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分享」逻辑三大基本定律,别再犯这样的逻辑错误了

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一直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的真相,也可以对生活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

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走进逻辑的世界。今天我们先讲一部分,我们将搞懂逻辑四大基本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一、同一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以上片段相信大家不陌生,是庄子寓言中很有名的“濠梁之辩”。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

庄子说辞“诡辩”的地方在于他偷换了概念。“安”在古汉语中,作疑问词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哪里”,而是“怎么”。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可后来被庄子偷换成了“哪里”。

关于概念、词语在不同语境的多种含义,就是“同一律”讨论的范畴。

何为“同一律”?它指的是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用公式表示就是“A就是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如果违背了“同一律”,就会陷入我们常说的“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中,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中,有这么一句: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这句话存在何种逻辑谬误?

【解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着词语一样,但其实内涵不一样。

二、矛盾律

还是照例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这是教材中的一个例子,有没有觉得耍戏法的人说的话自相矛盾了。“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说明拿破仑早就死了。而耍戏法用拿破仑的名号招揽群众,明显是指成名之后的拿破仑,所以他的解释站不住脚跟,从逻辑的角度违背了“矛盾律”。

何为“矛盾律”,它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换言之,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所以你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者叫不矛盾律。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意识到了“矛盾”的存在,我们小学学过的课文《矛与盾》就是很好的思想体现。

下面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我们可以照着他的所谓“规定”思考一下: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你看,这挺矛盾的。

其实,以上的故事是数学史上有名的“理发师悖论”。“悖论”是很有意思的思维现象。用专业术语去说,是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B,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B”。

有名的“悖论”还有“说谎者悖论”和“堂吉诃德悖论”。我会把这两个“悖论”放在讨论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讨论区看看。

三、排中律

在三大基本逻辑定律中,“排中律”应该算是大家最陌生的。但其实我们在推理时候时常用到这个定律。

假设有三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

金盒子:宝石在金盒中。

银盒子:宝石不在银盒中。

铅盒子:宝石不在金盒中。

那么请问:宝石在哪个盒子里呢?这三句话中,其实有两句话是矛盾的,或者说是互斥的——那就是金盒子和铅盒子的话。既然是互斥的,那么其中肯定有一句是真话。按照题目所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得出银盒子说的是假话,所以宝石应该是在银盒中。

以上的推理相信大家应该都没有问题,其实在此过程中运用了“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有人既不承认前者是真的,又不承认后者是真的,就会陷入“模棱两可”的处境。比如下面一句话:

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正义”与“非正义”是矛盾的两个概念,根据“排中律”,这其中必有一真。如果说话者两端都否认了,就会陷入“模棱两可”的处境。我们说话、写作文要避免这种情况,要有自己清晰的立场和态度,这样听者才能准确地接收到我们的想传达的信息。

【课后思考】今天的逻辑课堂就到这里了。留一个思考题:数学中有所谓的“反证法”,请问它的逻辑跟哪个逻辑定律是一致的呢?同一律、排中律还是矛盾律?欢迎在讨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