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提到时下最受欢迎的好莱坞系列电影——漫威电影时,直言道:“我尝试过了你知道吗,但那根本不是电影,说实话,我能想到的最接近它们的主题公园”。其言偏颇与否,客观来看,要立足于具体的语境,不能一概而论。而近期推出其最新电影《双子杀手》的李安,也曾拍过一部漫威漫画改编电影,《绿巨人浩克》。值得好奇的是,不知斯科塞斯是否尝试看过这部李安在2003年导演的漫威电影。如果看过,又会作何评价,是否依然将其划入“主题公园”之列?这两位同样在纽约大学学习过电影,之前还同台讨论电影技术未来的导演,对电影的艺术性或商业性,甚至是电影的本体论,显然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理解。
但几乎可以断定的是,斯科塞斯绝对不会把李安的《绿巨人浩克》划出其所理解的“电影”的范围之外。
斯科塞斯并不是排斥用科技去创造电影奇观,而是在奇观背后,电影还应该存在其作为艺术的某些沉淀,它才最终决定了电影的深度与广度。就像在诗歌中,“述异”(制造奇异物象或事件的印象)之后,还需要“告解”(表现思想或表达情感)。斯科塞斯可能觉得漫威电影缺乏后者,而只剩下“主题公园”式的视觉印象,就电影艺术的狭义层面来说,或许不算“完整的电影”(原话是cinema)。斯科塞斯在2011年就用3D技术拍摄其电影《雨果》,还曾表示自己想把《愤怒的公牛》(1980年)之后的所有影片都拍成3D电影,包括《飞行家》(2004年)、《无间行者》(2006年)等奥斯卡获奖影片。老爷子今年的新片《爱尔兰人》也借助电脑特效,让年过七十的罗伯特·德尼罗分别以20岁、40岁、60岁等不同的年龄出现在银幕上。这与李安在《双子杀手》中,让20多岁的克隆人Junior(威尔·史密斯 饰)追杀50多岁的自己有某些微妙的相似之处。而用科技去追求与探索电影的更多可能,李安显然比斯科塞斯来得更早,也走得更远。《绿巨人浩克》作为李安的第一次尝试,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这部超级英雄电影,被李安赋予了独特的气质,是漫威漫画改编电影中的一个“异端”(当然不属于漫威宇宙之列),当年上映时,票房平平,争议一片。《绿巨人浩克》不仅让李安身心俱疲,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拍片,直接退休。时至今日,就电影本身来看,仍然还有不少人认为《绿巨人浩克》是李安败笔之作。是大众题材与个人风格的割裂,还是类型与内容的脱节,拒绝它的观众有自己的想法。但每每提到它时,李安似乎还是会闪过一丝遗憾或委屈,说那是“落到缝隙”的感觉。前有《卧虎藏龙》(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有《断背山》(2005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威尼斯金狮大奖。因为《与魔鬼共骑》(1999年)的惨败——3200万美元的成本只换回了63.5万的票房,成为“1999年赔钱率最高的片子”,李安觉得自己在美国再也不会有电影的邀约了。但无论是李安的经纪公司(创新艺人文化经纪公司,简称CAA),还是与其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美国独立电影电影公司“好机器”,都很相信他。李安又在江志强、徐立功的帮助下,三人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找保险公司作保,东拼西凑,才有了后来的《卧虎藏龙》。结果,《卧虎藏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全球总票房超过2.13亿美元。是时,李安进入好莱坞的热门导演之列,环球影业才放心地把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巨额投资交给李安,让他放手去拍这部漫威的《绿巨人浩克》。高投资、大制作显然是吸引李安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技术的魅力。虽然李安对漫画题材并没有那么感兴趣,但就像武打片,它能让李安有机会去探索更自由的想象,漫画类型其实给了李安一个拓展其电影广度的好机会。电影中乐此不疲的漫画排版式的分割画面、多重视角,以及电脑特效技术都让李安兴奋不已,他甚至自己穿上动作感知服,亲自捕捉绿巨人动作表情的质感。李安曾与他的制片人特德·霍普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用电影来表达克制的情感而不是那种磅礴的史诗感会有多困难?对于李安来说,这个问题放到他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是可以继续讨论的,而这种克制在《绿巨人浩克》里尤为明显。但《绿巨人浩克》的大多数观众们,显然不需要这种克制,他们想看到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中英雄形象的张扬。不过李安从未妥协,我们在之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影片中,看到他一直都在尝试用最先进的技术去关照最细腻的人性。李安还表示,《绿巨人浩克》加深了他对电影技术的理解,没有这些经验,就很难有后来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视觉效果。转而又说,《绿巨人浩克》最大的问题是他把整个故事看得太严肃了,应该更轻松些,而不是一头扎进对人物心理层面的追根问底。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李安只会拍李安的电影,而不是漫威的电影。那个时候的漫威还处于发轫之初,还未开始建立其庞大的工业帝国,电影的摄制、发行还要依赖好莱坞的大制片公司。2002年,由漫威漫画改编,哥伦比亚出品发行的《蜘蛛侠》席卷全球,用动感十足的动作场面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普适价值,打开全球电影市场。环球看到了超级英雄IP在银幕上的成功,不仅给出1.5亿的摄制经费,还不惜花同样的重金用于宣传发行。原本票房口碑表现平平的电影,在发行方轰炸式的市场策划下,最终赚回了成本。李安说,电影活了下来,他也就“活”了下来,但他意识到一个问题:通过宣传误导观众,会使电影无法公平地说出自己的话,这使他很不自在。就像他的电影不会强加给观众某些固定的价值,误导观众,而只是温和细腻地展示他对人和世界的观察,关照他的个人思考。以至于发行的最后一个月,李安十分煎熬,几乎每一件事都会让他想起《绿巨人浩克》。而在剧本筹备之初,李安也煎熬了很久,否定了好几版剧情,最后才决定动用从《饮食男女》(1994年)便开始合作的编剧詹姆士·沙姆斯改编的版本。詹姆士·沙姆斯的故事讲述了疯狂的科学家大卫·班纳为了创造出超人类的军事机器,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充当实验母体,改变生命基因,还将变异的基因遗传给了儿子布鲁斯·班纳;导致长大后的布鲁斯在一次实验意外中遭受了巨大的伽马射线辐射,激发了基因的变异,一旦愤怒就会变身为一个绿色的巨人,强大的破坏力能摧毁一切。李安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属于他的绿巨人,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怎样的可怕,以及如何去控制它、战胜它,这是电影所思考的。而“科幻片绝对不是凭空想象,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剧情的合理安排”,这是所有的科幻电影都首先应该秉持的原则。从科学知识的角度,他专门研究了很多生物学知识,例如细胞是如何发育扩展的,一个人在怎样的生长环境中才会被异化成一个怪物。从文化的角度,李安必须着意绿巨人的行为举止,思考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以及它在特定环境中的象征,它又会对大众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李安看得“太严肃”的问题最终塑造了这部电影的独特气质。所以我们能在《绿巨人浩克》的开场看到典型的恐怖片拍摄手法,昏暗幽闭的实验室,冷冰冰的科学仪器,疯狂的科学家和可怖的动物实验,大量的信息元素应接不暇。而分割画面和多重视角的使用一方面让视觉的节奏提速,一方面又更加立体地展现事件进行时的全貌,不仅是影像的,也是对纸质漫画文本排版的参照。但这种参照在叙事放缓之后,显得有些老派又有点突兀,甚至有些间离效果,时不时地用媒介的特征来提醒观众电影本身的在场。就是说,观众在观影时会被提醒:自己正处于“看电影”这个动作,而不是直接进入剧情完成共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间离能让观众保持理性,从而进入电影所营造的思考环境之中,生成多义性的解读。说到这,似乎有些过度解读,除了后来的《制造伍德斯托克》(2009年)延续了这种方式之外,我们在李安的其它电影中也很少再见诸如此类的手法。但他电影中哲学式的思考还是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李安的电影是需要观众参与解读,他创造的电影世界不是止步于影像表层的视觉结构,而是需要深度挖掘的。毫无疑问,《绿巨人浩克》也是这样的电影,也可以说,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漫威电影的本质特征。但是李安对漫威电影的延伸,显然让观众感到不适,而且很大原因在于,是李安来拍这部电影,而不是由其他熟悉此类型的好莱坞导演来执导。《绿巨人浩克》与他之前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都相去甚远。不过这并不是无迹可寻:谁又能想到,以东方身份拍出其“父亲三部曲”之后的李安,又执导了完全西方气质的《理智与情感》(1995年),并大获成功。所以面对《绿巨人浩克》的失利,李安多年后还是不禁疑惑,“我觉得那片子也挺好的,跟我成功的片子一样,我一样地拍,我觉得差不多,为什么人们不看呢?”有人觉得是因为片子节奏太慢,文戏太多,绿巨人砸得不够过瘾,他们其实并不关心超级英雄的心路历程。观众对后来爱德华·诺顿主演的《无敌浩克》(2008年)的接受度就明显要高很多。《无敌浩克》确实加快了节奏,也有更多的动作场面,较前作在视觉上有很大的提升。但不得不说,电影整体叙事也变得更加平面,完全避开了前作中李安关于布鲁斯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而主要围绕军方对意图变回正常人的布鲁斯的围追堵截。最后,影片也没有明确指出绿巨人的去向,解决布鲁斯的身份认同问题,只在激烈的动作戏之后草草结尾。也就是说,《无敌浩克》更接近现在的漫威电影了,但也不再是某个导演的电影了。而李安在《绿巨人浩克》杂糅了很多精神层面的探讨,比如伊底普斯情结(恋母情节)的影响、父子关系的压抑,以及身份认同的焦虑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更加高级,而是它们使作为异化的人的绿巨人更加丰富,也更加有血有肉,有更多的内在支撑。就是说,绿巨人作为一个基本没有语言塑造的角色,必须在人类的环境中去识别他,避免他在电影中仅仅作为一个变异的生物而存在。所以,李安把布鲁斯·班纳的精神层面刻画得越生动、深刻,我们就越能感受到他作为绿巨人的孤独。而过快的节奏有损于这种心理的塑造,这显然不是李安想要的效果。另外,《绿巨人浩克》之所以那么严肃,是因为它的悲剧底色,而且是一种古典的崇高悲剧。李安削弱了绿巨人常规意义上的英雄形象,更多展现的是他的愤怒与命运捉弄下的狼狈——父亲埋下的恶果是他所无法抗拒的。而我们从罗斯将军的口中得知,多年后布鲁斯从事与父亲相同的研究领域,更是有一种宿命式的悲剧色彩。为此李安设计了一场父子之间戏剧性的对峙,两人在戏剧舞台般的场景中,像古希腊悲剧那样把冲突推向高潮。布鲁斯在父亲的否定中,把身体中最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不仅吞噬了大卫·班纳,也将布鲁斯内心的压抑冲击得粉碎。正如李安所言,《绿巨人浩克》也是一种形式的家庭电影,他拍的不是一种特定的类型,而是融合它们,并扭转它们。但在类型所带给观众的观影期待下,这种融合和扭转是难以取悦大众的,“有时候电影一炮而红,有时候像《绿巨人浩克》,反应平平,倒令人火冒三丈”。李安从未忽略观众,也从未无视市场,电影与外界发生关系才能产生意义,他的电影从未曲高和寡,而总是尝试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是电影本身,从胶片到数字,一直走在科技前沿的李安从不畏惧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者是在电影中获得的,对作为物质的人的界限与拥有思维的人的无限的思考,像杨德昌导演说的那样,在电影中延长人的生命。因此,《绿巨人浩克》的失败还是带给了李安不小的打击。这种打击与之前《与魔鬼共骑》的惨败还不完全相同,因为从前一部《卧虎藏龙》,到《绿巨人浩克》,李安几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如前所述,李安一度认为自己再也不会拍电影了,想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想要直接退休。没想到此时站出来鼓励他继续拍电影的,是一直反对李安从事电影行业的父亲。这是父亲给予李安的第一次事业上的鼓励,也是唯一的一次。父亲告诫他,如果他现在就停下来,父亲会非常难过,要李安“披上铠甲继续往前冲”。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父亲还赠予李安一幅字,“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遗憾的是,父亲没能看到《断背山》的成功,还在李安犹豫是否接拍时便去世了。李安说,他一生的内心勾结都是和父亲完成的,这在李安的电影里再明显不过。而《绿巨人浩克》是李安电影事业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父亲与未能传承父业的儿子和解的一个契机。尽管这部电影几乎不会出现在李安的导演简介里,但它仍然是李安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没有它的铺垫,可能李安对电影的大胆尝试还要再往后推迟一些。而且,《绿巨人浩克》的出现就已经证明,李安有能力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材、不同形式的拍摄手法,以及东方西方的多重视角。所以,当我们谈起李安作为一个伟大的导演时,不仅要谈他的深刻性,更要提到他的丰富性、多义性。而李安本人也曾说过,他想以一部搞笑的喜剧作为自己电影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
*参考资料:
张靓蓓:《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美】柯玮妮:《看懂李安:第一本从西方观点剖析李安的专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安东尼·考夫曼:《希望为电影:“纽约无成本制片之王”到产业革新先锋》,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版;
【美】白睿文:《光影语言: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上海电影资料馆:《SFA·人物|李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