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世遗 | 西行流戍 心系民瘼——充军伊犁途中的林则徐
作者:张振玉
1841年7月13日,57岁的林则徐在浙江镇海加紧设防之际,清廷以莫须有罪名,“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①可他行至扬州时,清廷又下谕旨令“折回河东效力赎罪”②。林则徐到了工地看到的是“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③“水面浮尸如乱麻,人家屋上啄老鸦”④黄河决堤后的惨象。他协助王鼎,昼夜奋斗在河南祥符工地,组织防洪大军与洪水搏斗。次年三月当防洪大堤合垅时,清廷又“命……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⑤就这样,五十八岁高龄的林则徐,只好扶妻携子,弹泪登程。
被革职充军伊犁途中的林则徐,在那么短短的近9个月旅途中(1842年3月~12月),他虽已无权在政治上发言,但仍以“逐臣”的身份,通过书信、诗词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关注。此时的林则徐交织在爱国与忠君的矛盾旋涡中。
一、他怅惘地踏上戍边旅途,心却时刻不忘东南局势
虽然林则徐受贬流戍新疆,是道光帝对他的不公平的惩罚,但他仍以坦襟的胸怀淡然处之,并且时刻关注国家时局的变化。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月,林则徐行至洛阳时,在《致苏廷玉》信中说到:“……目前时事不堪设想,穷荒绝域,付诸不见不闻,较之恶言入耳,恶愤填胸,不犹愈乎?”⑥同年7月14日,当他行至甘肃泾州。当晚写信给友人刘阗石,对镇江失守的消息感到“令人滋切愤垅。”到了甘肃途次《致马辅相》信中写到:“弟虽西出至门,而迥念东南军务,寝食难安。”同年9月上旬,行至兰州《致姚椿·王柏心》信中:“近者时事至此,令人焦愤填胸。”并道:“自念祸福死生,早已度外置之,惟逆焰已若燎原,身虽放逐,安能诿诸不闻不见?润州失后,未后续耗,不知近日又复何似?愈行愈远,徒觉忧心如焚耳。”⑦这些都说明,他虽风餐露宿,去途跋涉,但仍心系东南,关注时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离西安赴戍途中,对当时抗英战事失利的忧虑和感慨,作了《和王仲山司马见赠原韵》,诗中写道:“旋拟阶前舞干羽,翻闻海上失蓬壶。诸天熟使群魔伏,历劫滋惭老衲枯。”⑧同年八月,在《次韵答姚春木》一诗中写到:“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绝塞不辞远,中原吁可伤。感君教学《易》,忧患固其常。”⑨诗中体现作者对镇江的陷落,感到义愤填膺,是作者凝聚在内心世界里的心情表露。
还有像“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次韵答陈子茂》)“只身万里外,休戚总相关。”(《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目断天南新露布,心悲岭表旧云轺”(《和王仲山司马见赠原韵》)“只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这些感情深沉发自心里肺腑的诗句,都反映了林则徐虽身遭坎坷,仍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刻不忘却敌御侮,对当时东南局势的忧虑及休戚相关的思想感情,故东南战局的炮声始终伴随着这位民族英雄西戍行中。同时他还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⑩的诗句表达把自己的个人祸福荣辱置之度外,以豁达的襟怀和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贬谪远戍生涯,这也正是林则徐一生爱国主义的写照。
二、力陈实现“师夷制夷”的愿望
西戍途中,关塞路长,虽尝尽了路途中的凄风苦雨,且屡次疾病缠身,但林则徐根据自己原来在禁烟运动和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阅读的译稿,探访的夷情,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夷务政策和策略的经验,深深意识到清政府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落后性,英侵略者“船坚炮利”的进步性,希望能以“甲兵止甲兵”。
故他在赴伊犁戍边途中,仍时刻关心“船坚炮利”之事,他在《致苏廷玉》的信中说:“去冬(1841年)与雪樵制军书,曾力陈船炮之不可已……昨有人技《平夷说》见示虽不著撰人名氏,我知必非异人所能也……惟大炮须由官造,必一一如法可得用,弟有抄本《炮书》,未知曾入览否?”⑪1842年秋,他在《致马辅相》信中写到:“闻省中现在商铸大炮,首赖专处经理。此器不可不备,尤不可不精,前将弟所刻《炮书》,托朱方伯转送,谅经览入。其大要总在腹厚口宽,火门正而紧,铁液纯而清,铸成之后,膛内打磨如镜,则放出快而不炸。”⑫同年9月,在《致姚椿、王柏心》信中,又提到制作船炮之事:“余尝谓剿夷有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已……为今之计,战船制造不及,惟漳、泉、潮三郡民商之船,尚可雇用。”⑬
与此同时,林则徐在路经镇江时,把《四洲志》译稿赠送给他的好友魏源,希望他能把此书整理充实,编著成书,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魏源根据该译稿,终于1842年撰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抵御外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装备、发展本国的民族军事工业,借以增强自己的武装力量,加强国防设施。这在当时是有时代的紧迫感和实用性的⑭。
三、革职后的林则徐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林则徐被革职后在人民心中仍是非常重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对这位能给予劳苦群众寄予真诚同情的林则徐倍感敬意。林则徐曾说:“官不足悯而及可悯,民即不尽可悯而农民可悯,而农民之勤者尤可悯。”⑮林则徐明确向统治者提出,必须重视社会最下层的贫苦劳动者。虎门销烟后,道光皇帝虽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但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和反侵略的英勇气概却深深埋在广大劳苦群众和爱国官吏心中。当林则徐被撤职后,广东绅民照样送颂牌52面,赞颂林则徐“民沾其惠,夷畏其威”⑯。1841年1月7日,户部给事中万启心奏请起用林则徐与邓廷桢,指出“林则徐任事实心,两年以来,须发尽白。粤人闻其去任,或至恸哭。”⑰另据《汴梁水灾纪略》记载林则徐戍边的消息传出后,曾引起了河南遭灾群众的惋惜和感叹,多有泣下者。这也证明了林则徐在河工上确能实心任事,作出贡献。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二十日,林则徐尚在流戍新疆的途中,镇江流言起用林则徐:“时到处讹语:北来大兵数万,朝廷起用林则徐,赐上方剑,总制四省。兵已渡淮,且至扬州矣。”⑱此虽非事实,也反映出林则徐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林则徐提出了一些依靠人民群众力量进行反侵略的斗争主张势必遭到投降派的拒绝。他们提出“防民胜于防寇”,作为当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道光帝也迫于时事,对爱国良吏主张起用林则徐的奏稿表示极大的不悦,说:“一片妄言,不料汝等有是意见而又敢形诸奏牍,殊增愤懑。”这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一员的林则徐,其主张一旦触怒了道光帝,必然因所谓“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等罪名,革职查办,这就不足为奇。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则徐的重民、爱民思想无疑是其爱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以钦差大臣身份,抵制外侮,扬眉吐气,功绩赫赫,到了道光帝谕旨“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此时的他有怀报国,无路请缨,只能怅然踏上漫漫西行路。而此时的林则徐一下子变成“逐臣”,他无权在政治上发言,他的主张、建议未能直达皇帝手中,只能通过朝廷的忠臣良吏转达自己爱国之心。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独尊。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宝座不被动摇,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之“奋斗”。因此当进步的思想提出,皇帝经权衡利弊,觉得有碍自己的统治时,便会不惜一切铲除“异己”,林则徐便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当时在英侵略者船坚炮利的攻击下,道光皇帝吓懵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宝座,在林则徐与英国侵略者两者筹码中,道光帝最后牺牲林则徐,把筹码押向英侵略者一边,但道光帝万万没有想到,腐败的清王朝牺牲一个林则徐又岂能压住英侵略者侵略的气焰。英侵略者要的是土地、白银。最后清政府“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失败而告终。在当时情况下,林则徐虽身遭放逐,受到极不公平待遇,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的,贵在他虽处于逆境中,但仍密切关心时事,尽自己力所能及作一些有益于抗英的事。随着他西行,他与战场的距离越来越远,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却越来越强烈。
注释:
①②⑤《清宣宗实录》卷352P9、卷354 P3、卷367 P12
③《云左山房诗抄》卷六
④《怡志堂诗社编》卷四《河决行》
⑥⑦杨国桢编《林则徐书简》P185、P193
⑧⑨⑩陈景汉《林则徐诗词选注》P74、P70、P77
⑪⑫⑬杨国桢编《林则徐书简》P185、P190、P193
⑭转引《福州师专学报》,林柄文的《林则徐政治思想探源》一文P14
⑮《林则徐集·奏稿》上P123
⑯《林文忠日记》P373
⑰⑱《筹办夷务始末》第18卷P643、卷45 P1704、卷21 P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