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二)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由低到高)以陈(阵),贵贱位(各在其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替换、改变)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诚恳相待)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半民:以微子之贤,如果代替商纣为王,成汤之朝还可以继续;以季札之贤君临吴国,吴国也会继续下去。这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正确的。微子是庶兄,季札是幼弟,按照当时的传承原则,二人是不可以继位的,二子坚决不愿意继位,哪怕是亡国。一般人都会以为这是迂腐的行为。我还是觉得司马光看法正确。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都是“事后的诸葛亮”,看到结果而上溯原因,岂不知,就个人素质而言,商纣并不比微子差,据《离骚》、《史记》等古籍记载,甚至要强于微子,而且他们继位之初也并不十分昏庸残暴。第二,假如他们如众人之愿,继了位,商朝和吴朝着好的方向,没有灭亡,他们又可以保证他们之后吗?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们继位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秩序规则,也就是“纲纪”,而这是最危险的,有了这样的先例,后患无穷,可想而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二者相比,原则制度才是根本、大节!大节不可亏,亏了大节的微子和季札还是君子吗,岂不就是商纣之流呢?他们治下的国会如人之所愿吗?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以名位显扬,以器物昭示)。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

半民:从前仲叔于奚对卫国有功劳,而于奚却谢绝了奖赏他的城池,请求在他的车上挂上“繁缨”。繁缨,古代贵族身份的标识物,用于显示身份,属于名器之物。

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半民: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而事不成。

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有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半民:防微杜渐,谨小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要拘于小节,这大概就是小大的辩证法吧。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

半民:文公请隧而襄王不许,倒不是为了死守那点面子,实在是坚守礼之大防。从这个高度看襄王,他还没有老糊涂啊。这里的“文公惧”用的好,毕竟他的那点“先进”的心思,天下人还没跟得上,毕竟他还是打着“尊王攘夷”的道义大旗,他自己岂敢撕破。

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半民:这段分析点出了错误在于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三晋想请,说明他们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是想要那个虚“名”、虚“礼”,天子却不能坚守“礼”,所以错误的确始于上。《水浒传》为什么一开始讲高俅、王进故事,金圣叹评说这是“乱自上作”;《春秋》开篇说“郑伯克段于鄢”,兄弟失序,其义大抵如此。故而司马光沉痛的宣布: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这也就是《资治通鉴》起始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的缘故吧。这一点,毛主席早有精当的点评:“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嘛。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半民:“春秋”虽然“无义战”,但是“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所以郑庄公虽打败周天子,还要服软;齐桓公打的是“尊王攘夷”的大旗;晋文公“请隧”而惧;秦穆公的车队虽然“超乘者三百乘”但毕竟“免胃而下”了;楚庄王虽然问了鼎的轻重,毕竟还是听了王孙满的话,老老实实回了老家。这块“先王之礼”的“遮羞布”总算没被撕破。有了这次天子对“非法”的承认,从此之后,天下终于成了“弱肉强食”的世界,大家以“智力相雄长”,再也不要顾及那面“温情脉脉”的遮羞面纱了。

中国的社会彻底摆脱了以“礼”为标志的“王”时代,进入了攻伐征战的“帝”时代。

(0)

相关推荐

  • 从儒家“鱼和熊掌”的关系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君臣之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处,孟子将生命比作&qu ...

  • 为什么权臣不敢随便杀掉皇帝自立?读一读司马光的这段话就明白了

    古代有很多气焰嚣张的权臣,比如赵高.董卓.曹操等等,他们势倾朝野,权力极大,甚至可以随意废立皇帝.但这些权臣虽然势力如此强横,但很少有人敢直接杀掉皇帝自立.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g ...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周纪·周纪二原文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显王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

  •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一)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一)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半民:一个"命"字用的极准确,而似乎极不当."准确"是点出了天子周威烈王之&qu ...

  • 读《资治通鉴·周纪五》  (四)

    读<资治通鉴·周纪五> (四) 五十年丙申,秦宣太后薨.九月,穰侯出之陶. 半民:外戚的下场往往如此,太后薨而后权宠失,这还算是好的,后来的斗争更加残酷,不见血是不能罢休的.但是据< ...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周纪·周纪一原文 原文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

  • 纲鉴易知录 | 周纪(二)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周纪 (距今时间:约3066年 - 2269年) [上接穆王] 共王 纲 乙亥,周共王元年. 纲 丁丑,三年,王游于泾上. 纪 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 (一)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乙酉,春,正月,方望(人名)与安陵人弓林(人名)共立前定安公婴(王莽所立孺子婴,后废为安定公)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二)

    (十二) 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馀人徇蜀.汉.公孙述遣其弟恢击宝.忠于绵竹,大破走之.述遂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民.夷皆附之(蜀地汉.夷都归附他). 冬,更始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刘飒).大司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二)

    (二) 异.恂移檄上状(报告战绩),诸将入贺,因上尊号(趁机请求刘秀登位).将军南阳马武先(首先)进(进言)曰:"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您这样谦虚,考虑宗庙社稷了吗)!宜先即尊位,乃议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四)

    秋,七月,辛未,帝使使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这是当年刘邦封给萧何的开国第一侯,封邓禹,意义不一般),食邑万户:禹时年二十四.又议选大司空,帝以<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