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国产动画片,把我吓哭了

小时候的暑假,没有手机和电脑,也没有B站。

坐在电视机前打开一部心爱的动画片,是童年时为数不多的快乐源泉。

没想到,画面上猝不及防地出现了老鼠和虫子,年幼的我们被吓得不轻。

此时,昏暗的画面闪出四个大字:魔方大厦。

《魔方大厦》改编自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小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1990年播出。

在B站打开《魔方大厦》,立马就会被壮观的弹幕淹没。

关键词大致是:慕名而来、童年回忆、细思极恐,公屏上满满地写着害怕。

给一代人的童年留下别样回忆的《魔方大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11岁的来克是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最讨厌做家庭作业,和童年时的你我没什么两样。

有一天,他因为逗猫,把家里的调料瓶打翻了,惹来妈妈的一顿臭骂,还被关在了家里。

来克一气之下把手里的魔方摔在了地上。没想到随着一阵霹雳作响,魔方发出了诡异的笑声,逐渐膨胀成一座大厦。

来克很开心,终于有地方玩了。他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开启了一段异次元之旅。

“来克”这个名字,带有一点魔方之外的“来客”的含义。

魔方大厦除去中心,一共有26个方块,每个方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城国,风土人情各不相同。

来克首先造访的“玻璃城”是一座由玻璃建造的城市,不只是建筑,连树和花都是玻璃做的,市民也都是透明的玻璃小人。

可是,城里昨天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许多市民因此断手断脚,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玻璃人的断肢缝合手术相当粗糙:往伤口涂点胶水,粘上就完事了。

在医院里,来克认识了好基友乐乐乐,他在地震中掉了两只耳朵,得从枕头底下把它们掏出来安上,才能听见别人讲话。

在交谈中,来克意识到,正是自己摔魔方的举动,导致了魔方内部的这次大地震。

这么多玻璃人的伤,原来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来克感到很愧疚。

来克想到一个法子,用玻璃聚焦太阳光,通过高温熔化伤口,使它们重新愈合。

然而,事情没有想象中顺利。乐乐乐忍受着高温的炙烤,温度却还远不能熔化玻璃。

来克看着乐乐乐遭罪,内疚得嚎啕大哭。

正在此时,伤口竟然奇迹般愈合了,小可爱乐乐乐满血复活。

对此,医生的解释是,来克真诚善良的心让玻璃人感动得全身发烫,产生的热量甚至比太阳光还高几万倍。

来克在玻璃城的经历,就在护士和乐乐乐的欢呼声中画上了句点。

单看《魔方大厦》第一集,似乎只是一部单纯的儿童冒险故事。虽然过程有点惊悚,但结局温暖,引人向善。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来克深入魔方内部,事情逐渐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

来克在魔方大厦的一举一动,其实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主宰者掌控着。

例如第七集的“夏河银行”。来克初来乍到就被一个讨人厌的怪小孩缠上了。

这个怪小孩名字就叫“怪里怪气”,喜欢惹人生气,却听不得笑声和歌声。

来克和“怪里怪气”扭打了起来。

但来克发现,“怪里怪气”生活的城市恰好相反,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善良友好、乐于助人。

原来,城里有一座夏河银行,专门用来存储人们的负面情绪。

有了它,生活不仅没有争吵,也没有痛苦和烦恼,人人顶着一张笑脸,一片安宁祥和。

经过夏河银行“净化”的快乐女孩长这样。

“怪里怪气”以来克作掩护,偷偷潜入夏河银行,用斧头砸开了储存柜,把所有人的恐惧、愤怒、忧伤都释放了出来。

城市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小孩开始哭泣,大人开始争吵,连脾气极好的门卫大叔,也撸起袖管动手打人。

来克于是把“怪里怪气”关在电梯里,带着城里的人修好了银行,又重新把所有负面情绪存进去。

当来克和一群开心的大人找到“怪里怪气”的那一刻,出现了全片最瘆人的一幕。

“我们找到你啦。”

最终,全城唯一叛逆的孩子“怪里怪气”也接受了夏河银行的治疗和改造,变得积极、阳光、善良。

听上去就像是《美丽新世界》+《发条橙》的故事。

每一集都像是一个高能不断的寓言。

长大之后再回头看,似乎能咂摸出一些小时候看不出的东西来。

隐喻也好,讽刺也罢,《魔方大厦》有太多层层叠叠的解读空间。

有人小时候看了乐乐乐粘耳朵的场景,一直做噩梦。

如果你看过《魔方大厦》的原版小说,你会发现,来克的故事其实非常阳光。

动画的奇异风格,恐怕得归功于上海美影厂对原著的改编与呈现。

首先,扭曲和童稚的画风增加了视觉上的不适感。

整部动画片充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条,就像是小朋友的笔触,完全不在意画得像不像这回事。

画面的透视法更是用得随心所欲,介乎三维和二维之间,美术生看了想退学。

就像是把小孩子的画作直接搬到了画面上。

这房子的画法是不是跟你小时候一毛一样?

此外,动画的动效制作也相当粗制滥造,五毛钱最多了。

但正因如此,《魔方大厦》看起来就像是孩子画笔下的世界,单纯、稚气,甚至有点超现实。

这间招待所的房间,居然还能看出梵高的构图。

在部分集数里,创作者又融入了许多带着异域风情的场景。

例如“樱桃塔”的画风,明显是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装和图腾。

但是,人物扭曲的面部表情,又在时刻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

一高一低的两只眼睛,有毕加索内味儿了。

提到扭曲,不能不提的还有第二集的名场面。

在这个城市,孩童和成人的身份发生了置换,孩子掌管一切,父母则在托儿所中被照看。

于是,当来克和乐乐乐闯入长颈鹿幼儿园时,足以写入国产动画历史的一幕上演了 ——

一群成年人戴着动物图案的围兜,伴随着诡异的背景音乐鬼畜地舞动了整整两分钟。

画龙点睛的,还有《魔方大厦》的配乐。

爸妈在幼儿园跳舞这一段,沉重的鼓点,配以低保真的电子音效、嘈杂的环境声,营造出一种混乱、疯狂的氛围。

当然,《魔方大厦》动画的诡异,主要来自动画对原作剧情的改编。

例如“夏河银行”一集。

原作中并没有“怪里怪气”这个角色,银行柜子是来克不小心打开的,而来克也将功补过,帮助市民重新找回快乐。

但动画创作者却引入了一个怪小孩,他破坏力极强,带有一点未经教化的邪恶,与整个城市的氛围背道而驰,也与来克展开对抗。

怪小孩的引入,让动画有了戏剧张力,也延伸出跟原作完全不同的意涵。

如果说原作是倡导孩子快乐生活,那么动画则引人反思:当人们只被允许感到快乐时,那还是真正的快乐吗?

又如“头盔城”一集。

原作小说中,来克来到一个人人戴头盔的城市,他用酒枪把每个人灌醉,然后摘下他们的头盔,解放他们的束缚,故事就此圆满结束。

而在动画中,来克却与头盔警察开启了斗智斗勇的追逐战。

来克被警察抓到后,被强行戴上头盔。

而市民摘下头盔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即便来克为市民找到了脱下头盔的方法,但他们依然自觉地重新戴上头盔:“我不戴,别人也会给我戴上的。”

来克终于意识到,要彻底打破这个可笑的规矩,依靠的是大家的力量。

来克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鼓励大家为彼此摘下头盔。

诡异的画风和配乐,再加上具有思辨性质的剧情,别说小孩子了,连成人看了都难免觉得颠覆三观。

《魔方大厦》原作有26个故事,可是动画只拍了10集便戛然而止。

烂尾背后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

但更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在 90 年代初期,会诞生《魔方大厦》这样一部魔幻作品,甚至还能在电视上播出?

这还得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说起。

自1957年建厂以来,上海美影厂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一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运营。

当时的生产办公室下设三个车间:动画车间、木偶车间和剪纸车间,并设置相应的车间主任。

而美术片的生产,国家实行统一收购政策。国家下拨资金,美影厂按量生产美术片,再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

这笔收购资金,仅能勉强维持美影厂的再生产。

虽然效益不高,但没有商业压力,美影厂得以专注于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

美影厂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其次,上海美影厂在国内一家独大,还聚集了国内最早一批动画优质人才。

加上当时创作环境鼓励创新,追求艺术高度,在故事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元。

《哪吒闹海》拔剑自刎的镜头,就不知道看哭了多少小朋友。

国漫经典《葫芦兄弟》中,蛇精拿剑刺瞎了二娃的双眼;

《黑猫警长》里,吃猫鼠不但杀死了白猫,还吸干了它的血。

巧合的是,《黑猫警长》也只播了5集便被腰斩。

有了前作的铺路,《魔方大厦》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B站UP主@拖更仔 盘点了美影厂生产的9部童年阴影动画,更是得到了本尊的盖章确认。

而《魔方大厦》投入制作的80年代末期,恰好是美影厂影响力断崖式下滑的开始。

彼时,大批动画制作公司在广州等地如春笋般出现,美影厂大批动画人才选择出走,南下淘金。

同时,电视台开始大量引进日本和欧美的动画作品。水墨、剪纸等民族风格动画,便落了下风。

雪上加霜的是,1995年,国家取消统一收购政策,美影厂突然被抛入市场化的浪潮中,不得不自力更生了。

“民族风格”最后的辉煌——剪纸片《葫芦兄弟》。

人才流失,加上制作成本难以回收,短短几年内,上海美影厂的经营状况便迅速陷入窘境。

正处于美影厂剧变期的《魔方大厦》项目,也难以避免地迎来了烂尾的结局,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遗憾。

很长一段时间,《魔方大厦》不再被人提起。

它似乎一直被埋藏在观众心里,偶尔有人产生回忆错乱:自己明明记得电视上播过《魔方大厦》的结局,来克终于走出了魔方。

坊间也时不时有流言说,《魔方大厦》正在重启拍摄续集,但都是捕风捉影。

第10集“黑蝉乐队”的片尾,当来克挥挥手,字幕缓缓地打出“再见”两个字,我们知道这下是再也看不见来克走出魔方了。

《魔方大厦》在郑渊洁的童话宇宙中并不算十分突出。

相比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等一系列如雷贯耳的IP,《魔方大厦》中的来克更像一个孤独的冒险者。

《魔方大厦》也自始至终都在忠实地输出反思应试教育、反思成人权威的观点。

80后正是独生子女一代,家长往往对孩子施加过高的期待。父母总是以“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为由,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利。

来克就很讨厌父母老是把他反锁家中,限制他的自由。

在魔方大厦第二集里,便来了一个反客为主,孩子成为城市的主人,倒过来将爸妈扔进幼儿园、装在罐头内。

当年看动画的我们,大概也跟来克一样,感受到一种报复的快感。

《魔方大厦》第二集,明明把爱吵架的爸妈装在罐头里。

郑渊洁曾透露过自己的创作理念:

“我写作,就是要为他们(孩子)提供一个宣泄的场所。至少,也得让他们读个痛快,有一种共鸣。”

他看待事物的视角也特别贴近孩童的心理:简单、直接、真诚得可爱。

并且不回避现实的残酷。

很多观众小时候都被玻璃城医院的断肢、下水道里的老鼠、从樱桃塔怪鸟雕塑里爬出的蛆虫吓得做噩梦。

“樱桃塔”一集中,从黄樱桃中爬出的蛆虫。

在郑渊洁的童话中,有一个明显的标尺就是:宁肯让小朋友早一点认识残酷的真实,也不愿意让他们被虚假的糖衣炮弹所迷惑。

在性教育上也是如此。

郑渊洁希望能够在书里写皮皮鲁遗精,写鲁西西来月经。

而他后期的作品,《生化保姆》想象了未来由生化机器人统治的世界;《病菌集中营》探讨了道德和惩罚的底线。

在下水道里,老鼠从来克身上爬过。

如今的儿童动画,常常被认为过于低幼。而当《魔方大厦》被网络重新发现时,我们意识到原来国产动画还能这样拍。

抛开一切所谓的解读和隐喻,其实小时候看这部动画片时,我们并没有想那么多。

来克当选市长,发动孩子们把爸爸妈妈都关进了罐头里,不过是希望父母能够多多关心自己。

“丹丹爸爸工作太辛苦,让他睡个够,千万别吵他——丹丹”。

“神奇的日历”一集中,购买一本日历就可以自由掌控时间流逝的速度。你可以把一年过成13个月,也可以一个月就过完一年。

小朋友都嫌时间过得太慢,想要快快长大;而大人们却都想要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

小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会有这种想法呢?长大之后才明白,把时间停住是多么奢侈的能力。

魔方大厦还是那座魔方大厦,只是我们都长大了。

前段时间,童话大王杂志社宣布,《魔方大厦》要改编成动画电影了,由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执导。

从公布的剧照来看,画风清新可爱,不说还以为是另一部《舒克与贝塔》。

简而言之,就是没美影厂版《魔方大厦》内味儿了。

[1] 郑渊洁.(2006). 皮皮鲁和魔方大厦

[2] 陈璐. (2013). 美影厂兴与衰.

[3]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2009).另类郑渊洁

[4] 外滩画报.(2016).没想到《魔方大厦》成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5] 广东卫视《佳访》.(2015). 郑渊洁:三十年蜕变

[6] 顾光青, 黄复兴, 戴围城, 张家林(1991).“一厂三制”的探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体制改革调查

[7] 陈可红(2011).蜚声与禁忌——特伟时代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荣衰探因

[8] 殷万妮. (2020).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了. 首席人物观

[9] 傅广超. (2018). 30年前,改变中国动画命运的一场变局. 空藏动漫资料馆

[10] 方卫平.(1994).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郑渊洁童话评说

作者 | 叶健啖

编辑 | 会厌

运营 | 老贼

bilibili长期招聘作者

稿费千字500到10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