荔枝》,欣喜不胜,心想故乡莆田的三大名果之首的荔枝终于上了国家名片,而且,莆田也举行了盛大的《荔枝》邮票首发式,制作了一大套相关邮品;于是,冒着酷暑前往中山路集邮专买店排队购票,准备自制首日封。等到买到极限片,一看,《荔枝》那枚的原地戳盖的是“广州增城荔城1”,不禁感慨良多。就在莆田的相关微信上写了两句评论:“如能把原地戳争到手,岂不更好?”“还是广东厉害。”意犹未尽,因为搬家,自己的诗文稿都打包了,不好启封,老来记忆力不好,苦思了几天,终于忆起旧句,就在微信上写这篇短文。
我从小喜爱荔枝,中学时,我的作文中有篇《荔枝红了》,开头为:“家乡的荔枝红了,于是,在田野上、溪水边,绿树间火一般地燃烧着……”(大概如此),此文老师一字不改,圈圈点点后作为范文挂在语文教研组外面走廊上;1979年2月,我从泉州调回莆田,当时还年轻,当不了政协委员,但当年夏天,就应邀参加莆田县政协品荔诗会,与老先生们(当时政协委员多为老人)一起吟诗作书。我题了一首词《浪淘沙 品荔》,上半阕为:“硕果话莆阳,荔子家乡。陈家紫与宋家香。一去佛州王世界,冠冕称皇。”因为大家品尝的正是荔枝名品“宋家香”,而荔枝苗由莆田被美国传教士普鲁士带去美国佛罗里达州后,在那边开花结果,被誉称为“果中皇后”。陈紫为另一荔枝名品。(此段历史我曾撰文刊载在《闽海过帆》等书上)此后几年,我每年都品尝到宋家香。十多年后,我当上政协委员,却再也尝不到宋家香了。不过,每年都在不同地方品尝不同品种的荔枝,正如另一首词里写的:“打开微信,壶山秀水,荔子尤佳。畅林村里,宋家树下,异日重来。”词里的畅林村也是盛产荔枝的地方,举办过品荔诗会;宋家树下,自然是宋家香树下了。
我也去过广东,品过广东荔枝,终觉不如家乡的好,特别是核极小的荔枝,莆田话说的“矮哥”,又甜又不腻,我在广东吃不到。于是,只留下“荔湾草木”的词句。
广东的“荔城”不甚了了,但莆田称为“荔城”,却是由来已久。且不说郭沫若写过“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即便千年古县莆田县不复存在的今天,莆田市区旧莆田县政府所在地(旧时的县衙所在地)周围仍称荔城区。莆田地名中与荔枝相关的也极多,如荔浦、荔枝公园、荔园小区等等;而北宋名臣莆田人蔡襄的著作《荔枝谱》及他的手书《荔枝谱》,更一直流传至今。
大概是唐代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及宋代苏轼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太深入人心,又都与广东有关的缘故,福建、莆田荔城才争不过广东、广州增城荔城,或是其他我未知的原因。本文尽管是“马后文”(套用“马后炮”),但为莆田荔枝,我不写不快,也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