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篆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承前启后的特征非常明显
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超过八百年,文化积淀深厚,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凭借特殊的地域优势,北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汇集于此,寻找发展机会,所以在多个文化领域内的创作一直保持了久盛不衰的巅峰状态。
北京篆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时代新旧交替,人物新老交替,承前启后的特征非常明显。
周康元(图1)是“冰社”的副社长,又是琉璃厂的职业印人,既从事学术研究,又兼及创作。如何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当时确实是需要探索的。
邓散木(图2)是萧退庵和赵古泥的学生。在他所处的时代,师承门户仍非常明显,也是非常重要的。相较而言,时下正逐步淡化。一方面,主要以培训班的形式学习;另一方面,信息和资料的流通更为便利,“私淑”更多见。邓散木的风格,乃是典型的“虞山派”特点,化封泥而出,强化对比。
杨天骥(图3)篆书主学吴昌硕《石鼓文》,但篆刻面目比较芜杂,原因之一是因为刻的较少,原因之二是本身取法驳杂,需要适应各种客户的口味。朱文“枯桐”和白文“蝶无斋”可推为代表作。
刘博琴(图4)是典型的职业印人,曾祖父刘宽夫为金石名家,与赵之谦关系甚密。篆刻取法广泛,是个多面手,以铁线朱文印和满白文水平最高。启功至少有七方常用印出自刘之手。刘博琴注重书印传承,培养了很多学生。
康殷(图5)是古文字学家,以印学研究名世,皇皇《印典》巨著,乃诸多印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可见康殷研究之深广,博览万家,腹笥渐满,成了饱学之士,声名远播,墨宝遍布京城。书印兼善,且风格统一。
此外,像北京印社和“小刀会”等印学组织,同样也是北京印风的一部分。
走进新时代,北京篆刻的发展将不断翻开新的篇章。
(原标题:情留刀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