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 传承中国味,非遗客家年!
广东省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传承创新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完好地保存着最具原生态、最浓客味的客家民间文化艺术。
大埔花萼楼新春祈福
▼
对于过年
我们总是充满小时候的期待
却又不时感叹年味变淡
但中有一些东西
能唤醒我们对节庆的美好感知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也是一项重要的非遗项目
更像是一场“非遗”大联欢
...
..
.
梅州(客家)传统民俗
Traditional fol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前的人们都最期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玩有趣的东西,家里的阿公阿婆会打年糕,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也多了起来,棉花糖也是小孩子的最爱之一,更是会贴上手写的对联红红火火,心灵手巧者会给家里的窗户装饰上窗花,也有热闹的集市可以逛,各种技艺,一应俱全,农民画、虎头鞋、中国结编制技艺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一切都是平时少有的。
梅州市各地结合当地(客家)传统民俗,一直完整地延续每年传承中原传统春节元宵文化的上灯、火把节、下坝迎灯、龙舞(埔寨火龙)、大埔元宵灯节、西河漳溪墟扫街灯等(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办),体现了客家人敬天法祖、慎终追远传统儒家思想的水车小桑等公王、观音生日、太阳生日、华城老子寿诞、关帝出行、六月六福祖公王节、华城“三月三”、扛仙师、松源扛公王、周潭文昌祠、洛阳围庙会、七圣仙娘巡游庆典、茶阳太宁洋万岗五显大帝庙会、拜孔圣人、彩旗岭重阳庆典等(农历二月至九月间举办),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而衍生的香花佛事、畲族招兵节、梅石宫醮会、石楼伯公坛、赴墟日、七盏灯、上刀山、坐刀轿等(一般在婚庆、节庆或大型民俗活动举办时应邀表演)。
客家剪纸、客家门神画、百家姓灯笼编制、中山街老字号糖果、蒸甜粄、客家炸小食、客家传统春节习俗、埔寨火龙等等,都是逐渐缺失的记忆。多彩非遗,美好生活,这些都凸显出非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些儿时记忆的承续需要依靠更多(社会)个人力量,不让其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为了找回过去的年味,重温老底子的生活,承续传统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带着大家感受一下春节梅州精彩的客家非遗。
见人见物见生活·客家非遗
兴宁上灯民俗历史悠久,源于东汉,起于北宋,盛于明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500多年。
上灯,即兴宁上(赏)灯民俗,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城乡各地。兴宁上(赏)灯是因北宋年间,探花罗孟郊把皇帝恩赐的官灯转赠给村内5姓村民而形成。据1992年出版的《兴宁县志》记载:每年上(赏)灯(正月初八至十八),兴宁城内各姓祠堂通宵达旦、华灯高照、舞龙舞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孔明灯齐齐升空,宛若繁星,煞是好看。真是“兴宁上(赏)灯大过年”。
上灯传承人 罗志平:新年的上(赏)灯历史十分悠久,起源在北宋期间,兴宁有一个叫罗孟郊,他高中了探花,在皇帝面前做谏议大夫,回兴宁探亲,因为他做的事比较多,皇帝比较信任,就送了6盏金灯带着回来,带着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罗母就很高兴,想到自己的儿子在皇帝面前做事,就拿了灯送给同村的姓曾,姓黄等五姓人,每人一盏灯,他们拿到,想到皇帝送的金灯就拿到祖屋挂着,给孙子看,起源。后来,每年都一样,把节目流传下去。
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赏”与“上”同音,所以兴宁赏灯又可理解为“上灯”“赏灯”,寓意“添丁发财,美满幸福。”新丁的家长是赏灯活动的主持者,最先添丁的家长为“丁首”,为首主持活动。
赏灯传承人 罗志平:我们生了儿子,(就要举行)赏灯(活动),赏灯,俗话说是人丁兴旺,赏灯的时候,亲戚朋友包括外面的都会参加这种活动,(寓意)人丁兴旺,社会繁荣,(还有)促进乡贤和谐(的作用),十分有意义,十分好,(借这个活动)大家亲戚朋友聚起来,商量(事情)。
兴宁赏灯主要分请灯、赏灯、暖灯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既有其独立性,又具有连续性。整个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舞龙舞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华灯高照,热闹非凡;亲威朋友互相道贺,礼尚往来,祝福祈福。在形式上又是敬祖孝老,和邻睦族,共商公益事业的活动。
赏灯传承人 罗志平:兴宁好多地方都(很)热闹的,他们敲锣打鼓,(舞)龙灯,打狮子,十分热闹,兴宁的花罗墩(有)烧烟火(的活动),亲戚朋友、乡贤都会回来(看),(还有)像九厅十八井的迎花灯,都十分热闹。(赏灯活动从正月)初八到农历(正月)二十二,各地有一点差别。
正月十五元宵节,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火把节如期举行。火把节在星耀村,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已历300余年。源于:一是纪念先祖搬迁之情景;二是带有民俗观念迎灯(丁)、接灯(丁)、添灯(丁)三隐喻;三是展现团结和谐、兴旺昌盛。
晚7时许,由村中长者燃取火种,族人纷纷点燃火把,舞狮队、鼓号队等依次绕村游行,在星夜中俨成长长之火龙,金狮起舞,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烟花飞天、流光溢彩,热闹非凡。据了解,今年游行队伍人数为历年最多,达上万人。场面恢宏壮观!
游罢全村,火把队伍再返至起点处,举行放烟花、唱大戏等仪式。而后,村民手持火把各自回家。
下坝迎灯游行闹元宵是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间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是下坝村民为纪念七世祖周仙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而流传下来的民俗,它定于每年的正月十五在水寨老圩(今为河东镇)擎灯游行,至今已有573年的历史。“下坝迎灯”已经成为我县最有传统特色最热闹的民间闹元宵活动,县政府于2008年把“下坝迎灯”列入了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来成立了“灯委会”,加强对迎灯活动的组织、管理,努力使之成为隆重热烈而文明祥和的闹元宵盛会。去年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下坝闹元宵从正月十四下午便开始了,十四这天吃完午饭,有公德心的年轻人便集中到祠堂,打扫祠堂,置办工具,购买元宵节当晚的花酒和食品,请新灯回到祠堂。下午四点左右,年轻人负责准备鼓花。结婚女性自带油灯来到祠堂,拜了了先祖之后,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便会向先祖致词祈福,烧香敬拜,行“三献礼”祭祖。最后,每家人自带油灯点亮之后,便可带回各自家中,油灯必须一直燃烧到十六号,这叫点灯。
祖屋前准备迎灯活动
直到十五当晚七点,晚饭之后,每家每户都必须派出年轻人,先到祠堂门口打鼓响锣。将近八点左右,各房子孙在老祖屋前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放孔明灯先行热闹,绚丽多彩的迎灯车纷纷亮相,其后是舞狮队、锣鼓队,后面紧随迎灯的村民。然后,男女老少集体到下坝河堤,按各房长幼顺序整好队伍,以金鼓、高灯、横额、八音彩旗、花车、牌楼、锣鼓、扮景、乐队、龙狮、花灯的顺序,手擎自编自织的各式花灯开始游行。据了解,每年盛会至少有两万多群众参加。
在水寨大桥桥头设立了观看台,观看席上坐着来自由县和市领导组成的灯委会,在结束之后,他们将会现场评出名次。经过观看台,沿着老街一直走,来到公王爷庙前,锣鼓配合着狮子,进行三次跪拜,这是在祈求来年的好丰收。
拜完公王爷,回到各自祠堂,在年轻人上街迎灯之际,妇女们已经将祠堂布置好,桌子上摆满了糕饼干果,还有热腾腾的下酒菜,白酒也早已准备妥当。待到德高望重的长辈入席之后,众人举起酒杯敬长者,喝花酒这便开始了。喝花酒上有升灯、猜拳、斗酒、吃“新丁”酒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一点多,热热闹闹的下坝闹元宵才算结束。
埔寨火龙是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 (公元1741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年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吸引周边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
“埔寨火龙”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庆典活动。2008年6月,“埔寨火龙”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8年11月,埔寨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
埔寨特色民间文化
埔寨特色民间文化集中表现在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如正月十五闹元宵内容就包括了烧火龙、大锣鼓、迎花灯等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烧火龙
表演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夜,地点:埔寨龙升岽或各村寨的禾坪等开阔地。表演内容主要有:大犁、火焰、烧火斗、烧烟架、迎龙锣鼓队、烧火龙。
禹门
大锣鼓游行
表演时间:大年初一或喜庆日子,地点:埔寨焕桥街及各村寨活动场所,表演内容为:大锣鼓队、标旗队、挑花篮(纸炮篮)、弦乐队、化装表演游行等。
迎花灯
表演时间为:正月十五晚,地点:游行至埔寨焕桥街及经过各村寨主要门楼、巷,表演内容为:门前挂灯笼、挂走马灯,领队锣鼓,迎纸花、迎景等。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俗称“过正月半”,又叫“祭春”。
大埔元宵灯节的特色之一是“ 迎灯”。凡是村里有在迎灯前一年内生男丁的人家,都要做许多花灯,穿挂在竹篙上,称为“杠灯”。迎灯的当 晚,散灯、杠灯连成一条长长的灯队,甚为壮观。迎灯后,人们扛着花灯敲锣打鼓到祠堂,把“新灯”挂在正中 的子孙梁上,称之为上灯,亦叫“升灯”。“摆新丁酒”即是有新丁的人家要备办宴席邀请亲友和村里人到家里 吃新丁酒,庆贺家中 “添新丁”。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大埔县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 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 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送春牛,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稻草龙,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蝙蝠灯,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船灯,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狮灯,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漳溪墟扫街灯,亦称“赏街灯”。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十六日晚,是西河镇内最后一个上灯的地方。“扫街灯”的来历:因西河漳溪墟墟期为农历一、六日,正月十六正是墟期,每逢墟日下午散墟后,清洁工人都要清扫街道,等清扫完后已是晚上,紧接着就是上灯活动,故前人称为“扫街灯”。
正月十六日下午至黄昏前,镇内各村在迎灯完后的花灯中挑选最漂亮的花灯送到漳溪墟街上悬挂,供人观赏。当晚漳溪墟每条街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走马灯、九盏莲、十八盏莲、圆灯、扁灯、瓜灯、柚灯,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展灯展至半夜,由当地乡绅、名人、艺人组成评奖小组对所有参展的花灯进行评奖。评上者给予一定的奖金,最好的一只被誉为“灯王”。评完灯后热闹一番,活动结束,各村各人将灯领回。
华城“三月三”实为农历三月廿三(天妃出巡)庆典。传说明代崇祯年间,古长乐(今五华)官兵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遇上暴雨急浪,天神平风息浪,使官兵凯旋而归,当时感动皇上,赐给马车、兵器等。此后为纪念皇恩而筑庙建天后街。每年此日当地进行民间艺术大汇阵。华城“三月三”2008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这一大型民俗活动由政府搭台、部门协作、天妃庙主办,万众共享,百姓踊跃参与。
庙会活动从早上8:45分开始,在天妃庙内举行庆典活动,9:08分天妃娘娘开始出巡四街,为民造福。
1、鸣锣开道
俩人各肩一面大旗大锣,同时敲打着走在最前面
2、竹彩随之
竹彩是两人擎着的用黄布廉洁着的带有翠叶的竹。因用黄布连接,谓之“黄彩”,象征神之“帐帘”
3、高灯第三
高灯,即把庙会期间挂于庙前两边的灯笼,用高树架擎起,并由两人各举其一,并排而行,故曰“高灯”。因灯笼的一面写有“神”,另一面写有“天妃”字样,因此高灯之意,在向人宣示,出巡之神乃天妃也
4、禁牌第四
禁牌用木板制成,下端有柄,并经油漆,牌面上各写“肃静”、“回避”字样。由两人各举其一,并排而行,意在告诫人们,在“神”出巡之时不得挡驾
5、锣鼓第五
此锣鼓班由高鼓、斗锣、大钹、哨呐为主组成,为“神”的前呼乐队
6、“天妃”居中
天妃娘娘雕像是樟树雕刻貌似“妈祖”之神像,庙内正中安放一个2米高的大型神龛雕像,案坛前安放一个1米高的出巡雕像。出巡时,节日盛况热闹非凡,4人头戴黑礼帽,鼓乐开道,抬着天妃娘娘神位牌往各条街道出行,这是庙会最重要最庄严的仪式
7、“八音”相伴
吹鼓手的“八音”伴送,此为“神”的“后拥”乐队,皆以弦乐组成,以上实为“神”出巡的仪仗队伍,紧接着便是“竹马”、“醒狮”队
队伍中还有四位“金童玉女”
三百年来人们至今流传着一首民谣:年年阳春“三月三”,白褂红杉街上尖(挤),弦箫鼓乐天妃庙,叮当鼓里考名声
“爆竹声中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春”。每年除夕贴年画,客家人谓之“贴门神”,成为客家地区年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梅县客家地区,将“年画”俗称为“门神画”。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千里跋涉,披荆斩棘,在岭南建造家园,在梅县山水田间的客家传统民居里,岁岁年年沿袭着新年张贴“门神画”的习俗,流传至今已近千年。
据考证,梅县的“门神画”习俗始于宋、兴盛于明清、相沿当代。梅县区迄今有据可考的最古老的“门神画”,是松源镇金星村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蔡蒙吉故居的“门神画”,也是全国较早的“门神”之一。此外,松源镇明代公王庙的 “门神画”,其构图与蔡蒙吉故居的“门神画”一样,将整户门板画满不留余地,所以当地至今流传着“门神画到脚,照壁有麒麟”的俗语。据《桥溪古韵》记载:在明清时期,雁洋桥溪村民入年张贴门神、春联的习俗,清末梁百聪所著《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亦记述了这一民俗,说明民间近代门画、纸马等传统年画藏品丰富。此外,老城区十甲尾现在仍生产用于印制传统“纸马”的染色纸。
梅县的“门神画”有手绘、木刻印制两种,题材有神像、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画面线条简洁有力,色彩鲜明热烈。在技法上吸收了剪纸、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精髓,后期 采用工笔绘彩等技法表现;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使用材质以染色土纸为主;制作程序经创稿、定稿、过稿、分版、刻版、上版、套印、彩绘、装裱、方纸等多道工序完成。后来制作方式从木刻印制逐渐向手绘胶印转变。
梅县年画与 天津的 扬柳青、山东潍坊、广东佛山,福建泉州等地的年画一样,都有着相对的集体性、实用性。依附在客家年俗活动中的梅县 “门神画”,以相对稳定的集体审美,在历代艺人的 绘制中不断丰富,并自觉地融入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客家内容和思想。其次,程式化的制作,给个性审美提供了可能,民间艺人的智慧在咫尺间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现个性想象的审美创造,饱含着历代艺人的智慧结晶,并以独特的文化意蕴而别具一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年画作为一种新的画种得到迅猛的发展,题材内容多反映新社会的生活、生产和新社会的建设。梅县的“门神画”艺人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如年画艺人侯文发,上世纪50年代起从事手绘年画创作,首次引入民族英雄人物改变旧武将门神画,并在传统木版年画的基础上吸收“月份牌”、佛山年画、绵阳年画等绘制技法,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手绘门画 《岳飞·郑成功》,由佛山民间木刻社在香港出版发行,以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蜚声省港澳。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三英战吕布》等多件手绘门神年画,先后被省级以上美术出版社出版和重版发行,广泛流传于华南、中南一带和世界各地客家聚居地,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门神画”以它特有的“质感”,承载着民众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还能装饰环境,丰富节日活动。梅县的“门神画”展现的文化脉动和文化意蕴、民俗风貌、审美意识,更体现了客家的人文情怀和客家人的精神世界。
“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是梅州城区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灯笼主要用于春节和民间的红、白好事。其主要以手 工竹编为主,重点技巧在起编和收笃。
在梅城老城区一座狭小的阁楼上,72岁的张焱祥老人制作竹编纸灯笼已60年了。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张焱祥的祖先就开始做竹编灯笼生意,张焱祥是第八代传人。竹灯笼的制作工艺复杂,买来竹坯后,还要进行收口、吊样、裱糊、晒干、过浆、再晒干、写字和过漆等9道工序才能制成。1993年2月,中央电视台鸡年“神州百姓闹元宵”大型综艺晚会在我市举办,晚会上灯操表演所用的、写着梅州168个客家姓氏的“堂号灯”,就出自张焱祥之手。
在梅城,能做出各种造型竹编灯笼的人并不多。但张焱祥却凭着对制作材料的熟稔运用和自己的感悟,做出了很多创意作品。岁月流逝,张焱祥的手艺愈发精湛,但找他做灯笼的人却越来越少。“改革开放初期,每年春节前三个月就要开始加班加点做灯笼。”张焱祥回忆,最多时,一个春节就做了400多个灯笼,租借了附近许多街坊的门店来存货。1993年前后,随着市场上塑料灯笼和绸布灯笼的出现,竹编纸灯笼开始没落。“现在只有一些老人在过年、添丁、升龙转火时会来买,还有就是白事灯笼。”张焱祥感叹,竹编纸灯笼没了市场,也没人愿意学了。“家族里只剩下我的两个侄子在做灯笼生意,再年轻一辈的没有做灯笼的了。”传统手艺面临失传,老人的心中满是遗憾。或许,利用现代创意为竹编纸灯笼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这门手艺薪火相传。
张焱祥在制作传统的竹灯笼
五千年岁月的流光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五千年艺术的结晶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
一道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
一份份沉甸甸的历史情怀
追寻、惊艳、传承
非遗时光我们在路上
落叶比昨日更深了一些
阳光比昨日更热情了一些
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时光一点点流逝
这些技艺却陷入传承的困境
非遗看似离生活很远
遥不可及
但是却对生活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碎片化阅读的普遍
浮躁的你我都越发静不下心来
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是民族的瑰宝
也是世界的财富
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愿您放慢脚步
怀着一颗宁静敬畏的心
新 年
在梅州
与非遗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她不曾走远
魅力依旧
客家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