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么理解创新药企的,可以沟通一下,我为什么说研发实力强和出药概率不大呢,而真正出药概率是通过投入...
我是这么理解创新药企的,可以沟通一下,我为什么说研发实力强和出药概率不大呢,而真正出药概率是通过投入数量和选择产生的。那是因为我一点不认为现阶段国内的创新药企的研发实力强,可能这些创新药企有些比如恒瑞在某个领域有了一些积累,但是最重要的不是研发能力多强,而是你到底怎么选择,或者详细一点,你什么时间选择,选择哪个领域,然后数量有多少覆盖失败概率等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恒瑞前两天获批了一个PARP,这个药是一个广谱抗癌药,空间很大,全球第一个PARP上市在2014年,恒瑞是国产第一家上市。2014年全球第一个PARP上市了,恒瑞2020年获批上市,这就意味着恒瑞最晚在2012年就立项做这个产品了,这个产品恒瑞立项也可能大概是2010年,也就是那个时候全球第一个PARP大概进展到2-3期的样子还没上市,也就是那个时候恒瑞开始做临床前。这个PARP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恒瑞上市了,但是在2010-12年的时候其实恒瑞是没把握的,因为全球还没有一家上市,如果全球第一家PARP没办法上市,那么恒瑞这个PARP就肯定上市不了,因为他就是第一家PARP的me too。所以我说恒瑞当时布局的一定不是只有一个PARP,它布局了好几个全球药企做到2期临床的药,但是现在出来了一个也可能有几个失败了,这就是我说的概率。
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估计明年上市,瀚森的阿美替尼19年上市,最早的三代EGFR奥西替尼全球上市我印象是2015年,按照8-10年往前推算,伏美替尼和阿美替尼都在奥西替尼上市之前就临床了,大概也是2期左右开始进入临床。这两个药相对奥西替尼都是me too 没什么技术难度。
我们国内绝大多数产品都是me too,都是在人家外企的同靶点上改来改去的,me too也不丢人,诺华170个临床除了20-30个是FIC之外,其它的绝大多数也都是跟随的me too,但是me too的进入时间也有不同,人家如果上市了,你才开始me too开始临床,那等到10年后你的产品上市了,人家专利都到期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的专利药企业都是在外企2期甚至3期的时候选择开始me too,人家距离上市越近我们风险越小,人家距离上市越远我们风险越大,风险大我们距离他们上市的时间就短一点,商业化价值就越大,在这个框架下,我一点不认为他们技术能力多强,强的只有一点,选择哪个领域跟进,选择哪个时间阶段临床,但是技术能力比如瀚森的阿美替尼和艾利斯的伏美替尼,技术水平没区别。
恒瑞也一样,全国还有4个做PARP的企业都进入到2期后了,这几个产品也会慢慢出来,这几个产品的技术水平也和恒瑞的PARP没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恒瑞快。
这就是我大概说的意思,药企真论技术水平,各家没啥区别,比如恒瑞要做ARB那很轻松,信立泰要做PD-1也很简单,但是现在才开始做的话,都是10年左右出药,就没有商业价值。
恒瑞有2000人的技术团队,它临床有50多个,平均1个40人,信立泰600多人的技术团队,10多个临床,平均1个60人,恒瑞之所以技术强,并不是某一个药技术强,而是它专利药临床的多上市的也多,单独一个药大家没啥技术差异,就是看选择哪个药,从哪个节点进入等等,同理诺华170个临床,恒瑞50多个临床,诺华它比恒瑞强的也是数量多,单独一个药的技术两家也不能说谁比谁强。
泽生做的靶点是全球第一个,这个是看技术水平的,信立泰我估计盯着泽生很久了,看到泽生的进入3期就开始布局,从信立泰下面的产品看,基本都在布局外企2期临床后的靶点,这个和恒瑞2010年是差不多的,也还是刚才的意思,药企的技术很少有你家能做我不能做的事情,它主要是选择哪个方向进入,和选择什么时机介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