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 从秦岭到藏地,驿路风尘带给你更多舌尖上的秘密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从秦岭到藏地,驿路风尘带给你更多舌尖上的秘密
作者 | 张俊(西藏山南)
18年前,我走出秦岭,来到西藏,时光荏苒,为记忆涂抹了淡淡的清香。曾经以为有点苦涩的味道也开始慢慢变甜。一碗“古突”,一罐藏式酸奶,一个“桃子蛋糕”,一份精心准备的青藏线上的火锅,一应椅,一期盼,都是我亲历的生活。一合十,一俯身,一低头,是西藏。回声的千结自绕,守候的是执着,牵出的是最真的情。
每个地方别具一色的民风民俗中,饮食文化占据了大幅篇章,在西藏同样不例外,说到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在藏历腊月二十九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叫“古突”的食物,类似于老家做了“面疙瘩汤”,“古”在藏语是九的意思,“突”就是面疙瘩。这天晚上,家里的女主人会有选择性的在揉搓古突的过程中,将石头辣椒、羊毛、盐巴、木炭等物品,包到面疙瘩里,就和我们过年时饺子里面包硬币一样,不同的是包入面疙瘩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心肠硬、心肠软、刀子嘴、黑心肠、发大财”,想想在寒冷的冬日,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吃古突,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当即吐出来,引得全家人大笑,不仅增添了过年的欢愉氛围,而且还增进了亲人间的感情。
驻地村庄的普布次仁的这个藏历年似乎有点失落,大儿子在昌都当老师,由于路途遥远寒假里索性和女朋友留在了昌都过年,二儿子本来在一家企业当临时工各方面还算不错,却不知从何时起,偏偏和一群好高骛远的同龄人混在一起天方夜谭的谈理想、谈梦想,又在一个月前离家出走,渺无音讯,普次找遍了山南、拉萨甚至还托人在成都找过,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屋子里炉子很温暖,炉子上的水壶水已经烧开,电视里正播放着热闹的电视节目,日子过得好了,村里人也学着城里人燃放鞭炮烟花,庆祝即将到来的藏历新年,而普次家中的气氛如室外的天气一样冰冷,普次的老婆将煮好的古突端到了他的跟前,往年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习惯、喜欢热闹的普次此刻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普次老婆在包古突时只放了羊毛,因为她生怕本来心情就不好的普次吃到了其它东西心情更糟,还记得去年,他吃到了包有木炭的古突,二儿子随口就说了一句“心黑”,当然了,普次是不会介意的,此刻,他心里五味杂陈,说到底最惦记的还是两个孩子,顺着舌尖而下的古突却暖不了普次此刻的心。
冬日的拉萨,虽然温差很大,但是“日光城”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正直当午,阳光暖暖,高高矗立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高低错落的楼宇和眼前这个小摊位显得极为不搭调,可现实中这个小摊位却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十多年,小摊位的主人每天只有半天时间在此,风雨无阻,迎来送往着经过这条街的人和物,她经营着纯手工制作的藏式酸奶,纵然是广告打出各种噱头,强调“血统如何纯正”吾家酸奶如何美味的同时,很多人还是习惯于这纯正的藏式酸奶味道。纯正的酸奶入口酸爽,奶味纯正,回味甘甜,为了照顾前来旅游的内陆游客,老板不得不在摊位面前增加了一罐白糖,以满足大众口味。
从成都来的一位女青年,在冬日来到了拉萨,几天以来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踏上西藏那片土地起,一直都处于眩晕状态,原本打算第二天打道回府的她,无意中看到了这个酸奶摊,酸奶的味道勾起了她的味蕾,恰恰此时,一位生活工作在此地的男青年也来这里吃酸奶,男青年虽然已经在此生活了很长时间,却依旧像个过客一样,适应不了西藏的种种,包括纯正酸奶的味道,正当他摇头那些剩下的半罐酸奶准备丢进垃圾桶时,成都来的女青年开口了,“拿来我吃。”男青年有些诧异但还是机械般地把剩下的酸奶递给了女青年,她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很享受地吃完剩下的半罐酸奶,末了,还不忘评价一番,“不加糖味道更好。”然后,潇洒的离开,男青年一脸茫然但还是快步追上了女青年,大大咧咧惯了的女青年,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冒失,为了弥补这样的冒失,她邀请他去拉萨有名的“玛吉阿米”坐坐,他却把她带到了离布达拉宫最近的一个咖啡厅,一个下午,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临别时,已是难舍难分……
春暖花开的季节,女青年辞掉工作来到拉萨,俩人再一次来到初次相遇的酸奶摊,她说,她喜欢纯正的酸奶,他说,他喜欢加糖的酸奶,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以后只买一罐酸奶,一半原味一半加糖。
我的家乡在秦岭东南部,自古算不上富庶之地,倒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南北之物兼有。参军那年是我第一次走出家乡以外的地方,出陕入川,最后到了雪域高原西藏,一路风尘一路感触,从离开到现在整整过去十七个年头,每每怀念起家乡,总能想起家乡的味道,特别是好友相聚时,无论桌上摆放着多美味的东西,大家还是会不约而同地想念起某种食材在家乡的做法。或许这就是在外游子们想家最好的诠释吧?
家乡的人,家乡的山水无时无刻地出现在我的梦境里。出身农村的我,自小对农村和农民都有深厚的感情,每次从西藏回去总是能吃到母亲变着花样做的美食,带着母亲手的温度的食分,化作浓浓的母爱味道留在心里,伴我度过了在外的几千个日日夜夜。
味道是感觉,爱也是感觉。味道转瞬即逝,爱却持久不散。如今,我已成人夫成人父,七岁的女儿香香乖巧懂事,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不大的眼睛并不影响她心灵窗户的打开,她开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懂得与你交流,她也在耳濡目染中开始懂得什么是亲情。这些细微地变化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很是自豪。记得,香香四岁半时恰逢母亲生日,女儿知道生日时要买生日蛋糕,虽然她把“寿仙佬”叫老人,把“寿桃”叫桃子,她还不懂得“老人”与“桃子蛋糕”的含义,但是她还是嚷嚷着要给奶奶买“有老人有桃子的蛋糕。”还学着用稚嫩的语言唱出蹩脚的英文生日歌,我从母亲脸上透出的丝丝笑容,看到了荡漾在她心底的幸福。
西藏,你不来你觉得一辈子都有遗憾。来了,就像经历着前世的轮回般一人一感觉,进藏初期,心里是惧怕西藏的,时光流转,我的嘉年华全都留在了西藏,倒是因为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反到平静了许多,我的一切渐渐在此地开始生根发芽,慢慢成长。
还记得2005年10月,我有幸执行一趟军事任务,随着汽车部队走过一趟青藏线,那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与我兵种不同的部队,“五道梁”是青藏线上的一个有名的地方,常说,“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这个长住人口只有200人左右的小镇,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军绿色是这里最多的颜色,青藏线上最难的路段不是唐古拉山口,而是这里。
本该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但是由于土质含汞量的原因,这里植被少之又少,过早的进入了冬季,青藏线沿途的兵站主要是为保障执行进藏运输任务汽车部队官兵的食宿的。临近下午,我们随汽车兵们一起走进五道梁某兵站餐厅时,原来听说的“火锅”,被一盘大白菜、一盘翠绿的生菜、一盘军用午餐肉和桌上每人一包“北京”牌方便面代替时,我瞬间感到失望,从纳赤台出发颠簸了大半天到这里,早已是饥肠辘辘,可眼前桌上摆放的食物却始终勾不起我的味蕾,即便早已很饿。
就在这时,兵站的领导等我们人到齐后,开始了道歉:因为我们的到来,他已经派人买光了镇上所有的碗筷,今天准备的饭菜是每次保障任务中,他们最能拿出手的东西了。那一天,也许是我饿了,但更加肯定的是我被感动了,吃的很香。后来,每次吃火锅时,我都会想起这个场景,想起那些与我们同龄却比我们艰苦的兄弟们,想起酒精炉里弥散着麻辣的香味,那是我这辈子以来,吃到的最美味的火锅。
舌尖上包裹着亲情、爱情、有情……细细品味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多时候要学会把幸福融入到生活中每一处细微之处,只要你热爱生活,细细品味,就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
作者往期文稿阅读:
张俊 || 山阳的冬日||“一人一城一故事”优秀征文选登(153)
张俊,陕西商洛人,80后,在藏从军16载退役后,考录公务员队伍,现就职于西藏某县政府办公室,作品散见于军地报刊杂志,已完成两部藏地题材长篇小说手稿。
2016年11月份开始,〈嘉年华时光〉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开展“一人一城一故事”征文大赛,每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读者参与和网络微信投票,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里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价值128元的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260元)、胡锋先生书法作品一幅。
二等奖两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两提、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
三等奖三名,奖励价值49元的简装核桃酱一提、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将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嘉年华时光〉平台实行赞赏即稿酬。即所有入选的各类原创稿件发表时全部打开“赞赏”功能,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