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无子:道家秘传小方轻松解决 | 唱医雅言•阴证门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唱医雅言阐释》,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阳痿无子:道家秘传小方轻松解决

导   读

阴证: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本节所言“阴证”,尤以肾阳虚衰为主,以手足冷、阳痿、不育等为主要表现,丹道医家使用秘传小方,药少而精,疗效确切,值得大家临床借鉴。

阴证门

阴病证,耗元精,

手足厥冷是病根,

阳不举,头目昏,

三仙饮子真有灵。

三仙饮,药三味,

附子干姜共肉桂,

艾叶引,煎水吞,

久服阳回阴自松。

此三仙饮出自《万病回春》卷三,有补益肾阳之功用,主治阴证腹痛,手足厥冷。姜附桂是四川火神派的治病法器,其实火神派只是发扬了仲师的温补的一面,这样的治病思想在《扁鹊心书》、《阴证略例》中表现得也十分鲜明。三仙饮就是温补派的用药轴心所在。三仙饮中艾叶之用为画龙点睛之笔,一则艾叶虽苦但能入奇经,其二是大堆辛热之药少佐苦温之品,起到了反佐的作用。我们临床上要选择苦寒的药很多,但要找苦温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艾叶正是这为数不多的苦温药之一。我觉得临床用姜附桂于阴证而言的确是必须,但这个不可以滥用,是膏黄所治者当仁不让就用膏黄,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要端正,我们总不能遇到了阳明腑实证还牵强附会地去用姜附桂吧?

陈治生

阴病证,小肚痛,

阴缩于内少儿孙,

口鼻气,冷清清,

加减附子理中汤。

理中汤,有顶光,

白术甘草共干姜,

加附子,肉桂襄,

茯苓红枣引炮姜。

这个阴缩症用的是附子理中汤,此方剂之重要性和其丹道医理已见前述,这里不再赘述。且不可看似平常而忽之,真正救逆的汤方不是四逆汤,我认为非此方莫属!当然这也只是代表我个人看法。

陈治生

阴病证,缩肾囊,

小肚疼痛莫主张,

无钱者,有单方,

三阳散儿果是强。

三阳散,是为高,

硫黄四分研细调,

好烧酒,真胡椒,

共同一钱阳气潮。

这个小单方,不简单,是丹道医家之秘方,硫黄要用那种石硫黄(鸭羽黄的,出火山口的),还要用豆腐同煮,或者升炼了才能用。胡椒这个药大热又很安全,调料么!云南的吴佩衡用得较多。另硫黄用多了中毒多表现于尿道炎类反应,尿不下来,可用一碗鸭子汤服下就可以了。你看鸭虽然是羽虫,属火,但它生活在水中,水中有火,我们人的肾脏也是水中有火,所以物以类聚,它就能把硫黄中的这个火毒给解了,这个尿不下也就迎刃而解。

陈治生

附子理中汤

【组成】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用法】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口噤则斡开灌之。

【功用】补虚回阳,温中散寒。

【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方义】小儿久泻不止,脾肾阳虚,不能温煦,故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虚气陷则伴脱肛,睡时露睛。命门火衰,阳不温散,阴寒内生,故形寒肢冷,精神萎顿。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表现。理中汤温补脾胃之阳,加附子温补脾肾之阳,故附子理中汤为先后天并补之剂。方中以附子温补脾肾,人参补气益脾,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补土,干姜温胃散寒。郑钦安《医理真传》中云:“非附子不能挽救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能培中宫之土气”,人参微寒有刚柔相济之意,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五味药配合得当,治疗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诸证。方中附子温补先天真阳,白术健脾燥湿、补中宫之土,干姜温胃散寒,人参补气益阴,炙甘草补后天脾土、调和诸药。

【应用】

1.以小儿症见久泻不愈,形寒肢冷,睡时露睛为本方用方要点。

2.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加减】

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胃气上逆,附子理中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便秘,附子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晕车之呕吐。

【注意】

附子用时注意先煎,用量不可过多。

【附方】

名称:附子理中汤

组成:黑附块、别直参、清炙草八、川姜、冬白术、生姜汁

主治:卒中阴寒,口食生冷,病发而暴,忽然吐泻腹痛,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肉筋惕,神气倦怯,转盼头项如冰,浑身青紫

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热壮脾肾,急救回阳

名称:附子理中汤

组成:大附子、人参、白术、干姜、肉桂、陈皮、茯苓、甘草

用法:以水二钟,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煎,热服

主治:阴寒身战而重,语言声轻,气短,目口鼻出冷气,水浆不入者

出处:《良朋汇集》卷二

学苑的小书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