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万怀玉: 危 桥 新 生

  危 桥 新 生

万怀玉

跨县危桥若许年,

孰非孰是已无关。

文明创建及时雨,

月半残躯焕亮颜。

这是一座残破不堪,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目狰狞,随时可吞没生命的危桥。我因私事,曾与五年前乘小车路过此桥。当时看到断栏残面的危状,立刻令停车桥边,下车步行桥面察看,危桥的拱顶距桥下水面约十余米左右,空身站在桥面俯看水面,就已胆颤心惊,因对其他道路不熟,又有急事要办,无奈,只能让小儿独自驱车登桥慢行,约三十余米的桥身,走了近二分钟,心都提到嗓子眼。当时考虑,此桥的危状,当地政府部门一定会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考虑,以最快的速度维修。可是,五年过去了,这次又因去定远三和镇参加亲戚喜宴,亲戚们又说起了那座残破不堪的危桥,接连发生不少事故。他们从明南街道来,骑着电瓶车提心吊胆地过桥,回去宁愿绕道池河三十余公里,再不敢图近,骑车冒险过桥了。我听后,顿觉不安,在回明光途中,特绕道专此前往此桥实地查看,见此桥比前几年更加残破不堪,十余分钟时间,又陆续有六辆载人电瓶车.三辆手扶拖拉机,一辆小汽车从桥上小心翼翼驶过,看此情景,我真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在用手机拍照时,几位村民,都停下来关切地问:”是不是要修桥了?””到底等到了,出了那么多的事,甚至摔死过人,至今也没有人过问!'’我虽然知道自已不过平民百姓一个,哪里有这个权利做此决定,但我还是不想让他们失望,尽大言不惭地替政府答复群众:'’你们要相信政府,一定会很快修护好的。”
我之所以敢如此回答群众,因为我知道,党和政府,从来都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做头等大事,民生无小事。尤其是当前,明光市文明城市的创建热潮,正如火如荼,而一座危桥的存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乎党和政府的信誉。而创建文明城市标准,其中就有“党政机关廉洁高效”,“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等具体内容,而这座危桥的长期存在,无疑是对当地政府的一大负面影响。如果这座桥属于明光市所建,就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维修,如若系明光定远两地共建,那也应该尽快协商,尽早共修,不要等到再出现车毁人亡大事,再去追究渎职者不作为的责任。如此,虽然可以亡羊补牢,那也是悔之晚矣!永远比不上有备无患,能把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才是最好的结果!
经常告诫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故所有的民生工程,都应该是党和政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事。
但愿一个普通百姓的呼吁,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足夠重视,及早消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当时准备配上手机所拍危桥图片,在网上、文化群、朋友圈发送,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后经反复考虑,最终停发,因为当时明光市,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动员,正处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高潮中,此文发出后,一定会有不少负面影响,应该先了解一下情况后,再做考虑。
或许有人会产生种种猜测,一名退休老人,为何要去特别关注一座距离明光市区三十余公里,明光明南与定远三和镇之间,横跨池河上的一座危桥?
其实明光明南与定远三和镇之间的县界,并非完全以池河为界,其中河东边明南街道埧西村的西孙郢村民组,就同村居住着定远明光二县村民,西孙郢边的池河桥,修建已近二十年,极大的方便了两县百姓的出行方便,可是人事频繁过桥,也造成桥面和护栏的严重破损,时间至少在五年以上。看到这种状况,听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但想到自己仅是一个平民百姓,一名退休老人,人微言轻,过问此事会不会落个出力不讨好,反惹一身过?以前也曾有过教训,内心十分纠结,但一想到群众的迫切愿望,想到也许稍后,也许明天,也许在以后的某一个未知的时段,就有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而自己又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已铭记在心,现在虽然工作退休了,但党员不能退休,这也许算是老有所为吧!於是在三天后的11月17日至春节前近二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给明南街道、坝西村、交通局、地方公路局以及定远县邹军軍县长打了37次电话(均有记录)。开始四次拔通了明南办亊处的电话,其中有办公室人员有管水利的人员,都说不太知情,或告之桥系定远管护,但那位管水利的刘姓同志说,桥可能是定远修建的,他答应向领导汇报此事,弄清情况。我也向他打听了坝西村的书记姓名电话。以后的三天时间里,曾给坝西村王中旭书记打了五次电话,仅二次接听,态度热情诚恳,但告之,他接任书记不久,一直在外工作,情况也不太清楚,但听说桥系定远所建。他是当地的村官,信息应该比较可靠。这样,危桥修护,就不再是明光市的责任范围,可桥的作用,却是定明两县百姓的共同利益。无奈,我设法打听到定远县长邹军的电话(他原系我市副市长),於11月19日下午拨了邹军县长的电话,没想到一拨就通,我向他简单说明了我之所以给他打电话的原因,他并没有问我的姓名和身份,只是说他正在开会,等一个小时后,他会向有关部门了解清楚,再回答我。大约一个半小时后,邹县长给我回了电话,明确的告诉我这座桥是明光市所修,他们修的桥,是在池河镇的跨河大桥,甚至池河大桥的造价和规格,都跟我说得很清楚,态度十分诚恳。值此,危桥的归属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随及,我又打听了明南党委书记李明的电话,向他简要的说明了我是一名退休老人,给他打电话的目的,以及定远县长的答复结果,希望他能在明光市城乡上下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不要让那座危桥的事故,带来负面影响。李书记态度也同样十分热情,并向我一再表示感谢,他向我承诺,将及时给有关部门和所在村组布置维修任务,以最快的速度,在春节到来前夕,维修到位。此后至12月14日的二十余天的时间里,我先后给王中旭书记打了十次电话,通话六次,询问修桥事宜,他村里年底工作很多,但修桥之事已列入重要日程,目前,已将醒目的车辆限行路墩和警示标牌在桥两边竖起来了,而桥面护栏因损坏严重,维修费需数万元,已在抓紧招标,争取在春节前完成。
为了能赶在春节前落实好此事,我又先后联系我市的交通局,被告之此桥属地方公路局管理,于是,笔者于2020年1月16日,电话联系了地方公路局,找到了负责乡村公路路桥事务的孔令新股长,从电话里,笔者终于了解了西孙郢大桥的大概情况。当年建此桥的功能就是解决老百姓一直以来靠渡船来往两岸的难题,故此桥功能是”代渡桥”,不易车辆通行。此桥两边标牌明示: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然而,当时建桥还是缺少远见,加之资金不足,未能考虑群众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农用机械和交通车辆(电瓶车摩托车)几乎家家普及。加之桥两边又没有阻止机动车辆通行的障碍体,故每天都有许多机动车辆从桥上不停地驶过,加上驾驶者多为村民,技术不高,因而对桥面的损坏不断发生,车毁人亡事故多起。数年来,却沒有引起当地两县政府部门的重视。主观上推测,是当地相关部门,对群众利益关切不夠,但客观的原因,却是对河桥的归属不太明确,也算是历史原因吧。
2000年,滁州市地方公路局,投资在此段池河上,修造了这座代渡桥,当时不知何故,桥虽建在定远县境内,建好后,却交由明光市管理。随着时间推移,明光市相关部门知情的领导,早已相继离职或退休,后任领导又不知情,但定远相关部门知其管辖权,而明光市却一直认为桥是定远县修建,故损坏维修应该是定远县的事,与明光无关。因此,才出现数年危桥无人问津,直到我问明定远县长,明光市相关部门,又查阅资料,并了解前任相关领导,才终于弄清归属。虽然当时临近春节,后又至新冠疫情,但明光市地方公路局,偕同明南街道埧西村,克服天寒地冻的不利因素,终于在2020年2月底,共投入近八万元,终于让带着五、六年病体的危桥,又获得新生。
其间,虽由于疫情和其他原因,我未能亲去查看维修结果,但通过电话,了解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委托居住附近亲戚,发来所拍危桥维修后的照片,均如负责此事的领导所言。在此,我尤其应该提及是,孔令新主任先后二次邀请我去查看修护后的桥况,我虽因它事,未能随行,但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一位普通退休老人的尊重。然而,百闻总不如一见,我者于2020年12月26日,驱車亲临查看,並在桥两侧现场访问过桥群众十余人,均认为修护后比过去安全了许多,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切,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带着群众的这些意见,笔者又随访了明光市地方公路局孔令新主任,他热情接待了笔者,并再次向我详细介绍了此池河桥的修建和归属历史,群众有些建议和意愿,由于经费原因,暂时还无法满足,但承诺今年,仍将继续整修,使其更加坚固美观安全,并努力争取资金,规划重建一座多功能崭新大桥,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一年来,这座多年危桥的新生,也让我感触颇深:一名无职无权的普通退休老人,关注一座三十公里外的危桥,仅以电话联系方式,却引起了定远军县长、明光市明南街道李明书记和其坝西村王中旭书记,明光市地方公路局乡村路桥股孔令新主任等领导的极大重视,并在不足二个月的短时间内,上下协作,较好地完成维修工程任务。让搁置五、六年的危桥,重获新生,让我十分欣慰。借此机会,给他们点赞,向他们表示敬意!
这座危桥的新生的过程,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十九大和五中全会后党风政风的极大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经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座右铭。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良好的风气,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又有了更好的回归和提升。尤其在我市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更是得到了深刻地体现。
我虽是一名退休老人,人微已不再言轻,好时代带来了处处新风尚,老有所为,已不再是奢望。在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在此坚实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手中的笔,掌中的话机,和一颗爱党爱国的良心,为我们英明的党和伟大的国家,力所能及地发挥正能量的光和热。
国家大厦人民建,
耄耋亦能砖瓦添。
(0)

相关推荐

  • 【长安村落】——兴隆街道三堰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坐落于秦岭北麓洨河北岸,向东约4公里至西沣一级公路(210国道).向西约2公里与沣河相接,向北约1公里与西户路呈"丁"字形对接 ...

  • 定远史话160期:定远的这两座桥你了解多少?

    疫情防控 人人参与 通济桥和顺阳桥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定城的通济桥和顺阳桥,定远城西门外的通济桥和南门外的顺阳桥是两座古老的桥.它在现在的南城河上面是两颗古老的名珠,这两座桥在定远县城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 ...

  • 赤水河大桥的变迁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公路G321线史称"史迪威公路" ,后分别叫川滇缅公路,川滇公路,川滇东路,川云东路,这是一条联系国家危亡和艰险的抗战运输线.北 ...

  • 每个定远人都有一段城河记忆......

    粉丝福利 11月4号至11月20号 每条微文留言点赞前三名发花海门票两张 领取方式:每周一上午到定远县融媒体中心9楼采编部领取 城河记忆 护城河,千年古县的母亲河.从防御到废弃,再到疏浚美化,这条河围 ...

  • 明光市女山湖特大桥围堰施工方案演示

    明光市女山湖特大桥围堰施工方案演示

  • 去定远闲聊太平桥

    推广淮南与淮河文明的公众号 去定远闲聊太平桥 崔小红 中国是桥梁的故乡,造桥历史悠久,桥梁形式多样. 在东汉时,我国已基本形成梁桥.拱桥.吊桥.浮桥四种桥梁体系.进人隋朝,拱桥开始主导古代桥梁的发展走 ...

  • 兰溪古渡|绥宁探古寻踪

    兰溪古渡 杨焕礼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便在春潮带雨的发桃花水季节兰溪古渡已无舟可横了.兰溪古渡如今不仅无舟,亦无桨,无船家,无系缆石,无码头.古渡在历史上地理位置 ...

  • 西万公路及其石泉段

    文章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  作者:李厚恩  发布时间:2011-03-08 00:00 字号:小 大      西万公路起自西安终于四川万源县,故名西万公路.全线路总长495公里,符合国家三级道路技 ...

  • 推荐 | 万怀玉 :美哉!老嘉山!我故乡的山

    E F 走遍三山五岳 最美的风景 故乡的山 还是 O T R F 美哉!老嘉山!我故乡的山文|万怀玉编辑|董祖芹 走近您 我已走过了 六十个春秋的期盼 去过千里之外的 五岳三山 领略了风光无限 去过世 ...

  • 推荐|万怀玉:巨变,七十一年; 帝乡,一片新天 一一明光市人民医院今昔

    巨变,七十一年:帝乡,一片新天    一一明光市人民医院今昔 文|万怀玉 2015年12月,座落於明光市城北的龙庙山的市人民医院 ,经过短短几天川流不息的车运 人搬,已人去楼空 .对于居住在离医院近在 ...

  • 推荐丨万怀玉:红歌的魅力与感召 一一听著名歌唱家戴玉强《大黄河》有感

    红歌的魅力与感召  一一听著名歌唱家戴玉强<大黄河>有感 作者:万怀玉    编辑:董祖芹 "天地之悠悠,岁月之悠悠,一道哟那个长河哟,垂呀宇宙.云水悠悠,风雨悠悠,一条巨龙走呀 ...

  • 推荐|万怀玉:故乡的永远骄傲一一老明光(酒)情怀趣事

    老明光情怀趣事 作者:万怀玉 编辑:董祖芹 岁月流光叹逝川,如烟往事淡心间.卌年珍趣终难忘,故土醇醪留美谈. 光阴荏苒,恰似白驹过隙.人生碌碌中,无穷往事一如过眼烟云,历历在目者,不过千百之一,且多为 ...

  • 推荐|万怀玉 :大明城之光

    大明城之光 作者:万怀玉 改地换天七十年,  明城最美数今天.  宏楼阔道深街净,  花海星园靓市颜.  境秀气清居适乐,  遵规守法树新观.  初心不忘康庄路,  奋起帝乡追梦圆.         ...

  • 推荐| 万怀玉: 多难兴邦 一一庚子大考之二

    抗洪抢险,诗词同行 庚子大考之二 作者:万怀玉 图片:蔡松华 庚子之年,灾祸连连. 春爆冠毒,夏泛洪澜. 二场大考,卷题空前. 答案完美,惊世华篇.  一      当春月毒魔肆虐 举国克难攻坚 白衣 ...

  • 推荐|万怀玉: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在清明节之际,谨以此文缅怀挚友徐英田君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在清明节之际,谨以此文缅怀挚友徐英田君 万怀玉 尘世间,有三种情愫,即亲情爱情友情,她们是人类繁衍生息及和谐进步的纽带和动力.缺一,这个世界都不会完美.本文只想就笔者与徐英田君,二 ...

  • 推荐|万怀玉:重午怀屈子

    重午怀屈子  作者|万怀玉 四海同胞度正阳(注1), 龙舟糯粽艾蒲黄(注2). 千年节俗怀诗祖, 绝世高行日月光. (注1:正阳节即端午节的别称.注2即艾蒿蒲草雄黄酒)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一一祭诗祖 ...

  • 散文 | 万怀玉 : 醉人的麦香

    醉人的麦香 作者:万怀玉 "五月大地披金装,无边麦浪涌诗行.一年期盼农人梦,万户千家醉麦香."这是我多年前,在麦收季节返乡时,写下的一首小诗. 时光荏苒,这次麦收返乡,所见所闻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