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揭开成长真相:孩子忽然懂事,意味着什么?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长大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
——《小王子》
一部尘封5年的电影《狗13》,终于在几天前正式上映,我在第一时间就看了点映。
不管是审查问题,还是在等待市场成熟,这部现实主义记录手法的电影,不但为我们许多人寻找到成长历程被遗忘的隐痛;
也让已经长大为人父母,在这部电影中得到共鸣的人,反思着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出乎观影之前意料的是,李玩并不是一个缺爱的孩子,相反她的成长环境是宽容和备受呵护的。
因为父母离婚跟了爸爸,李玩没有和重组家庭的爸爸住一起,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和我们受到祖辈关爱的模式一样,权威爷爷和溺爱奶奶的经典组合,对孙女的疼爱从日常生活细节满满地溢出来,这也是李玩能够呈现出一种独立生长状态的重要原因。
最明显的体现,是在新的小孙子出生后,尽管老人家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担心会刺激到李玩,选择了暂时不告诉她这个消息。
可大人们最经常犯的错,就是总是把孩子一直当孩子,替孩子做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但却不一定是孩子真正想要的,这才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真正的代沟。
就像每个正在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孩子一样,李玩不但渴望自己能够被理解和听见,更希望许多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出选择。
平行宇宙,是李玩给自己划分出来的一块精神自留地:“如果有平行宇宙,那么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被完成的事可以完成,错误的事可以重新做选择,一切就会不一样。”
平行,也就意味着无法有交集,无法对话,就像大人无法理解李玩对小狗“爱因斯坦”的复杂情感,无法理解她在小狗丢失后,寻找它的那份执着;
而李玩也无法理解大人为什么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随口忽悠还出尔反尔。
跨越这道现实的沟,要么需要有人过来,要么要有人过去,更多的人的情况是,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迫跨越。
李玩和爸爸,父女俩同时处在一个恰到年纪上的困难时期。
李玩正开始青春期:独立意识,性意识,恋爱的萌芽,新的社会要求,一切都开始变化;
父亲处于中年危机:年迈的父母、操心的大女儿、幼小的儿子、精明犀利的现任妻子、忙不完的应酬……作为这个家庭的主要支柱,他常常一脸疲惫。
和许多父亲的粗线条的教育原则一样,他会替孩子做重要决定,讲一堆空洞的大道理,奖励孩子用物质或钱,惩罚孩子基本靠打骂。
在李玩没能找到狗,喝酒深夜归家时,被父亲暴打的一幕深受风评诟病,当时的情况是:
李玩执拗找狗,情急之下推倒了爷爷,让爷爷的腿受伤、心也受伤;
因为深夜不归,极少出门又担心孙女的奶奶出门寻找,迷路在外;
李玩深夜单独和男生去酒吧喝酒,没有任何音讯,回到家手里还拿着酒瓶;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每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极有可能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爷爷可能会摔出重伤,奶奶可能会出事,而李玩自己的人身安全也不能保证。
李玩的父亲连夜回家,看着受伤的老父亲,焦心正迷路的老母亲,开门时,又看到拿着酒瓶的女儿,这一刻对于身心基本接近崩溃的他来说,真的太难控制住自己。
但打完女儿他马上就后悔了,搂着女儿道歉忏悔:“爸爸今天过分了,对不起,但我真的太累了,几天几夜都没睡好,你长大了,要懂事了……”
李玩的改变,并不是因为这顿揍让她怕了,学着“懂事”了,更多的原因是开始懂得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还要照顾爱着自己家人的感受。
真正的成长,从这一刻才正式开始。
心理学上对于“成熟”的解释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且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也包括其他人的影响。
电影中的几个人物,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对于成熟这个概念的折射:
表姐李堂学习成绩好,早熟早恋,会看大人眼色,不动声色地和男友高放分手;
继母犀利但隐忍,会做表面功夫,会说场面话,又单独对李玩有另一副面孔;
父亲在应酬的酒席上做足功夫,阿谀逢迎,谦卑赔笑……
这些懂事世故,又或者成人辛酸,可以说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也可以说是成熟的一部分,但显然都不是李玩想要的。
她是个有反思和清晰认知能力的孩子,继母非要把新的狗,说成是爱因斯坦时,她非常明确地表示:“如果这是捡到的狗请还给别人,狗丢了我们尽力找,找不到就算了,我不是非要一条狗的。”
弟弟在家淘气,把奶奶打伤后,李玩还是忍不住要求父亲让弟弟给奶奶道歉,嘲讽父亲忽悠弟弟的是“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但无一例外,都换来大人被揭穿后,为了掩盖狼狈的斥责。
她变成一个敏感而沉默,又略带狠戾的旁观者,这种状态既有对现实的暂时退让,也带着抽离现实的思考,帮助她慢慢接纳自我,成长为完善的自我,迈向真正的成熟。
就在李玩淡然吃下狗肉的那一刻,镜头里继母脸上现出了震惊和畏惧的神情。
长大和成熟并不是妥协让步,而是更多地理解事情的多面性,更多维度地考虑一件事,做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在这各种微妙复杂的家庭关系里,李玩一直是个内心柔软善良的孩子。
她可以为了抚慰爱因斯坦让它睡到自己枕头边,也可以用顺从抚慰焦虑的父亲,对于夺走自己的关爱,又突兀出现在眼前的弟弟,都有照顾和同情。
这种感同身受的柔软,来自她的敏感,更来自时时的自我反省,才会在扔掉了新爱因斯坦后,又带回来并且好好待它。
相比自己女儿,父亲的自省似乎姗姗来迟,从那只宁可绝食死去的狗开始,他开始懂得孩子的坚持,也开始看到了女儿这种柔软的力量,看到自己用着错误爱的方式伤害了女儿。
在电影的尾声,在《再回首》的歌声中,李玩用一个问题轻轻击溃了父亲:你和妈妈是怎样开始的?
无数涌动的情绪,瞬间让这个一直看似强硬的男人边开车边开始哽咽,而且做出一个很奇怪的动作,就是去遮李玩的眼睛——他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崩溃和软弱。
他艰难地说:“你爸不是个好父亲,我不是个好爸爸。”煽情到高峰的时候,李玩还为老爹贡献了一个黑色幽默:“爸,需要我给你点一首《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吗?”
要知道,当父母开始醒悟并承认自己有错,孩子总是那个原谅得最快的人。时间能给我们和亲人最大的礼物,是去相互理解立场和出发点。
就像看完这部电影的朋友告诉我,虽然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属于自己青春时期的坏回忆,但她满脑子想得最多的,是一定不会这样粗暴对待自己的孩子。
毕竟比起一味的愤怒,延伸向未来的柔软,才更具有创造的生命力。而我们终将有力量,与过去的伤相逢一笑。
-End-
蔡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