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带你走黄河》---【岚城贡会】

大 河 边 上...

农历二月十九,岚城北街有一传统的贡会。其主要活动形式就是摆贡,用面食作为祭祀、祈福的载体来表达人们对过往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面食作为山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每家餐桌必不可少的美味。把面食中的蒸制面食作为贡品也是每一种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但岚城贡会却有以面食为祈福载体的唯一性,其中还倡导了一种孝道文化。

了解这一活动的前提,我们必然要先了解这方水土,了解山西面食。山西人喜吃面食,这大概是海内外闻名,地道的山西人一日不吃面食,便如没有吃饭一般。

山西地处内陆高原,大都为山区,适宜耐旱五谷生长。远古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等杂粮,限定了饮食向着面食文化模式发展。面食用方便,并不断在农家巧妇的努力探索之下花样百出,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饮食文化。

馒头是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事物纪原》里有说馒头开始是宴会祭享的陈设品。唐宋后,馒头也一直担负的祭供用处。馒头有一个特点,是用发酵面粉为主料入笼蒸制而成。岚城贡会所呈现的面塑由此演变而来,岚城面塑,源于先秦而型于汉代。在当地又叫“面花”,是作为礼仪、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风俗习惯久而积淀的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它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具有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供奉神灵后供品要再祭人们的五脏庙,食物也发挥了敬神育人的完美功用。

岚城贡会的起源我们已无从查考,但当地一直有流传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本地有一位善良贤惠的年轻媳妇叫慧莲。她过门不久,丈夫去世,婆婆也因此双目失明。她用一颗善良的心侍奉婆婆,持家种地,四处求医买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婆媳二人四处乞讨。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婆媳俩宿住一座破庙,饥寒交迫,二人昏倒在地。朦胧中,慧莲看见一位白衣老太手拿佛尘翩然而至,用拂尘在婆婆双目上轻轻一拂,盲婆婆的双目便立刻放出光芒。慧莲很感动,跪地拜谢。而后白发婆婆将她扶起,称其孝心感动上苍,特遣派她来救助。并传授秘方良药,教他行医乡里,为百姓治病。老百姓称她为神医仙姑。慧莲一直活到99岁而坐化。乡亲们为纪念她,在她坐化的地方修了座庙,并把她坐化成仙之日——农历二月十九日,作为一年一度的纪念日。

每年这一天,当地百姓用技艺精湛,制作精美的面塑供品,诸如象征六畜兴旺的家禽、家畜,象征长寿的松鹤延年、寿星、寿桃,象征喜庆吉祥的如意壁合,鱼跳龙门,马上封侯,也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悟空降妖,八戒偷瓜,天仙配,鹊桥会等等,来祭祀这位百姓心目中的菩萨。

传说是虚幻的,但其美丽的故事却是人们心中一直以来的梦。传说教化善待老人,教化好心好报,教化得道后普度众生。这何尝不是我们黄河人千百年来的善愿,也是我们代代焚香祈福的原因。

二月十八,我们一早便进入岚城镇。镇子规模宏大且建筑考究,以寺楼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条街道,每一个街道便是一村。这里在上世纪50年代是当地政治集权所在地,所以遗留了这样的规模。岚城贡会是北街村的传统,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已经进入忙碌的准备阶段。

沿街巷寻觅,随手推开一些院门便可以看到热气弥漫的房舍。窗户上隐约可见家中有穿红带绿的媳妇们忙碌的身影,进到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盘大炕占据了房屋的一半面积,炕头靠近窗户一边有灶火相连。炕上有人盘腿而坐,手中忙碌着大小不一的面团。炕头有人站立灶旁,灶下柴火通红,锅中热气弥漫,她们忙碌着把做好的面塑摆放锅中。

我走过几家,基本都是同样的忙碌,每家面塑各有不同,造型全凭巧媳妇自己构思,但都有象征人丁兴旺的十二生肖。

面塑虽有大概题材但没有一样的造型,一双巧手上下翻飞融入各自的情感追求及美好寄托,瞬间便有古朴,憨态十足的各种面塑作品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家中主要创作的都是家中的女子,老一点的是婆婆,年轻的是媳妇,小一点的是女儿,几乎都是三代人共同完成。这正是面塑的传承方法,所有的记忆全凭口传手教。

家里的男人也不会闲着,他们粗糙的大手此刻也灵巧无比,一些面塑需要的配饰在他们的手中左右摆弄便绽开一些美丽的花朵。

炕上有一个木质的盘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家中常用的缝衣针、剪刀、纳鞋底的锥子、大小擀面杖、菜刀等物品。媳妇不时拿起这些工具在面团上捏、剪、割、揉、夹、压、盘、叠、镶、嵌等,一团面便变的栩栩如生。有的还要贴花、描绘、上色,制作成彩色的面塑。

再走进一家,这里却有着不同的面塑,一头长约一米的牛已见雏形。灶头大锅内是糊状的面浆,三人不断的用面浆糊抹在牛的身上。男主人认真的蹲在地上,不断的审视整形。等一锅面浆糊完的间隙,我好奇的询问,得知这是贡会每年最重要的贡品,根据当年的生肖来制作,因要求体型巨大,村内没有大型的工具来蒸制,所以选择了热加工,将煮熟的面一层一层糊抹在预先造型的钢架上。又因体型巨大,大概需要80到100斤面粉才能完成,面糊还需间隙糊制,待一层凝固后再糊抹一层,几乎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塑性完工后一般要描绘成金色摆放在仙姑观音的面前。

夜已经很深了,但返回住处的路上依旧可以看到每家每户灯火通明,依旧可以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

清晨还不到5点,我便被一阵鞭炮声惊醒,急忙起床却不见了房东一家,听门外已经是喧闹一片。我抓起装备急忙出门,街上已经是熙熙攘攘。摇动的灯火中,街上已经摆起长长的供桌,连接着整个北街。人们忙碌着端着各自的面塑,急切着向大士阁方向移动。天色一片蔚蓝,点点灯火下长长的供桌很快便摆的满满当当。

太阳仿佛是被人们的热情唤醒,从东头的山梁探出了好奇的目光。瞬间,整条街便再次喧闹起来,摩肩接踵的人们在纠首的引导下开始围绕供桌流动着,期间不间断的点评着每家的面塑成色,守在自家面塑前的媳妇们脸上笑意连连,好听的不好听的谦谦接受。
人流如河水流动着,先来的走了,后来的加入,始终是火热的喧腾。

祭拜仪式在纠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路过的人们会做短暂的停留,向着高处的仙姑观音祭拜。更多的时候被裹挟着转动,我几乎没有停下来拍摄的余地,也只好在运动中记录着欢乐的海洋。

一个上午就这样在转动中流逝,正如我们的一生也在黄河的流动中消逝。我移动着脚步,感受着大河边的这些美好。神秘的大河流淌亘古,也留下了这些美好的祈愿仪式,佑福着大河岸边的生灵。大河边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祝福着自己佑护着大河,一条河的民族就这样成长,一种河水浸泡出的黄色就这样从东方印染着世界。

返程的路上,我吃着老乡送给的贡品面塑,品味着香甜的岚城面食。回忆中将这些精美的面塑和当地人们热爱生活的的美好心情融入文字,也再次感知着这些面塑中沉淀,凝固,张扬的那些朴实无华的孝心、爱心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0)

相关推荐

  • 【来稿选粹】 冯柏茗|​​跳神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跳神 01 我是在姑姥家,听着她那些神奇的故事长大的. 姑姥说,黄鼠狼长到一定岁数的时候,就会找到有缘分的人,戴上不知道从哪里寻来一顶帽子,穿上不得体的大 ...

  • 《大山带你走黄河》特刊---新书【问俗-黄河的祈福】

    <问俗-黄河的祈福> 一条大河,她叫黄河.千百年的岁月中,她孕育着两岸所有的生灵.她用博大的胸怀,接纳着岸边的世事变迁,倾听着岸边人们的虔诚祈祷.她用亘古不变的涛声,包容着.给予着--世代 ...

  • 《大山带你走黄河》---51【印迹】

    大山带你走黄河 脚步踏入保德境内,继续向南,我们会发现河道的山崖上有很多浮雕岩画.它们一直绵延到临县境内,在百里有余的范围内断续出现,有些甚至偏离河道较远,有上千米之遥:有些在河道边高高的山上,有几十 ...

  • 《大山带你走黄河》---50【龙门】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壶口顺流而下约50多公里,两岸高山耸立,如刀削斧砍.黄河被挟持在窄窄的山涧,水流湍急,如不屈的蛟龙被困.这里是石门,被缚成一束的大河,开始不甘的抗争,近5公里的腾挪格斗,终于从龙门喷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9【柿子熟了】

    大山带你走黄河 黄河拐入河东地区,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柿子树.尤其是深秋或初冬季节,很多柿子树,叶子脱落后,红的.黄的柿子便挂满了枝头,点缀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中.远山背景下,那些柿子格外醒目,孤绝而耀眼.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8【蒲州古城与蒲津渡】

    大山带你走黄河 去往蒲津渡之前,必然先路过蒲州古城遗址,古城现存有一些残垣断壁,散落着在夕阳下试图述说曾经的辉煌. 蒲州,从"舜都蒲坂"到唐代中都,这里在清朝之前一直辉煌,地位十分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7【永乐宫】

    大山带你走黄河 永乐宫,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处,建筑坐北朝南,宫墙环绕,树木掩映,整体呈现出一种雅静的风格,很是符合道家气质.我信步入院,先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跨过宫门和无极门,拜谒了三清殿.纯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6【大禹渡】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日出到日落,整整一天,我都在这里.这是一个远古的渡口,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活着.有一位传说中治理黄河的大德站在高处,注视着上游的龙门,下游的三门,他也一直活着,活在华夏文明中,活在千千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5【祁家河】

    大山带你走黄河 过了平陆是夏县,地图上如此排列,但是要沿着黄河岸边顺序而行却有些困难.黄河流过夏县的地段很短,仅约12公里,流域都在祁家河乡境内. 第一次行走,是秋季.车过曹川镇,山路正在维修,沿途经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4【马蹄窝】

    大山带你走黄河 河边行走的日子顺水悄然流淌,不知不觉,从2005年开始的行程,已过去了十几个年头.虽然脚步可以终止,但总有一些放不下的人和事,铭刻在这段时空中.我要感谢大河的陪伴,让我在纷扰尘世中,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