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丁云鹏《白马驮经图》鉴赏
明 丁云鹏 白马驮经图 绢本设色 130.9cm×5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的是东汉蔡愔去天竺求佛经的历史故事,画中由一白马背驮装有佛经的红箱,经箱置于草绿色的马鞍垫上,一马俯首向前奔走,前有牵马夫和引导者,后有两人跟随,一为沙门摄摩腾,一为竺法兰;其他几位像僧人,在路边观望与送行。画面背景几棵参天大树,树根露土,树干粗壮。
署款“乙丑秋日,奉佛弟子丁云鹏拜写。”钤印二:“丁云鹏印”、“南羽”。收传印记有清乾隆鉴藏八玺,“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
他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其画以人物、佛道最负盛名,论者谓,在明末人物画家中,丁云鹏与陈洪绶、崔子忠成鼎足之势。
早年人物画工整秀雅,晚期趋于沉着古朴,丁云鹏是仇英之后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他工给的笔法不下仇英,而高古文雅似又过之。他最擅长的是佛教题材,佛祖、菩萨、罗汉在他笔下既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
该图简单的背景配置,将人物形象衬托得格外鲜明,人物的形象赋予凡人的情采意态。画面下部一位手持拐杖的长者,正在神采奕奕地与在旁的一位僧人谈笑风生。此画构图紧凑,疏密有致。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且眉目传神,动态自然,无娇揉造作之嫌,作者善于表现各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达到“传其神”、“写其心”的惟妙惟肖、情浓意深的艺术境地,笔墨细秀清隽,设色洁净妍雅,浓淡适度,分寸恰当,配景简洁明快,墨笔写成的枝干劲健有力。
《明画录》中记载关于『道释』一类叙曰『古人以画名家者,率由道释始』,可见道释画的地位之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方便传播佛教教义,寺院壁画成为佛教绘画的重要场所。魏晋时期道释人物画长期处于主流地位。自唐宋以来,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崛起,道释人物画的地位有所下降。到了明代,相比文人山水、花鸟绘画而言,道释人物画家比起其他画家不过凤毛麟角,但是其地位仍然备受推崇。
任何朝代道释画的发展都离不开统治阶层对佛教的重视与推崇,明代亦是如此。明代帝王以儒学为基本统治思想,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明代中期之后,王阳明的心学崛起,佛教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晚明时期,禅净合流成为佛教信仰观念的主要特色,佛教逐渐从寺院走向现实大众,佛教绘画再度兴起,这其中的具体原因以及画家对佛教世俗化所作出的回应值得研究。
就人物画本身而言,晚明道释人物画中以丁云鹏、崔子忠、陈洪绶三人形成鼎足之势,而其艺术水平最高者却为后二人。高居翰先生认为,丁云鹏在为人物画开创新局,为人物画设下了大多数的条件,使其得以重新恢复最高的水平,但丁云鹏自己并未完全达到此一最高的水平。不论是在表现内容还是形式上,丁云鹏都是研究晚明人物画甚至道释人物画无法绕开的部分。
明 丁云鹏-白马驮经图局部欣赏
丁云鹏 (1547年~1628年)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