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教学手记——那些好像不该问的问题正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曾几何时,我们总希望学生的回答完全合乎教师提问的要求,千方百计,要把学生引进事先挖好的坑里去,谁的手段巧妙,谁就是高手。
这种教学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正慢慢缓解,转变。
当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时候,学生的学皆成了陪衬,如果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我们就不会再纠结学生的回答是否符合教师的主观设计,而是会敏锐地发掘学生的问题包含着怎样的教学内容与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困惑处正是教学资源的丰富矿藏。
为此,我们不必为那些看似没有多大价值的疑问而苦恼,而应该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欣喜异常,因为,它让我们找到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按照年级计划,本周要复习苏轼的《留侯论》,本以为学过的再复习,温习一下即可,由于匆忙,就把教参上译文给了学生,以便自己理解。
有个同学拿着译文告诉我:老师,你发给我们译文不好,不利于我们的翻译。
我很疑惑,为什么呢?
她说:你看“天下有大勇者”,译文上的翻译是”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这里根本没说“智”,这不是超出原文的意思,不“信”了呀!再如,“非有平生之素”,译文上的翻译是“平生素不相识”,可是教材给“平生之素”的注释是“平时早有的交情”,这个“素”字到底该怎样理解,好像都没有说清楚。还有教材上的原文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而那个资料上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这个“归”字该怎么理解呢?吴不是他的家乡,怎么能叫归呢?
听了她的一番话,我马上意识到,确实不应该把译文给学生,因为,教学参考书上的译文大都是意译,而且许多译文并不严谨,这对于同学们来讲,会形成极大的干扰。
再就是,张圆圆同学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表明学生在翻译文本的时候,在语境的融合理解上,还缺少一定的学力,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把这篇文章重新注解了一遍印给学生,我的意思是给他们做一个示范,文言文的复习,应该这样来完成第一步复习工作。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匹夫:一般人】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大勇:“大”形容词修饰中心词,如果译成“很大的勇敢”,显然不当;于是用“大智大勇”来表达更完美。“卒然临之”缺少主语,谁、什么临之?必须明确,要依据语境来补出来,“祸难”;“此……也”判断句式。】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所以……者:用来……的……,从语境来看,下文的“警戒之义”,那就是他说的话,因此,翻译成“用来略微显露他心思的言语”。】;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根据故事背景,其意不在给张良那本神秘的兵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比喻应该译出本体】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被动语态要译出】,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所字结构要译出,也没有可以再施展的办法,“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翻译不准。】。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感情色彩要译出,这里含有“有勇无谋的人”的轻蔑意味】之力而逞【“施展,实现”,通过一次狙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状语后置句要译出。】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形象说法,可以直译,生死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也可以用成语译成“其情况间不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状语后置,应该是不于盗贼死,也就是不在和盗贼的搏斗中死;译文“不愿死于盗贼”之中显然不够准确】,何者?其身之可爱【“爱”,珍惜,他的身体是值得珍爱的】,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死”,为动用法,这里省略了“之”,应该是“死之”,为之死,不值得来为盗贼死。】。子房以盖世之才【以,凭借】,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特,只是】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连词,表示结果,因而,才】,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倨傲”,傲慢;“鲜腆”,教材注释非常清楚,鲜,少;腆,厚道;鲜腆,就是不厚道,无爱意。“折”,就是使动用法,使……折服。】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可以”同现代“可以”】,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以”,来;“逆”,动词,迎接;“逆旅主人”。】庄王曰:“其君能下人,【“下人”,就是“下于人”,在他人之下;甘愿居于他人之下;】必能信用其民矣。”【“信用其民”之“信用”应该是使动用法,“使其民信用”,依据语境,“信”应该是“信服郑伯”,“用”应该是“为郑伯所用”,因此,这句话可译为:一定能使他的百姓信服他并能为他所用。】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圆圆提出这个“归”字不好理解,吴不是他们的家,怎么叫“回去”呢,这里的“归”,不能简单理解为“回去”,而是“归属”,译文里译的是“归降”,意思是准确的。另外,苏教版的断句是“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大家可以对比,这两种断句究竟哪个更有道理。】,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固定结构,是“为什么”的意思】非有生平之素,【“生平之素”,这是一个简略的说法,“素”有“素交”的意思,即旧友,这里指旧的交情,“非有生平之素”也就是平时没有交情。】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状语后置要译出,“用仆妾一样的差使来使唤他”。为什么要译成“使唤”呢?因为,当时老人让张良拾鞋并给他穿上。】油然而不怪者,【“怪”,意动用法,译成“不以之为奇怪”,或“不感到奇怪”】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这个长句子,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完整性,其整个判断结构要译出,“这正是……原因”】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是以”,因为;】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名词动用,做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词色”两个词,“词”,言语;“色”,指“脸色”。状语后置句要译出,在言语和脸色上表现出来】。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译成“怀疑”显然不当,应该是“猜疑”“猜想”的意思,】子房以为魁梧奇伟,【“以为”,应该是“认为”】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而”字表转折,与原来的猜想呼应;“乃”肯定的副词,“原来是”,表示实际情况与猜想大相径庭。】不称其志气【应该是“与其志气不相称”】。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写完这个示例,分明地感受到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些,特别上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这不正是在同学所提出的疑问的基础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