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火百强榜出炉,除了“战争之王”还有啥看点?
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
某种程度上,军火买卖情况是反映世界局势和大国博弈的风向标。
▲ 上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简称SIPRI)发布了2016年国际军火企业数据报告 。
这份只有短短8页的英文报告,不仅列出了最新的全球军火商百强榜,更是深入解析了各国军贸变化的缘由。
全球“老大”也是“战争之王”
在好莱坞大片《战争之王》(又译为《军火之王》)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著名军火商尤瑞·奥洛夫不无揶揄地说:“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是美国总统,他一天卖的比我一年卖的还多。”
从SIPRI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这句台词可谓一针见血——美国军火企业仍是全球军火贸易额的最大“贡献者”,稳坐世界武器交易、生产行业的头把交椅。
▲ 报告指出,与2015年相比,2016年美国军工企业的交易额上涨4%,达217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额的57.9%。 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防承包商,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408亿美元的武器销售额居全球第一,比2015年上涨10%。美国另外两大军火巨头波音、雷神分别以300亿、230亿美元的数字,荣获全球军火交易贸易的亚军和季军 。
美国的海外军事行动消耗,以及对其他国家大型武器系统的并购,均拉动了军贸总数额的上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小型军事安保公司的贸易额也是直线上升。
美国雇佣兵公司在海外的生意确实很“火”。美国德阳公司(DynCorp)和私人军事安全工程公司(KBR)的销售额2016年分别增长了27.7%和100.8%。而被称为美国政府“影子军队”的美国黑水私人武装公司甚至在2017年提出了“承包阿富汗战场”的建议,狂言“只需不到100亿美元,就能为美国降低350亿美元的战争成本”。
SIPRI武器与军事开支项目主管奥德·弗勒朗预计,美国军工企业的销售额在未来还会大幅增加,主要由于五角大楼军费开支增加,以及总统特朗普力主加强美国核武库建设。
其实,这已经是“马后炮”式的预测分析。就在2017年9月中旬,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9票赞成、8票反对,高票通过下一财年防务开支议案。
根据这一议案,始于10月1日的2018财年美国防务开支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美国《预算控制法》规定的5490亿美元的军费上限。
美国军费狂飙的背后,与其说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执政思路,不如说巨额利润驱动下军火商利益集团的“政策暴走”。
有美国媒体评论称,美国扩大军费的计划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促使拥核国家“核武器现代化”项目发生转变。如此一来,不仅是在传统军备领域,核军备领域出现竞争的风险也会加剧。
军贸增长折射冲突局势
军贸总额的数字增长,向来是国际安全局势的晴雨表。
2016年,世界军火工业百强企业共销售了价值3748亿美元的军火。全球军火交易以及军事服务业出现五年来的首次增长小高潮。
SIPRI武器与军事开支项目主管奥德·弗洛伦特指出,各国军火企业的最大买家一般都是本国国防部,并不是用于出口。有鉴于此,从该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不仅可以看出各国买卖军火的情况,同时还能反映出世界各国的安全感以及对冲突风险的评估程度。
以韩国为例,2016年,韩国军工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球军售额的2.2%,比2015年足足增加了20.6%。无独有偶,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的武器销售额在2016年也增长了25.1%。很明显,两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势无疑是这一数字暴涨的主要原因。
▲ 三星、现代、LG、韩华都是韩国军工领域的领头羊。
SIPRI专家通过观察认为,全球“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地区越来越多”。弗洛伦特指出:“战争和军火交易当然是有关联的,比如战争状态下,子弹、炮弹以及军用车辆的需求量自然会增长。全球军火销售的增长,也同潜在冲突的加剧有关联。”
早在今年4月,SIPRI发布的报告就明确指出,亚洲、大洋洲、东欧和北非的军费开支增加。其中,东欧国家的军费增加,被归因为俄罗斯的影响。而亚洲地区的矛盾和紧张气氛,也直接反映在军费开支增加上,比2015年增长了约4.6%。
欧洲诸国接近洗牌阶段
军火百强榜单的排名变化,也是强国角力的舞台。
曾经能与美国军力平分秋色的俄罗斯,2016年军火销售额从曾经的“千年老二”排名上滑落下来,排名第三。世界军火百强榜上,俄罗斯企业只占十家,排名最为靠前的企业是排在第13位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销售额约合52亿美元。
尽管俄罗斯的武器出口递增3.8%,但增幅已经低于以往水准。SIPRI高级研究员魏茨曼指出:“俄罗斯2016年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俄罗斯公司军售增速放缓。因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所以他们受到了重创。”
军贸不振的背后,还有俄罗斯外交困局的阴影。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措施,不仅“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在内的诸多军事合作项目告吹,德国MTU公司也停止向俄供应柴油发动机,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包括舰用燃气轮机等所有军事装备,俄方不得不从中国进口舰用柴油机。
“老欧洲”的军火贸易总额在2016年稳中有升。来自西欧的武器制造商在全球军贸中位列第二。
但欧洲内部的实力差异化也在军火排名榜中略有体现:法国和意大利公司的武器销售额有所下降,德国和英国公司的盈利则有所提升。
▲ 法国达索公司最新型阵风战机
不过,报告也对英国略显担忧:“脱欧之后,英国短期经济和政治前景仍不明朗。”
时至今日,曾经的英法德核心已经各奔东西,下一步欧洲到底向何处去?是继续追随美国主导的北约,还是继续自己的欧盟实体化道路?
或许欧洲人自己也不知道。
最终的发展走向,还得靠实力说话。而新一轮欧洲地缘大洗牌,或许即将开始。
低调中国无故“躺枪”
报告同时指出,由于缺乏足够准确和可比对的数据,无法对大多数中国军贸公司的武器销售额进行合理估算。所以,在SIPRI报告中没有一家中国军工企业榜上有名。
尽管如此,SIPRI在报告附录中强调,根据中国2002年至2016年间近三倍的军费开支增长比例、中国武器出口情况及其少数相关企业披露的部分有限信息,如果从武器销售额推算,至少有9到10家中国军工企业可以名列世界军火贸易百强。
其中,4至6家中国企业可能跻身全球军火企业前20强之列,尤其是中航工业和兵器工业集团(原北方工业公司),极有可能荣登全球军火贸易十强榜单。
军事专家赵宗九教授对此指出,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近年来中国加大国防和军队建设投入,主要是为了弥补过去的发展旧账,全面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水平,履行“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任务,不针对特定国家,更不会威胁世界和平。从SIPRI报告的附录可以看出,发布方自己也承认排名的局限性。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是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前提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大可不必在意这个排名。
撰稿 / 石留风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图表制作 / 高铭
制作 / 徐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