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教学手记——那些好像不该问的问题正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曾几何时,我们总希望学生的回答完全合乎教师提问的要求,千方百计,要把学生引进事先挖好的坑里去,谁的手段巧妙,谁就是高手。

这种教学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正慢慢缓解,转变。

当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时候,学生的学皆成了陪衬,如果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我们就不会再纠结学生的回答是否符合教师的主观设计,而是会敏锐地发掘学生的问题包含着怎样的教学内容与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困惑处正是教学资源的丰富矿藏。

为此,我们不必为那些看似没有多大价值的疑问而苦恼,而应该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欣喜异常,因为,它让我们找到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按照年级计划,本周要复习苏轼的《留侯论》,本以为学过的再复习,温习一下即可,由于匆忙,就把教参上译文给了学生,以便自己理解。

有个同学拿着译文告诉我:老师,你发给我们译文不好,不利于我们的翻译。

我很疑惑,为什么呢?

她说:你看“天下有大勇者”,译文上的翻译是”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这里根本没说“智”,这不是超出原文的意思,不“信”了呀!再如,“非有平生之素”,译文上的翻译是“平生素不相识”,可是教材给“平生之素”的注释是“平时早有的交情”,这个“素”字到底该怎样理解,好像都没有说清楚。还有教材上的原文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而那个资料上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这个“归”字该怎么理解呢?吴不是他的家乡,怎么能叫归呢?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马上意识到,确实不应该把译文给学生,因为,教学参考书上的译文大都是意译,而且许多译文并不严谨,这对于同学们来讲,会形成极大的干扰。

再就是,张圆圆同学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表明学生在翻译文本的时候,在语境的融合理解上,还缺少一定的学力,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把这篇文章重新注解了一遍印给学生,我的意思是给他们做一个示范,文言文的复习,应该这样来完成第一步复习工作。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匹夫:一般人】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大勇:“大”形容词修饰中心词,如果译成“很大的勇敢”,显然不当;于是用“大智大勇”来表达更完美。“卒然临之”缺少主语,谁、什么临之?必须明确,要依据语境来补出来,“祸难”;“此……也”判断句式。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所以……者:用来……的……,从语境来看,下文的“警戒之义”,那就是他说的话,因此,翻译成“用来略微显露他心思的言语”。】;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根据故事背景,其意不在给张良那本神秘的兵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比喻应该译出本体】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被动语态要译出】,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所字结构要译出,也没有可以再施展的办法,“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翻译不准。】。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感情色彩要译出,这里含有“有勇无谋的人”的轻蔑意味】之力而逞【“施展,实现”,通过一次狙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状语后置句要译出。】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形象说法,可以直译,生死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也可以用成语译成“其情况间不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状语后置,应该是不于盗贼死,也就是不在和盗贼的搏斗中死;译文“不愿死于盗贼”之中显然不够准确】,何者?其身之可爱【“爱”,珍惜,他的身体是值得珍爱的】,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死”,为动用法,这里省略了“之”,应该是“死之”,为之死,不值得来为盗贼死。】。子房以盖世之才【以,凭借】,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特,只是】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连词,表示结果,因而,才】,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倨傲”,傲慢;“鲜腆”,教材注释非常清楚,鲜,少;腆,厚道;鲜腆,就是不厚道,无爱意。“折”,就是使动用法,使……折服。】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可以”同现代“可以”】,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以”,来;“逆”,动词,迎接;“逆旅主人”。】庄王曰:“其君能下人,【“下人”,就是“下于人”,在他人之下;甘愿居于他人之下;】必能信用其民矣。”【“信用其民”之“信用”应该是使动用法,“使其民信用”,依据语境,“信”应该是“信服郑伯”,“用”应该是“为郑伯所用”,因此,这句话可译为:一定能使他的百姓信服他并能为他所用。】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圆圆提出这个“归”字不好理解,吴不是他们的家,怎么叫“回去”呢,这里的“归”,不能简单理解为“回去”,而是“归属”,译文里译的是“归降”,意思是准确的。另外,苏教版的断句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大家可以对比,这两种断句究竟哪个更有道理。】,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固定结构,是“为什么”的意思】非有生平之素,【“生平之素”,这是一个简略的说法,“素”有“素交”的意思,即旧友,这里指旧的交情,“非有生平之素”也就是平时没有交情。】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状语后置要译出,“用仆妾一样的差使来使唤他”。为什么要译成“使唤”呢?因为,当时老人让张良拾鞋并给他穿上。】油然而不怪者,【“怪”,意动用法,译成“不以之为奇怪”,或“不感到奇怪”】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这个长句子,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完整性,其整个判断结构要译出,“这正是……原因”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是以”,因为;】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名词动用,做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词色”两个词,“词”,言语;“色”,指“脸色”。状语后置句要译出,在言语和脸色上表现出来】。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译成“怀疑”显然不当,应该是“猜疑”“猜想”的意思,】子房以为魁梧奇伟,【“以为”,应该是“认为”】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而”字表转折,与原来的猜想呼应;“乃”肯定的副词,“原来是”,表示实际情况与猜想大相径庭。】不称其志气【应该是“与其志气不相称”】。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写完这个示例,分明地感受到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些,特别上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这不正是在同学所提出的疑问的基础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吗!

(0)

相关推荐

  • 百岁先生许渊冲驾鹤西去 寻找阔别三年的亲密爱人

    许渊冲先生和爱人照君2016年合影 文汇报记者江胜信 摄 百岁文化老人许渊冲先生终于挥挥手,驾鹤西去了.在西天的霞光中,相濡以沫一甲子的亲密爱人照君,在照着他,等他3年了. "时间好像忘了把 ...

  • 古文观止181:苏轼•留侯论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其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前218年(秦始皇29年)在古博浪 ...

  • 20210506教学手记——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更有逻辑

    <风向标>试卷一套一套做下来,感觉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每套题都有诸多亮眼之处,本公号会不断推出该套试题写作的实践例文.欢迎大家指导! 本题命题人是南师附中张小兵老师 说明:想写好作文,就必 ...

  • 于微小之中感受生命的宏大——《核舟记》教学手记

    一. <核舟记>是一篇实物说明文的文言文,在教本里属自读课文.我想,为什么许多老师要把这篇古文当成一篇说明文来教呢?我绝无此意. 课例的构成并不拘泥于文本本身,而是在于教者的角度与研读.或 ...

  • 教学管理菜鸟成长记52-有问必答的IF函数

    关键词:EXCEL2016:IF函数:AND函数:操作难度*** 小菜仔细研究了最近这几天二师兄教的秘籍,发现已经进入到EXCEL应用的另一个境界,慢慢接触了不少函数,通过函数来提高工作效率了. 这不 ...

  • 20210510教学手记——是拆还是留?结果不重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 ...

  • 20210514教学手记——2020年全国二卷作文试写、点评与修改

    2020年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 ...

  • 20210515教学手记——从思维导图看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识别,读懂作者的观点,读懂观点的前提是读清楚写作者的思维脉络.因此,思维导图往往被用来梳理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路.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者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及阅读结果的科 ...

  • 20210430教学手记——教学改革应该体现在课堂形态的改变上

    昨天常熟UWC学校的同行们来我校探讨交流中文教学问题,其中,听了我一节课.听课后带队彭老师说:出乎预想之外.我问他,之前的预想是什么,出乎预想之外又指什么.他说:根据他的想象,体制内学校的课堂,学生很 ...

  • 20210426教学手记——把屈原比作“犟驴”,你敢吗?

    海子在评价荷尔德林的诗歌时说:"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其实,真正有思想的表达,不都应该是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吗?是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先把学生心中的烈火点燃,而不是一味地教 ...

  • 20210522教学手记——写出真阅读

    读了很多书,不会写文章,是因为大多阅读是假阅读.读其表,不读其里:读其内容,不读其形式:读其分层,不读其思维:结果是永远读的是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认知.思维没有关系.这是目前大多读书人的阅读状态.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