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妄杀无辜百姓,父亲死后不得安生

60年前,河北无极县挖出了几座古墓。从墓志上看,这些墓的主人,都是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红极一时的望族甄氏族人——如今无极被认为是中国甄姓的发源地——其中一方墓志,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

墓主是十四岁即夭折的甄凯。

按墓志上的说法,他是北魏司徒文穆公的第四个儿子。小时即秀气聪明,很有孝心,为人机警,辨悟过人。文穆公觉得他很有自己的影子,“以为类己”,本想着意培养,哪料天不假年,少年即逝。

祸不单行,文穆公的儿子与妻子差不多同时去世,他于是将妻儿葬于一处,“同坟共殡,自云百岁之后与吾儿相从”。

写到此处,有三个问题被提出来了——

(甄家祖墓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文穆公是谁?

文穆公姓甄名琛。秀才出身,终官吏部尚书,车骑将军,特进,侍中。死后,有司建议他的谥号为文穆。吏部郎袁翻觉得此谥号不足以概括他这一生的辉煌。据《魏书》记载,袁翻说,“案甄司徒行状,至德与圣人齐踪,鸿名共大贤比迹,'文穆'之谥,何足加焉?……谓宜依谥法'慈惠爱民曰孝',宜谥曰孝穆公”。

大家注意没有,甄琛是吏部尚书,而提出来应该谥孝穆的,正是他的手下。不管如何,按《魏书》中的说法,皇帝“从之”。

但为何甄凯的墓志里,又写的是“文穆”呢?

(甄凯墓志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知道,汉朝皇帝的谥号,前面都加了个孝字,如汉武帝其实是汉孝武帝,汉献帝是汉孝献帝;而古代又有很多皇后的谥号里,有孝穆二字,可见,孝字多与皇家挨边。《魏书》记载孝穆而墓志却是文穆,且墓志成于北魏而《魏书》成于之后的北齐,我觉得,应该是书里记错了。

第二、墓志里说儿子很像他,那他当年是什么样子呢?

《魏书》里说,甄琛“形貌短陋,鲜风仪”。一句话,又丑又没有风度。“闺门之内,兄弟戏狎,不以礼法自居”,天天跟着兄弟们胡闹。当然咯,这个能折腾的人,“少敏悟”,是很聪明的。

他觉得甄凯跟自己很像。从墓志上看,甄凯遗传了他的聪明,却没有学他的瞎整。

(甄家祖墓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三,他真跟儿子埋在一起了吗?

甄凯的墓志,制成于正光六年(525),而他是正始四年(507)年死的。死后十八年才写墓志,我觉得,应该是他父亲于正光五年去世之后,合葬之时,兄弟们给弟弟补做的。

那么,是否这就能证明甄琛跟儿子埋一起呢?

甄琛死后,北魏肃宗孝明皇帝“亲送,降车就舆,吊服哭之”,极尽荣哀。

当地的县志有记载,甄琛墓在县城东北——而甄凯的,却在西南——若此看来,隔着整个县城呢。

志书记载正确吗?

(甄家祖墓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家们说了,大概是不正确的。因为甄家祖祖辈辈,都埋在西南方,甄琛应该不可能独自埋到东北方去。何况,其他儿子之所以会给弟弟补墓志,应该就是趁埋葬父亲的机会,放进去的。

因此,1500多年前的情况是,甄琛、夫人及四子,埋在一处,但并不同穴。因此,考古学家们只发现了甄凯的墓而已。

当然咯,就算甄琛的墓在旁边,也没可能找到了。因为当时,他二儿子甄楷在抵御起义军时,妄杀了一些无辜百姓,“修礼(鲜于修礼,526年起义)等忿楷屠害北人,遂掘其父墓,载棺巡城,示相报复。”甄琛很可能早就灰飞烟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