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代“翰林院”:一个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中央机构

前言:

“翰林院”中的“翰、林”二字最早见于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扬长赋》,所谓“翰林”,即指“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自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设立伊始,直至跟随清王朝的灭亡而被废止,这一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中原封建专制政权特色的中央机构(即:翰林院)在历史上共延续了一千一百余年。从最初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组织,最终演变成了一个重举足轻重的封建统治机制,“翰林院”历经了唐、宋、元、明、清共五“代”人的钩沉和“打磨”,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得益于它的存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架构才得以彰显得更加稳固高效。

历史进入明清以后,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翰林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已逐步接近尾声,尽管如此,但它为统治者所带来的效能确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正如史料所记载:“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由此可见,朝代越往后其史学研究价值也就愈高,基于如此,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以清代时期的“翰林院”为研究对象,以唯物史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相关史料的辅助来从中探索一番该机制所具有的时代特点。

01、清代“翰林院”​的规格及职责

正如文章开篇所讲,“翰林院”于唐朝时期初设时只是一个“杂留并处”的小规模官方机构,所谓“杂留并处”,从字面意思上也可略知一二。那么,为何史料上对唐朝时期的“翰林院”要以“杂留并处”这类极具贬义的词语去予以评价呢?关于这一问题,还得从该时期“翰林院”的规格、品秩以及职责等方面说起:

首先,就职责来说,唐朝时期的“翰林学士”主要是负责草拟机密诏制这一较为单一的任务,且这一时期成功入值“翰林院”的官员基本无特定的品秩,说白了,你是以何种身份进来的便是何等品秩,即保留原品秩不便,仅在此基础上外加个“翰林学士”(亦称作“学士”)的称号。除此以外,唐朝时期在“翰林学士”的人选上也存在诸多荒唐之处,举个例子:相信大部分人都认为能够入值“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然而,在这一时期除了才识过人的文人学士能够有机会入值“翰林院”之外,其他诸如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值“翰林院”。这也即是史料中为何会出现“翰林初置,杂留并处”此类贬义评价的一大重要原因。

到了清代时期,由于“翰林院”已经过了前几个朝代的精心“打磨”,因此相较于唐朝时期,清代的“翰林院”在规格、职责以及人员选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和完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翰林院”比作是一家上市企业的话,那么唐朝统治者便是该企业的最初创始人,而明清统治者则是将该企业真正发扬光大并成功上市的终极“奠基人”。

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得益于明王朝的覆灭以及农民军首领战略决策的错误等诸多因素相结合,清王朝的统治权益由关外一隅迅速扩大至整个中原。在此之前,尽管满清统治者已经效仿明朝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统治机制(如“内三院”),但相较于入关之后所面对的幅员辽阔的疆域面积以及错综复杂的统治局势,该套机制在效能上明显存在欠缺,因此,在原有的统治机制上再度进行甄别和完善成为了摆在这一时期的统治者面前的又一“新课题”。在这种形势的簇拥之下,顺治元年清代“翰林院”被正式设立,具体史料记载如下:

(翰林院)定掌院学士为专官,置汉员一人,兼礼部侍郎衔。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侍读、侍讲各二人,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五定员。典簿二人,孔目一人,俱汉人为之。(各官品秩则)晋学士秩正三品,侍读、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裁博士、侍书、侍诏。——《清史稿》、《词林典故》

翰林院检讨

在职能上,清代“翰林院”所肩负的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繁重,据史料《清世祖实录》记载,清代“翰林院”掌:

经筵日讲、撰拟讲章;外国奏书,令四译馆官翻译;考选庶吉士;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送内阁具题;纂修、翻译各项书史;开列纂修职名送内阁具题;凡会试、乡试及武会试主考,开列职名送该部具题;撰拟封赠诰敕,开列翰林官职名关内阁具题;题补翰林官员及差遣、俸满、丁忧、给假等项,行文各部;以及侍直、侍班、扈从、贴黄、修《玉蝶》、捧敕书、教内书堂、上陵、分献、册封、赍诏等权。

02、清代入值“翰林院”途径

清朝时期,普通人想要入值“翰林院”的途径不外乎三种,分别为:科举、特批(荐擢、特恩及特种考试等)以及清朝末期的“洋翰林”,在这三种途径当中数“科举”最为常见,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清代翰林院实际上是一种与传统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中央机构。(本文着重讲科举途径)

首先,相较于其他两种途径,参加科举考试无疑是大多数普通人入值“翰林院”的最佳门径,亦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尽管如此,它也仍有着一套极其严格的遴选标准。一般来讲,想要获取入值“翰林院”的资格首先必须得参加“会试”,这一阶段应考者为各省中举的举人,通过会试后应试者还需立即参加一场复试,从复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方可真正有机会参与“殿试”。所谓“殿试”(亦称“御试”),便是由皇帝亲自监考,考场一般定在紫禁城的保和殿,由于规格最为特殊、严谨,因此这一轮考试也是整套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一段。通常来讲,有幸参加殿试的考生离朝廷赐爵授禄也就是差层窗户纸了。

然而,尽管这些参加“殿试”的人员能力十分超群,但与成为一名真正的“翰林”还是有着一段相当大的距离。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殿试”的最终结果一般会划分为三甲,而在这其中只有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可在“殿试”揭晓后直接授予入值“翰林院”的资格,分别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职位、榜眼和探花均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当然,“殿试”二甲的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也可入“翰林院”任职,除此以外,二甲、三甲的考生则由统治者结合朝考成绩、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酌情选择,有幸被选中的人员则可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内学习,称之为“庶吉士”(名额不定,一般每科三四十人上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这些被皇帝点中的人员能够进入庶常馆,但严格意义上讲这部分人(即庶吉士)并不是直接入值于“翰林院”的正式官员。因此,一场殿试真正选拔出来的“翰林”只有“殿试”一甲前三名以及二甲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的考生。

在此附带说一下“庶吉士”。在清朝统治时期,历代皇帝实际上非常重视“庶吉士”的选拔,尽管这部分人还并不是一名正式的“翰林”(通过三年的学习后,“庶吉士”有机会任职于“翰林院”),但与其他文官一样,这部分人也同样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正如顺治帝所言:“朕稽往制,每科考选庶吉士入馆读书,历升编检、讲读及学士等官,不与外任。所以咨求典故,撰拟文章。充是选者,清华宠异,过于常员。然必品行端方,文章卓越,方为称职。”由此可见,“庶吉士”的选拔对清代政治已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得不让人愈发感叹:要想在清代的翰林院“混碗饭吃”可真不容易!先不提参与“殿试”,就连“会试”之前必须要通过的“县试”、“府试”以及“乡试”三关都不是件容易事儿。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世祖实录》

邹长青:《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研究》

王云松:《清初翰林院沿革考略》等

(0)

相关推荐

  • 古代进士为何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进士身份一直是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能考上进士也就算是触碰到了学习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 ...

  • 讲好牛田故事:龚家三兄弟(三十五)

    编者:龚祖民 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龚姓的祖源地,全国300 ...

  • 明代枫桥,有个“学霸”叫陈玑

    考取举人后,第一次会试便考中进士,称为联捷进士.考取举人后,第一次会试便考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称为联捷翰林. 陈玑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他既是联捷进士,又是联捷翰林.他是枫桥科举史上第一个联捷进 ...

  • 上百字的结衔?北宋的官名为何如此奇葩?这正是皇帝的高明之处

    "结衔"这个词实际上是指官员全部官职的罗列,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的,北宋之前的官员职位都相当简单. 比如我们熟悉的"江州司马"白居易,他做官做到翰林院 ...

  • 《红楼梦》中清代科举制度的描写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朝开始实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为维持中国的"文治传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前,主要通过荐举贵族子弟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文帝开始用笔试的方式来选拔地方人 ...

  • 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落榜生——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

    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持续了1300多年.共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有过科举生涯.科举制度是 ...

  • 范进中举的典故人尽皆知 看看清代科举制度有多繁琐

    古代文学家吴敬梓的一篇小说,不仅使范进成了科举"名人",更帮助人了解了科举制度的黑暗,揭示了古代青年为了仕途而参加科举的辛酸经历. 现今的"高考"虽与古代的科举 ...

  • 【图说教育】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图说教育】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

  •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科举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结束于清.科举历经1300多年,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改变了寒门出身的学子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quo ...

  •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 ...

  • 科举制度真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吗?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文素臣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4800字 阅读需要13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科举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传统之一, ...

  •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在古代科举中,各朝各代有据可查的属现在广西区域文武状元有十一个,文科十个,武科一个. 状元嘛,无论怎么说,在教育制度中,自然都是人之龙凤之 ...

  • 上火也分4种类型,清代名医一个方子,五味药材,引火归元

    "这个要少吃一点,容易上火!" "这两天上火,感觉哪哪都不好了!" "最近口腔溃疡了,估计是上火了!" ......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