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阿富汗佛造像,哈达佛寺出土
〇
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对我来说,本期要呈现的佛造像是如此之美,以至于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如果非要选择一个词,那大概就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原本是造物主的本事,结果被人子轻轻巧巧地夺过来了。这些来自阿富汗哈达佛寺遗址的雕像,虽然尚未见过原物,但仅从图片看,便知其每一件都当得上稀世珍宝。
佛像或菩萨像,哈达,公元5-6世纪
女性头像,哈达佛寺,公元4-5世纪
哈达(Hadda)是位于阿富汗东部楠格哈尔省贾拉拉巴德市(Jalalabad)以南十公里的一处古印度健驮逻文化考古遗迹。公元4世纪末,六十多岁的东晋高僧法显到过。在《法显传》中,他如此形容这个名为“酰罗城”的地方:“中有佛顶骨精舍,尽以金薄,七宝校芳”。公元7世纪,玄奘也到过。在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中,哈达是这样的:……至酰罗城。周四五里,竖峻险固,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城中居人,淳质正信。复有重阁,画栋丹楹。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窣堵波,置如来顶骨。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恶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顶骨,随其福感,其文涣然。又有七宝小窣堵波,以贮如来髑髅骨,状若荷叶,色同顶骨,亦以宝函缄络而置。又有七宝小窣堵波,贮如来眼睛,睛大如柰,光明清彻,曒映中外,又以七宝函缄封而置。如来僧伽胝袈裟,细氎所作,其色黄赤,置宝函中,岁月既远,微有损坏。如来锡杖,白铁作环,栴檀为笴,宝筒盛之。近有国王闻此诸物并是如来昔亲服用,恃其威力,迫胁而归。既至本国,置所居宫,曾未浃辰,求之已失。爰更寻访,已还本处。斯五圣迹,多有灵异。迦毕试王令五净行给侍香花,观礼之徒,相继不绝。诸净行等欲从虚寂,以为财用人之所重,权立科条,以止喧杂。其大略曰:“诸欲见如来顶骨者,税一金钱;若取印者,税五金钱。”自余节级,以次科条。科条虽重,观礼弥众。重阁西北有窣堵波,不甚高大,而多灵异,人以指触,便即摇震,连基倾动,铃铎和鸣。请原谅上面过于详尽的引述,但哈达(Hadda)一名,可能源于梵语haḍḍanm,意为“骨头”,或“有骨头的地方”,正呼应了三藏法师在上文中的描述,“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窣堵波,置如来顶骨”。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哈达挖掘出土了大约23000个粘土和石膏制作的雕像,它们雄辩地证明了希腊化佛教雕像可以达到的高度。
1923年,哈达考古发掘出土的佛像
1933年出版的法文版《阿富汗哈达考古发掘》描述,在那些塔院遗址上发掘出来的雕像,通常以黄白色石膏制成,其中“有佛、菩萨、僧人、俗人、神怪等。塑像形象逼真,手法写实,技术熟练,具有明显的古希腊罗马风格,属犍陀罗佛教造像的西部地区派别”。
佛坐像,哈达,公元2世纪
这些雕像,早期技术娴熟,形象逼真,以写实手法表现优美的身材和流畅的衣褶;晚期则身躯趋于扁平,显示出初期亚洲化的倾向。随着佛教在阿富汗的式微,哈达逐渐沦为遗址。阿富汗内战期间,遗址毁坏尤其严重。如今,该地出土的雕像,多数藏于首都喀布尔的国家博物馆,另有少数流于海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尊佛头,专家判断可能是5-6世纪的哈达产物。虽然头顶有所损毁,但脸庞五官完好,眉目柔美,鼻梁高挺,嘴唇的线条弧度和颜色都漂亮得无以复加。
阿富汗佛头,公元5-6世纪,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以下更多的图片虽然不是彩色的,但却别有一番魅力。图集的最后,有心的读者记得看看我们特地留下的一则福利信息。
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