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外伤后的3种疾病CT表现

第一节 肋骨骨折

1.临床概述

肋骨骨折较常见,多由胸部外伤所致,可单发,也可多发,还可为单一肋骨多处骨折。本病主要症状是胸痛,呼吸及活动时加重,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臂丛神经、胸部血管和气道损伤。高位肋骨骨折可伴有支气管破裂。低位肋骨骨折常合并脾、肝或肾的损伤。肋骨的骨折端可损伤胸膜和肺,导致肺血肿、血胸或气胸。胸廓反常运动或连枷胸,5根连续的肋骨骨折或≥3根相邻的肋骨节段性骨折所致,影响呼吸运动而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2.CT表现

直接征象表现为肋骨骨质连续性中断,断端可移位。根据肋骨骨折的CT表现,可分为8型:骨折同时累及内侧和外侧的骨皮质;骨折累及一侧骨皮质(青枝骨折);劳力性骨折:表现为线状的硬化影或断裂;肋骨骨折可见碎骨片;骨折伴胸膜下血肿;骨折伴骨痂形成;骨折伴髓内骨痂形成;骨折愈合后残留成角畸形。

第二节 肺挫裂伤

1.临床概述

肺创伤后肺实质的异常表现多由肺不张、肺水肿、肺炎和肺损伤(挫伤和裂伤)引起,且常常多因素同时存在。脂肪栓塞综合征常发生于创伤后12-72h,多继发于长骨骨折,患者的症状多因来源于骨髓的脂肪滴释放入血堵塞毛细血管,导致各器官缺血而引起,可伴呼吸困难、精神异常和皮肤瘀点瘀斑等。肺挫伤一般于伤后第3天开始吸收,大多在2周后完全吸收,且可不留任何痕迹。肺裂伤多于伤后第5天开始吸收,吸收较慢,大多于伤后3个月才基本吸收,常留有局灶性斑索影。

2.CT表现

①肺挫伤:分布于肺外周的、节段性或地图样的实变影和磨玻璃影,或两者兼有,于创伤发生后的6h内CT表现最明显。依据CT表现分为胸膜型、非胸膜型、单侧型、散在型及弥漫型。

a.胸膜型:好发于两下肺的后部,类似于坠积性肺炎,表现为胸膜下条絮征。

b.非胸膜型:发生于远离胸膜的肺内,呈斑片状高密度影。

c.单侧型:表现为单发性肺内大片状高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匀,边缘常不规则。

d.散在型:两肺内多发大小不一的斑片状模糊影,多沿支气管血管束走形分布,可融合成大片状。

e.弥漫型: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磨玻璃样改变,密度稍高。

②肺裂伤: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型及复杂型。

a.单纯型:无气胸或血气胸,常伴灶周肺挫伤,病变呈局灶性椭圆形或卵圆形,特征性表现为椭圆形透光区由一假膜包绕形成肺气囊;腔内出血可形成气-液平面或空气半月征;肺裂伤吸收缓慢时可形成孤立结节或肿块。病变好发于肋脊角区胸膜下的肺边缘,可单发或多发。

b.复杂型: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胸或血气胸,常伴有明显肺萎陷或肺不张,以及明显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常见,可见伤侧胸壁塌陷。

3.鉴别诊断

肺泡性肺水肿: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患者。中央型病灶呈蝶翼状分布,弥漫型病灶分布于两肺中、内带,治疗及时可很快恢复。

第三节 血气胸

1.临床概述

胸壁外伤一旦累及胸膜,气体进入胸膜腔称为外伤性气胸,若同时伴有胸腔出血,则称为血气胸。多见于钝器性外伤和震荡性外伤。多伴有肋骨骨折,常伴发肺挫裂伤。临床症状与血气胸的量及肋骨骨折情况有关,表现为气急、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和呼吸困难。

2.CT表现

多见于下肺;可见脏层胸膜线,呈弧形细线样软组织影,与胸壁平行,其外侧为无肺组织的透亮区;游离性血气胸血液沉积于后胸壁下方,贴于胸腔内壁,呈新月形高密度影,CT值多在35HU以上;局限性血气胸往往固定于一处,表现为圆形及梭形的高密度气-液平囊腔,并有薄膜包绕,边界清晰,囊壁厚薄不均,内壁光滑;根据其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外围型的气-液囊腔(Ⅰ型,最为多见);②肺底脊柱旁气-液囊腔(Ⅱ型,由肺组织压向脊柱所引起);③小的气-液囊腔(Ⅲ型)。

3.鉴别诊断

局限性血气胸应与先天性肺囊肿、支气管扩张和寄生虫空洞等鉴别。前者囊壁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囊壁虽厚薄不均,但是内壁光整,结合外伤史不难鉴别。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初艳龙

所读书籍:《胸部CT诊断》

原著主编:赵丽琴、李铭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