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田//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前言

《古苗疆那些事儿》致力于以绥宁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挖掘整理。我们不怕寂寞、枯燥和付出,我们努力坚守。欢迎具有绥宁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学作品与绥宁民间艺术艺人介绍、民间故事、风光图片等。

投稿邮箱: 631876750@qq.com

老婆田

黄东生

在绥宁县水口乡至洪江古商城的湘黔古道边,有一个红坡界,下面是个小田凼,其中有一坵大田,据说以前称为十八担田,后来因有过一个凄美的故事而易名。

古代山里的人计算水稻田面积以担为单位,也就是以正常年景的收成可以打多少担谷子来衡量,比如,某田正常年景能打十担谷,那么十担谷就是此田的面积,也有将这坵田的名字命名为十担田,因此,古时山里有或称六担田、或称九担田、或称十二担田,不一而足,司空见惯。红坡界下这坵田那时可打谷子为十八担,因此最早时叫做十八担田,十八担就是这坵田的面积,相当现在的两亩多。

这坵大田一边有条小溪流过,阳光充足,旱涝保收,另一边还靠大路穿越,耕种方便,古时候在当地来说算得上是最上等的水田。

据说很久以前,这坵田的田主是个员外,为人善良憨厚。他有一个闺女,生得花容月貌如出水芙蓉,举手投足间,如风拂扬柳般婀娜多姿,好一个貌美女子,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女儿那年已十八岁,到了当嫁的年龄,父母准备给她挑选一个得意夫婿。员外择婿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想找一个聪明能干踏踏实实种田能手做女婿。他突发奇想,要用出招贴的方式来招女婿,出的招贴内容很简单:哪个未婚青年男子独自一人在半天内插完十八担田,就将小姐许配与哪个,并将此田作为陪嫁的嫁妆。

消息传开后,轰动了四里八乡,很多青年人仰慕员外家女儿的花容月貌,渴望在竞争中娶到如此一个漂亮的妻子,他们都接踵而来。可他们到十八担田一看,都觉一个人得用半天的功夫插完这么大一坵田,比登天还难,无异于天方夜谭,于是都望而却步,垂头丧气,不要说去揭下招贴,就连招贴都不敢碰一下,真是一个个来时乘兴而来,归时扫兴而归。几天过去了,招贴前面由热闹变得冷清,这一天,一位长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青年男子不声不响地揭下了招贴。员外一见这个年轻人心中暗喜,只是不知青年有没有这个本事?员外家里的人见了这个青年也满心欢喜,觉得与自家的小姐非常班配,只等着青年按时按质插完这坵田,小姐的婚姻大事也就有了落脚处。

那天,天未亮时,员外家的雇工就耙好田,员外则亲自安排几个人扯秧,把插田所用的秧苗备足。天亮前青年就吃了早饭,下到田里插田。那青年果然是种田的一个好把式,只见那青年弯下腰后,头也不抬的插秧,动作非常利索,只见田里插的秧行路规整,深浅合适。

临近中午时,小姐在家人的一片称赞中得知青年用半天插完大田已是十拿九稳的事,于是她也想去看看。小姐以送中饭为借口,来到大田边,那青年正在插大田中最后的一小块角落,眼看就要完工了。小姐欢欢喜喜地在田边等着,一会儿后,大田终于插完了。那青年猛然见一个漂亮的女孩站在田边,手里还端着一个饭盒,知道是小姐,也就是即将到手的妻子,兴奋得直起腰来,突然,只听得“叭”的一声,青年的腰被折断了,倒在田边动弹不得,田边看热闹的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扶上田埂时,他已一命呜呼!

田主非常内疚,只得将这个插田的青年男子厚葬,小姐因为青年已完成了招贴上写下的条件,又钦佩青年男子的为人,将其视为夫君,宁愿为他披麻戴孝送葬,并守孝三年。从此以后,为了纪念那位青年,当地人就把那坵十八担田称之为老婆田。

黄生东

本其作者

黄生东,男,水口乡田凼村二组,1952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67文革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相当初中文化。从小爱好琴棋书画,参加过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于1972年进入原水口人民公社电影放映队,略知画写编拉唱五大基本宣传职能,对编写快板,顺口溜,打油诗,小演唱的宣传材料较有基础,直至电影队淘汰解散。现随儿子外出带孙,居广东省深圳市已七年。

小提示

本公众号平台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0)

相关推荐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一卷 放环 2

    "咋着了?咋着了?青天白日的."角门大跨步走进一个肖明岭来,他看到半包围的开口正冲他,肖承基在半月凹处中间的地面上蹲着,田红柳趔趄在一边.金秀丽高挑个儿,矮个子齐继云,比较高的金宝 ...

  • 6324杜甫七绝《惠义寺园送辛员外》读记

    杜甫七绝<惠义寺园送辛员外>读记 (小河西)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一.本诗作于宝应二年(763)春.时杜甫客居梓州. 二. ...

  • 黄狗练窝//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黄狗练窝 黄生东 传说很久以前,湘黔古道边一个偏僻的山村,山冲里山坡山脚下稀稀散散的住着一些人家.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故事,虽然听起来不太文雅,但给男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过度劳累时千 ...

  • 从贫穷挑夫到富豪的扁担祖传奇//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扁担祖 黄生东 从绥宁水口连接宝庆与洪江的湘黔古道,路面相铺着一块块青石板,蜿蜒在雪峰山脉的群山之中,穿行在绥宁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古时,有多少挑夫郎在这条道上为了讨生活,撒下了多少 ...

  • 那年到洪江捡药‖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古苗疆那些事儿>致力于以绥宁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挖掘整理.我们不怕寂寞.枯燥和付出,我们努力坚守.欢迎具有绥宁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浓郁的文学作品与绥宁民间艺术艺人介绍.民间故事.风光图片等. ...

  • 舒家塆人卖纸|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本期故事整理作者    黄生东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舒家塆人卖纸 黄生东 湘西南雪峰山脉南支腹地--绥宁北部,一望平铺仙掌碧,万户高点佛头灯的宝鼎山下,有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舒家塆.村庄面朝曲溪大道,背 ...

  • 莫眼子住店|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本期故事整理作者    黄生东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莫眼子住店 黄生东 古时候,地处雪峰山地区的绥宁蓼水河流域广为流传的一个人物,此人外号叫莫眼子,人们只知其姓周,真名已无人知晓,据说他聪明过人,计谋多 ...

  • 太震撼了,古道上的木撑子真神奇!|湘黔古道上的故事|侯章良

    本期故事作者:侯章良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湘黔古道上的木撑子 (侯章良)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带着我去湘黔古道路边的大山深处做事,每次经过磐山那段古道的时候,父亲总是滔滔不绝的给我讲述古道上的故事,好 ...

  • 湘黔古道上的衙门|湘黔古道上的故事|侯章良

    本文故事作者:侯章良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湘黔古道上的磐山古桥 湘黔古道上的衙门  侯章良 也不知从何时起,湘黔古道上的绥宁县水口乡地界上流传着一句俗语:磐山来的.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之中,这句话越传越神乎 ...

  • 五千绥宁男儿参加过的湘黔铁路大会战(上):修建湘黔铁路行军记|黄生东

    本期作者    黄生东 修建湘黔铁路行军记 黄生东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新中国刚清理了解放战争遗留的一片痕迹,又熬过了偿还苏联债务所造的最苦难的三年饥饿.深入到人民公社集体化,轰轰烈烈的开展社会主义基本 ...

  • (黄骏)川黔古道上的赶黄草,雪山关救治明代状元杨升庵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乌蒙山留下赶黄草的传奇 文/黄  骏 赶黄草是高山上生长的一种天然植物,据说吃了可延年益寿,排毒去病,有益身体健康,有天然的食疗和药疗的效果.现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