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篇 中国“四神”研究15
(续)
在古人看来,所谓的“乐郊八风之音”就是风的杰作。《吕氏春秋·古乐篇》又说:“昔皇帝令伶伦作律。……取竹于山溪之谷……而吹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这里所谓的凤凰之鸣,说到底就是竹笛、竹箫之类的乐器之音色,也是风神(在此又成为了乐神)送给人类的精神产品。难怪中国古代乐歌的总名称之为“风”。也正如《诗经》分风、雅、颂三部:风即乐歌;雅是祝歌;颂是颂歌,三者宗教意义不同。案,《吕览·音初篇》解释:“时始作为南音……取风焉”,“作为西音,……取风焉”,“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由此可见,古人认为:自然之音乐,是风;天之音言(音、言古字同),是为风也。这就是“风 ”成为古代音乐歌唱总集的共名所在。另外,在红山文化的传世文物中,亦见由蛋白石制成的玉笛、排箫之类的乐器。但是,就凤鸟而言,红山文化中典型的礼玉神鸮的造型,可谓是影响至深。四年前我们考察牛河梁和女神庙回朝阳途中,我们和朱成杰先生特意到了喀左县天成观,看到了新出土的辽代石棺雕刻的图案,四周除了刻画典型的契丹宴饮、狩猎、畜牧之外,其棺正中前方减地圆圈之内明显地阳起雕刻一只展翅欲翔的鸮——太阳鸟,其造型与红山文化的展翅鸮几乎完全相同。切确地说,就是阜新县福兴地和胡头沟的玉鸮样式〈图98〉,外形轮廓圆而弧线夸张,翅膀刻画纹饰突出且尾翼拓展,鸟头写实前突呈高浮雕状的那一种展开翅膀飞翔的动态站立石鸮。据此可以认为,辽代契丹人可能是红山人的后裔,他们对太阳的追求、崇拜,已经深入骨髓,在其建筑房屋的朝向,丧葬的习俗等日常生活中都能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在草原上发现了公元前三世纪匈奴首领的金冠,冠顶及周边雕刻像蒙古包似的卷云纹浮雕图案,其顶端站立一镶嵌绿松石头冠的黄金雕铸的凤鸟——金镶玉鸮〈图99〉。草原的匈奴人也是拜日民族之一,后来蒙古族人崇拜火也与之有关。另外,据史料记载,汉唐以后草原突厥族人在他们的祖先的墓前,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立一石雕人像,按照祖先的样子刻画,或象征性地雕刻死者形象。这些人像和墓穴都面向东方,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崇拜太阳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习俗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在新疆伊犁昭苏的突厥墓前,就可见到高达两米多的石像。《周书·突厥》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