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销售指标的秘密: 指标制定过程数据化,管理行为过程数据化
年底又到了各个企业分配销售指标的时候了,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困惑,每次拿到销售指标之后,如何才能准确的分配到各个销售队伍,还能确保公司整体指标的完成。
要达到销售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必须将销售指标过程化,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数据背后的事实,才能保证管理行为的过程化,从而达到管理行为的过程化,以保证指标的达成。
传统的企业过程化管理非常薄弱,往往是把整体指标分配到每个月,每个承担指标的区域,然后每个月看发货、回款、库存的数据。对于销售环节的行为管理很少涉及。
各个区域实际完成的进度,只要按照指标进度发货了,就算达到完成任务的要求。实际背后是不是通过压货完成任务,对于销售终端库存是否健康,甚至是不是通过违规的手段来完成任务,就基本上不太管理。
这种简单的任务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目前复杂的政策环境,甚至导致公司指标分配困难,继而导致指标的完成出现问题。
管理指标如何按照过程化的要求来指定呢?比如说某一家零售药店的销售指标,如何通过管理行为的过程化来实现整体过程的管理,达到最终完成任务的要求呢?我用实际行为的分解指标的管理过程化来介绍。
首先,某个品种的销售指标的形成是有两个指标决定的,成交单数乘以客单价。如果要保证成交单数很高,就要想办法让进店的人数增加。而进店人数中的购买率决定了成交单数。
如何保证进店人数增加?药店的地段的路过人数和进店率决定了进店人数的多少。
所以,成交单数要考虑的管理指标是进店人数和购买率,而进店人数是由路过人数和进店率决定的。
我们再看影响销售指标完成的第二个重要指标:客单价。
要保证一个顾客的客单价高,首先是看产品本身的每一件的单价是多少,另外是看这个顾客因为需要,在购买本品的同时,连带购买其他本公司产品的连带率。
每一件的单价还要看产品的零售价和承诺促销政策的销售折扣。
总结整体销售指标完成的影响因素一共有10个:成交单数、进店人数、购买率、路过人数、进店率。客单价、件的单价、连带率、零售价、销售折扣。
如果要很好的完成销售任务,逻辑上只要保证成交单数和客单价就行。而成交单数需要进店人数和购买率来保证。而进店人数是通过路过人数和进店率来保证的。
如果要保证客单价高,就得确定主推品种的件单价高、零售价高,通过销售过程的服务,尽可能多的提高连带率,提供客户“产品购买服务包”,同时还要考虑将销售折扣转换为服务价值,尽量保证整体价格相对较高。
当我们将这些影响指标的因素指标全部过程化了,那么每个销售环节也就全部过程化了,一目了然。我们就需要思考做什么事情可以将相应的每一个指标提升。比如店面活动、店外活动、陈列、推头、张贴画、店员首推教育、终端拦截、买赠活动设计等等。
当我们把这些指标落实到每一天的日常管理,就是提高零售药店销售的秘密。
是不是明确了关键分解指标就可以完成任务呢?不是。
明确关键指标之后,是为了更加清楚为了完成指标,需要掌控的关键成功因素的要点。比如说,讲店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顾客不进入药店是不能发生购买交易行为的。因此,我们可以想办法影响路过的人,想办法做一些有吸引力的店面活动提高进店率;我们没办法提高产品的零售价,但可以转换促销的方法,控制销售折扣,从而提升整体销售金额。
任何产品的销售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检测试剂行业、耗材设备、处方药、保健品等等,都可以梳理出来影响销售业绩的指标;分解指标之后,明确影响业绩的关键成功因素,整合自己的资源,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指标和成功因素,将这些成功关键因素指定为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和每一季度的管理行为的过程化指标,就能最大可能的完成销售任务。
当然,任何的管理进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统一大家的思想,需要建立数据化的管理思维体系,需要配套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也需要主管领导的管理思想,更需要一线管理领导的坚决的执行力。也许我们还做不到绩效考核的过程化,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销售分析上实现过程化,在管理行为上实现过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