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潘金莲,我是武二郎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老杨品谈  平民观点  仅供参考  草根之言

时事解读、文化寻源、常识科普、历史趣谈


老杨品谈>>>>>

你不是潘金莲,我是武二郎

■文 | 老杨

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上演4天了,票房2个亿。我没去看,但总感觉这个排片的时段有点怪怪的。对于电影来说11月到12月25日是个空档期,没有节日、没有假期。以往这个时段会排外国大片,以补院线的收入,这时期算是个冷时期。

当然排片的事华谊这样的小公司是决定不了的,这个权力在中影集团手里。

中影集团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这也是一家既有经营权又有管理权的中国式公司,既能当管理者定规则,又能当裁判下场执法,还能直接上场踢球。

这两天冯小刚因为万达院线排片比例低而公开损得王健林,说什么你是大公司,我们是小公司。这话听了有点不对劲,明的是骂万达院线,实际应该是骂中影集团,在这个时段上演,就是这部电影销售的失败。

冯小刚骂王健林,招来了王大公子王思聪。千万别以为他们真的是在打架、死掐,有什么新仇旧怨,这都是表演,目的是把这个冷的时段炒热,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这部电影。

基本上是要形成一个这样的效果:

听说了吗?冯小刚把中国首富王老大给骂了。为啥呀?好像他俩原来就有仇,人家王老大的儿子都不干了,直接上场骂冯小刚。啊!还是生儿子好啊,上阵父子兵,那到底是因为啥具体事啊?这不是冯小刚新拍了个片子叫《我不是潘金莲》嘛,现在正演呢,万达院线不愿意给演,就打起来了。有潘金莲的电影一定是挺那个的,要不我们也去看看?好啊,我也这么想,晚上我们一起去,不见不散。

这是个既免费、又狗血的大广告要的效果。导演:王中磊、王健林,演员:冯小刚、王思聪,制片:王中军。


给大家介绍一部好片子,美国拍的电影《火线重生》,网上就有。

故事的主人公叫利·维,是一名从小就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长大的杀人犯,他是一名暴徒,一个反社会者。按这个洲的法律,利·维要接受静脉注射死亡的惩罚。一个国家资助的药品公司需要一批新药的试验者,利·维被选中了,从此假的利·维死去,真的利·维变成了乔·李。负责这项试验的是科普博士,他的新药叫“安纳格斯”,这种药通过改变人大脑的化学成分,使暴力者变成温顺,邪恶者找回良知。利·维多次逃跑未果,被迫接受了试验。利·维的试验效果很明显,他变得温和了,开始为以往的错误而忏悔。这家药品公司通过新药的开发获得了股市上的丰厚回报,科普博士也成了有名气的人物。

科普博士开始了对利·维实验的第二个阶段,让他回归社会,利·维以乔·李的身份回到现实生活。乔·李回到现实中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看望了被他打成痴呆的受害者,并真诚地向他道歉。虽然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在科普博士研究机构的监控下进行,但他还是很愿意开始新的生活,重新做人。他找到了工作,并结识了一个心怡的女朋友,一切变得那么美好。

可现实依然是残酷的,他不但受到仇家的追杀,哈特药品公司通过新药研发的炒做已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试验对他们已不再重要,哈特药品公司要履行同监狱的秘密协议,处死实验者,让他们真正死亡。这一行动也让监狱长对贿赂者有个交代。

当科普博士知道真象后,为了自己的科学理想,为了利·维,他要帮助利·维出逃。

哈特药品公司最后才告诉科普,实验者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安纳格斯”进行药特治疗,这部分实验者都因为肝衰竭而死去。另一部分实验者服用的是“安慰剂”,也就是没有任何药品的糖丸,利·维就是这部分实验者。

科普能接受自己药物实验的失败,但他无法接受对已不再暴力并已找回良知的利·维的处死,所以他想阻止这场屠杀,帮利·维逃走。在追杀与逃亡的较量中,科普失败了,利·维最终被枪杀,一个死刑犯最终走上了他的不归路。

这是一部美国电影中再正常不过了的一部娱乐片。暴力、追杀、逃亡、人体实验,所有娱乐看点一应俱全。就是这样一部娱乐片所承载的批判性让人折服,它给观影者带来思考的深度更让人仰慕。

一、人性善与恶的思考。这是全人类思考的一个永恒主题。

利·维之所以成为一个杀人暴徒不是天生的,他童年目睹了母亲被暴徒残害的全过程,在他成长中也受到和母亲同样的暴力和不公正待遇。

人之所以变恶的责任是社会,是环境,是暴力制造了暴力。

“人之初,性本善”,这不应该是西方人的思想,以基督教的教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社会,应该是人本恶的观点,恶的人在社会的教化中变善。

片子中反复出现利·维在枪杀暴徒时把一个无辜的过路青年射伤,垂在楼梯上的一肢手臂滴下的一滴血落在了利·维的肩上,利·维举目仰视的眼神中流露出忏悔的神色。做为暴徒的利·维知道他是无辜的,这是他犯下的错。暴徒心中善意的流露说明了人心之善,影片这一构思是向西方善恶价值观的挑战和批判。

二、是什么改变了人性。

利·维变恶的制造者是社会,那么利·维变善的动力又是什么?是法律、是药物、还是科普博士?首先法律不能使他变善,反之执法者的不公却是暴力者以暴制暴的推手。其次也不是药物,因为利·维根本就没有用过药,他吃的是安慰性的糖丸。也不是科普博士,科普博士在实验中曾是他的攻击目标。

电影中科普博士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要改变自己,不是靠药物,不是靠他人,而是靠自己。

利·维改变的动力首先是他内心中对落在自己肩头上无辜青年的那一滴血的歉疚,是被他伤害后变成弱智那个青年对他的信任。

自我内心的愧问,他人的信任才是利·维改变的根本。其次是环境。利·维的实验是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这里的关系很单一,他是被实验者,科普博士是实验者。他被实验的利益是逃离了死亡,科普博士则想通过对他的实验,完成通过药物改变人类的暴虐与残酷的伟大理想。

单纯的环境里,利·维单纯地活着,吃药是他唯一的任务,所以他感到很放松、很平静。回到现实生中的利·维又进入了仇恨的深渊,多方面的追杀像一条条毒蛇缠着他,他想重新开始,想做一个好人已没有了可能,最终他死在了邪恶的枪口下。

观影者多为这样的结局而遗憾,善意和生存让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恰恰利·维的死才是电影的真正主题。在这场游戏中,利·维只有一种选择才能生存,那就是回到过去,继续以暴制暴,利·维没有这样做,他想重新开始,重新开始的选择只有一种方式,退出游戏,而死亡是退出的唯一办法。死是重新的开始。

三、谁是邪恶的制造者。

电影告诉我们邪恶的制造者同样是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有权力的人,既得利益的集团。这一主题是这部电影批评性所在。法官、监狱长、上市的药厂、黑帮势力,他们制造了这场游戏,名正言顺地制造着残暴与邪恶。

四、在人生的游戏中不允许犯错,犯错之后有可能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

利·维的人生悲剧从他自身来讲是他自己的错,虽然他看到了改正的曙光,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他这次改正的机会。这是片子在浅层对人的告诫。

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无论以任何形式传播的故事,都没有现实中发生的更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