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 接纳Ta本来的样子,才能体验真正的亲密感!

· 01 ·
亲密关系的发展需要共情
在每一段人际关系中,我们都会经历亲密感的不同阶段。在逐渐认识彼此的这条很颠簸却随处都是风景的路上,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的阶段之间弹来跳去。
第一个阶段是理想化阶段,那时的我们痴迷颠倒地坠入爱河,被爱蒙蔽了双眼,用各种变形的方式来看待生活。
第二个阶段是两极化,这时我们从任何事情都是“十全十美,正合我意”的想法走到相反的方向上,变得专注于他人的小瑕疵和小缺点。
当我们看到了所有的不完美之后,就想逃离、躲避。事实上那些弱点恰恰反射出了我们自己的脆弱之处,我们却不自知。
从两极化阶段,我们经常会掉头转向,直接又回到理想化阶段,再开始重新来过;
或者我们会留在这条狂风大作的路上,在坑洼起伏的路面上奋力前行,希望最终能走上一条坦途。
因为有了耐心、投入、客观和最重要的共情,我们才能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整合。
当我们的视野能扩展到涵盖整个画面时,我们就能看到对方的整体,既包括“好”的部分,也包括“坏”的部分。我们会学着去看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而放下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部分。
我们一路上经历过的那些周期性“颠簸”只是用来提醒我们要慢下来多加注意,而不是告诉我们说我们已经失败了,需要从头再来。
对这三个阶段特征的了解会促使我们理解共情如何强化我们的关系,如何引领我们发展出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更深入的欣赏。
 · 02 ·
亲密关系阶段一:理想化
一位非常仁慈的精神分析学家埃尔文·塞姆拉德(Elvin Semrad)在20年前就曾表示:
“坠入爱河,是我们的文化中唯一一种可以接受的精神病。”
所有的精神病,包括坠入爱河,都会表现出无法保持注意力和客观性。
换句话说,我们看不清楚,想不清楚,也感觉不清楚。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坐”在一个让人头晕目眩又兴奋不已的情绪过山车里,绕着我们爱上的对象打转。
在这趟疯狂之旅中,理性不见了,我们被带上了这趟看起来像终极大冒险的旅程。
在关系的理想化阶段,对共情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共情有赖于客观性来维持平衡和方向。
事实上,共情在许多方面都是客观性的同义词,这可以定义为能够如实地、不加扭曲地看到这个世界本来样子的能力。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中也强调了客观性在爱一个人的行为中所处的中心地位。
“我必须客观地去认识对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够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幻想、克服我想象中的被歪曲了的他的图像。”
“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才能在恋爱关系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客观性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那些图像就像墙上挂着的画一样,很漂亮、很引人入胜,我们却不可能走进去或改变它。它是固定、静止的。
一幅海浪拍打在缅因州礁石滩上的照片可能是一幅很漂亮的画面,但是你听不到海水拍打石头的声音,也感受不到溅在脸上的、咸咸的浪花。
图像是物体,但人是有血有肉的,是会头疼、牙疼,会有臭脾气和坏心情的。
当我们把人看成物体的时候,就破坏了他们的灵性。
我的一个病人告诉我,她能清楚地记得让她开始质疑她跟丈夫之间关系的那个时刻。他伸出双臂搂着她,告诉她他是多么爱她,然后说 :
“你是一个完美的母亲,一位优雅的女主人,一个深爱并关注丈夫的好妻子。我想你余生都能保持这个样子。”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当作一个物体或一个东西来爱时,我们会想让那个人保持不变,这样就能与我们在头脑中构建出来的图像相符,而那个图像是经过仔细打造来满足我们的需要的。
这种将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行为,它让我们无法把对方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人。对方的意义也只在于其能给予我们什么。现实情况也都按照我的需求、我的愿望、我的恐惧和我的渴求来进行定义。这个世界就只缩减为被爱的需要。
对许多人来说,爱完全是由需求,并不是由共情所驱动的;而共情则体现为我们很想去更多、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现在的样子和随着时间将要变成的样子。
我将被过多的需求所驱使的爱称作图像之爱( image love)。这种爱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因为我们是爱上了一个图像,而不是真人。
这种爱开始时能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因为图像都是没有缺点、没有瑕疵的,而真人则注定是不完美的。
所以,图像之爱让我们不要走得太近,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看到他人身上的不完美(或者不用承认我们自己的不完美)。
然而,如果我们要爱上一幅图像,我们自己也不得不成为一幅图像。
这就是这个阶段中要记住的关键问题:用卡罗琳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卸下妆容”,我们就要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
如果我们还想努力去维持自己成为的那幅图像的话,暴露自己就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风险。
在关系的理想化阶段,我们为自己和彼此都创建出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都是在否认我们本来样子的一部分之后,只剩下了一些特征或典型形象。
如果陷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注定会失望的。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人能够真的活成那个理想的图像——
我们有人长了瘊子,有人会有粉刺,有人脚趾上有脚气,有人牙齿有缝隙;我们还有一些烦人的习惯,比如笑的时候鼻子出气,睡觉时打呼噜,嘴里翻嚼着口香糖或者喝汤时声音太大……
我们为自己创建出的理想化图像能把我们带回到我称之为犯罪现场的地方——我们过去尚未解决的、现在还持续缠绕着我们的那些秘密。
所有的孩子都以为他们身处一个自己想做什么都能做成的世界里——所谓的“全能感”现象。
通过跟父母、亲戚和老师的共情式互动,他们会开始产生对自己更加现实的看法。
在被以共情和尊重对待时,他们渐渐看到他们其实并不能做到所有的事情,但也学着接受这些局限,不会因此觉得很丢脸。
当我们用共情来指导与孩子的互动时,他们就会知道一次不佳的表现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他们这个人的尊重,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他们的爱。
共情能帮助孩子学会逐步理解自己的局限性,并认清现实,即无论怎么努力,自己都不可能是万能的,自己不可能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到最好。
在共情的环绕中长大的孩子能发展出一种有安抚能力的自我声音。这个声音会向他们保证,即使不能击出本垒打赢得比赛,或者没有当选班级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还是值得被爱的。
相反,在一个缺乏或没有共情的环境里,孩子会发展出一个苛责的内部声音,一直在重复“你做得还不够”这样的信息。
这通常又会产生一个自暴自弃的结论——“你有欠缺”或“你不够好”。
长大之后,我们总是会低估我们的成长史对关系的影响。即使是心理最健康的人也会背负着他们的过去,只有共情能让我们觉察到过去的影响,能引导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过去在哪些地方还在继续指挥着现在。
理想的图像是想象出来的产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我们只有在愿意把他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时,才能够体验到真正的亲密感。
当我们睁开眼睛,开始去看图像之外的东西时,对共情的挑战也会增加,因为这时我们总是会盯着那些“不好的部分”,却不够关注那些“好的部分”。这就是在关系中很有难度、要求很高的一个阶段,我称之为两极化阶段。    
 · 03 ·
亲密关系阶段二:两极化
现实情况的介入会让我们构建的图像出现裂痕。突然间,我们看到了在理想化阶段中被忽略的那些不完美之处。
之前,图像之爱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在视野变清晰之后,我们就看到了伴侣身上那些恼人的习惯、身体上的缺点和情绪上的不足。
我们会猛然间意识到,曾经被我们理想化的那个人原来笑起来声音那么大,总是打断别人说话,会讲些不合适的笑话;
他总有一些负面的观点和偏执的意见;不需要他说话时他总爱插嘴,需要时他却像个木头疙瘩一样坐在那里没有任何见解;
他总也不想做爱,又或是手压根离不开我们的身体;他出汗太多、脚很臭、有口气或者牙齿参差不齐…
当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构建出来的理想图像开始出现裂痕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仓促地做出评判,并对问题进行泛化处理——
他很过分,她很懒,他很被动,她很有攻击性,他从来不主动想做什么事情,她的主意总在变,他对整洁有神经质,她是个懒虫…
关系中的两极化阶段可能是很动荡、很没有方向的。
但是,如果用共情来指引方向,我们就能学会如何接受这些新的事实,并敢于承认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瑕疵。
认识到这点后,我们将会面临挑战,因为我们要理清双方的不足,认清我们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东西;然后决定自己愿意把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变和成长的过程中。
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共情来判断我们是否能适应那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判断他人是否愿意改变他们的视角来包容我们特有的生活方式。
缺乏共情的时候,我们只会尽力保持现状,忍受着颠簸的行程,却不太知道我们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我们会突然结束这段关系再去重新开始一段。如果没有共情来为关系的发展指路,我们就没有从两极化阶段发展到整合阶段的希望。
 · 04 ·
亲密关系阶段三:整合
整合之爱(integrated love)是我们所渴求的爱,因为只有这种爱才能够填补我们内在的空洞。
在关系的理想化阶段,我们希望并祈祷那个理想的对方会填补这些空洞;
到了两极化阶段,我们意识到(经常是伴随着痛苦的嚎叫)对方也不是那么理想,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空洞要填;
在整合阶段,我们就会通过坦诚的互动、符合现实的预期和对彼此独特性的真心尊重,来努力促进彼此的成长。
整合之爱是相互共情的产物,这个过程既需要有融合的意愿,也需要有分离的能力。
你会全心全意地进入到对方的感受中,但也要经常回到自我当中。
精神病学家琼·贝克·米勒和心理学家艾琳·皮尔斯·斯蒂弗在他们的著作《治愈性的连接》中强调了相互共情的力量。
他们把它定义为“在关系中所有成员的真正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融合”。他们写道:
因为每个人都能接收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做出回应,所以,每个人不但扩充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且扩充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与此同时,每个人在这段关系中都实现了成长。
共情让我们睁开双眼,让我们看到了原来看不到的内容,也借此扩展了我们的世界。
只有在相互共情的激励之下,才有可能达成整合之爱。
· 05 ·
如何在关系中实现共情?
那么,如何才能在关系中建立并维持相互的共情呢?下面的三条建议或许会有些帮助。
① 不断地重新评估你的理论信条
关于一段好的关系应该什么样,我们都有一些信条(心理学上有时把它们叫作认知地图)。
在尝试梳理那些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都会发生的纠缠和混乱的时候,我们都会依赖于这些信条。这些信条就像地图一样,能指明我们是在哪里偏离了方向。
这些信条通常都很简单,都由一个通用的假说演变而来。
相爱的人不应该吵架。
永远都应该是男人追求女人,男人不会尊重追求他们的女人。
女人用语言来说“我爱你”,男人可能会用行动来表示。
男人受制于性,女人受制于关系。
男人不会倾听,而女人都是好听者。
好的关系都有无条件的爱。
健康的性生活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如果未曾神魂颠倒地坠入爱河,那这段关系一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母亲的主要职责就是待在家里带孩子。
父亲的主要职责就是赚钱养家。
这些一维的理论只提供了一条直接又狭窄的路径——一旦稍有偏差,我们就会大失所望。
比如,虽然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对很多夫妻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也有许多婚姻幸福的人对性生活并不那么关注。
如果我们接受“男人有时候也希望女人是追求者,女人有时也更想去追求他人”这个事实,那“永远都应该是男人追求女人”这个信条就会被驳倒。
② 尊重是每段关系的基础
虽然理论上无条件的爱很美好,但如果你的伴侣对你很粗鲁又不够尊重呢?
如果自己在情感上或身体上受伤害,那就不是共情式关系了,共情会坚持认为尊重是每一段关系的基础。
大师级作家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总是让我很受用。当布伯讨论“我—你”关系时,我觉得他就是在说共情,尤其是当有共情在引导着一段关系时所发生的不断融合和分离的过程。
人必以其真性来倾诉原初词“我—你”。欲使人生汇融于此真性,决不能依靠我但又决不可脱离我。我实现“我”而接近“你”;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
“在实现我的过程中,我讲出了你”也是共情的一种有力表述。
只有在实现我的过程中——在了解我自己、发现我自己、觉察我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情绪的过程中——我才能讲出你。
只有当我完全成了“我”,我才能准备好全心全意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入一段关系。
发展出自我的意义就是为了把自我放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生活全都与关系有关。就像布伯所说:“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共情能让我和你之间的相遇得以完全实现。
③ 在关系中,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识别出他人的情绪,让我们接收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仔细倾听他人说出的话语也要留意言语间的沉默;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安抚自我,学着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些共情的行为就是友情、亲密关系和爱的基本元件。
下面这个古老的故事讲出了共情在产生和维持爱中所发挥的作用。
萨索夫的莫什·莱布(Moshe Leib)探寻什么是爱。
当时他走进一个小酒馆,听到一个喝醉了的农民问另一个农民:“你爱我吗?”
“我当然爱你,”第二个农民回答,“我像兄弟一样爱你。”
但是第一个人摇摇头,坚持说:“你并不爱我。你不知道我缺少什么。你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莱布明白了:“要知道别人的需要,背负他们的悲伤,这才是对人真正的爱。”
在治疗中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见过这种类似的互动,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明白或不知道该如何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全心地进入到对方的感受中。
“你不爱我。”一个人会说。
“我当然爱你。”另一个说。
“但是你都不知道我缺少什么,你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甚至都不知道我是谁。你怎么能说你爱我呢?”
共情能给我们所需的洞察和信息,以理解他人的需要,分享他们的悲伤之深、喜悦之强。
如果没有共情所赋予的相互理解和积极参与,爱就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简单词汇。
共情,让爱有了高度、分量和平衡;共情是爱的血与肉,是它跳动的心脏,是它求索的灵魂。
 共情让爱成为爱。
爱不是安慰和帮助,而是无言的理解和接纳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多年前在公园里面的一个场景跃入眼前:一个妈妈抱着哭泣的女儿走过来, 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
妈妈只是默默的抱着孩子,任凭孩子哭泣。等孩子稍微好些,慢慢抽噎的时候,妈妈开口了:
“妈妈猜你是因为刚才还想吃草莓,但是他没有给你,你就伤心了,是吗?”
孩子没有吭声,只是点点头。
“那你现在感觉好一些了吗?”
“没有。”哇的一声,孩子又哭了。
妈妈说:“我知道你难过。没关系,你哭吧。妈妈陪着你,你感觉好了告诉我。”
后来的结局是孩子哭了好一阵子,从孩子情绪稳定后母女的谈话中得知,孩子吃了一个老人带给自家宝宝的草莓,还想吃。
但是遭到了另外一个宝宝的拒绝,所以哭了。最后妈妈和孩子商量好等孩子平静下来,一起去买草莓。
1
整个过程中,这个妈妈都只是静静的陪伴,无声的理解和接纳。她没有安抚性的话语,也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
比如像很多妈妈一样提供即时的「解决方案」用买草莓的方式去安慰女儿,又或者和很多爸爸一样见缝插机的教导:“勇敢一点,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哭泣”。
她所做的,只是让孩子靠在自己身边哭泣,提供一个让孩子安全发泄自己情绪的环境。
这个妈妈的所有注意都只放在孩子身上,甚至她都没留意过周围还有一个我一直在观察亦或者锻炼的老人走过时的侧目。
对于她,那一刻,孩子的情绪陪伴是唯一需要她关注的事。
她仅仅是等待,用一颗平静包容的心等待孩子情绪过后,把真相说明,然后才一起找到解决方法。
理解和接纳,永远在解决方法或教导之前。基于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才是高品质的爱。
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个母亲在做一件多美好的事情,你就已经在对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了。
爱不是我以为你应该如何,爱也不是我为你做了什么,爱更加不是请你好好对我。
爱是我理解你所在的状态,
我愿意与你一起在那个状态。
这样的爱,才能滋养出健康的灵魂。
回到生活中,也许我们真的回看自己的经历,我们鲜少有这样的爱。
回想你生命中任何一个爱的时刻,无论你是给予者,还是接收者,仔细去回味一下,那个爱,是否有个条件在那里,有个期待在那里。
又有几次,那份爱蕴含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全然的包容,如同那位母亲一样滋养着你的心灵呢?
2
更让我们不曾察觉的事实是,作为成年人,我们都不曾给自己这样的爱。
就拿处理情绪这个经常会遇到的事儿来谈,当我们有情绪时,我们是如何做的?
是否也如这位母亲一样,做一次自己的母亲,给那个有情绪的自己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情绪自由流淌,直至其消失?
我认识的很多人,当情绪来的时候,有些人会选择逃避,用游戏或痴迷于电视剧等方式回避而不去面对。
有些人会选择用另外一种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对抗,比如伤心时举杯买醉。
还有些人会选择在愤怒的时候对亲密的人发泄,人在情绪高亢的时候说出的伤人话是很致命的。
这些方式都不曾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空间,情绪也并没有在身体内得到自由的流淌,且任其自由消失。
相反的,这些方式都只会让这些情绪积压在身体里的某处,这个某处长期被这类压制的情绪蓄满,最后形成医学疾病。
如果我们仔细去回想一个一个情绪状态,会发现情绪就像海面的波浪,会来,也会走。
这就是能量的流动方式。疾病也是能量,它的流动方式也是来了,去了。
但是如果你的身体已经不能承载或者说正常运转这个能量的正常流动,疾病就无法离开。
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非但可以给予他人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对自己更不会吝啬这样的爱。
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部分,就是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释放掉这些情绪。
释放的方式由孩子选择,只要是安全的,就都是被允许的。
哭泣、打沙袋、在空旷的地方吼叫、舞蹈、静默的与父母拥抱、亦或者躺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只是感受情绪。
父母此刻只要做陪伴就好,没有评判,只是耐心的陪伴。 
3
而作为成人面对自己的情绪,最好的方式也是没有评判的陪伴着有情绪的自己。
首先理解自己情绪会来,也会走,放下焦虑,然后接纳自己这份情绪。
除了用上面孩子的情绪安全处理方式,还可以试试内观的一个方法。
当下一次你特别难过、或者非常沮丧、或者愤怒的时候、甚至快乐的时候,坐下来,闭上眼睛。
感受自己的身体,去寻找一下那个情绪在你的身体的哪里。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胸口这里有团火球,或者腹部这里有一股炽热,这都不要紧,就是接纳发生的一切,理解情绪的流淌方式。
对那个部位轻轻的说:我看见你了,我接纳你,谢谢你,我爱你!
然后,你会忽然间发现,那个情绪慢慢的就那么消失了。
这将会是第一次,你开始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给予自己一份真正的爱。
爱那个陪伴你终身的身体,爱那个会来又会走的能量流动。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爱的滋养,如同我们都需要阳光的温暖才能存活,只有当真正的爱在我们身体内流淌,我们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内涵。
也只有当我们学会先给予自己爱的滋养后,我们才真正会用爱去滋养我们所爱的人。
(0)

相关推荐

  • 心理学家:成功80%靠情商!孩子情商教育的两大阶段,家长别忽略

    对于传统的中国教育来说,技能教育似乎大于一切.孩子从小就会被安排进各种特长补习班,拥有一技之长已经成为了各种孩子的"必修课"之一.而情商教育往往被家长们所忽视,那么情商对于孩子来说 ...

  • 情绪内耗:你用紧张的方式对待他人,他人带给你的同样是紧张

    紧张情绪的传递.反馈.叠加,是造成情绪内耗的根源.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己生活的紧张兮兮的,然后把身边的人也搞得紧张兮兮的.当你试图融入到他们生活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哪怕 ...

  • 英文启蒙之不教不考共情陪伴

    大家很疑惑,不教怎么学?其实这和前几天的文章提到过的二语习得理论是相同的,我们让孩子习得,不是学得,要耳语目染,让孩子在平日的交流中慢慢习得英语,浸润式成长 小孩子很讨厌考和教这两个字,反正我家可宝是 ...

  • 接纳Ta本来的样子,才能体验真正的亲密感!

    我们只有在愿意把他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时,才能够体验到真正的亲密感. 01 亲密关系的发展需要共情 在每一段人际关系中,我们都会经历亲密感的不同阶段.在逐渐认识彼此的这条很颠簸却 ...

  •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导 Lead 语 很难得有机会能够静下来看一本书,我总认为,纸张和文字的结合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存在. 书中的世界光怪陆离,千姿百态,有红尘俗世,也有生命奥 ...

  • 共情的力量,与孩子共情,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Empathy(共情.同理心),在许多英文翻译的心理学或家教书中会看到译者把它翻译为:同情心.移情.了解心理咨询的朋友就知道,共情/同理心.同情心.移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在大家日渐关注各类育儿方法的 ...

  • 共情的力量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曾写道"每逢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都是拥有你这样的优越条件",说得通俗点,我们要有共情能力,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

  • “天才少女”李雪琴和“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共情的力量

    译言·译眼看世界 <脱口秀大会>结束已经又一段时间了,不少当时很有话题度的脱口秀演员和引起非议的梗随着新话题的出现也渐渐淡了出人们的视野.不过,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你总能看到李雪琴.带着&q ...

  • 爱孩子,就是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短暂的四十天里,指导师与各位精英讲师一起重新认知自我,学习婴幼儿心理和大脑发育特点,深度剖析大脑神经发展科学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学等儿童性格教育基础理论,掌握执心教 ...

  • 安静地观察ta,去发现他ta本来的样子。朗读父母规第十天晚间分享20170708

    去观察你的孩子,安静地观察他,去发现他本来的样子.所以我们不要着急,当我们发现他本来的样子时,让他按照他原本的样子去成长比较好.从这个道理来讲,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要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我 ...

  • 共情与接纳 | 最好的成长是渡人渡己

    发布时间:2021-04-19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提起心理学,总会有一些小可爱发出一些可爱的灵魂拷问.若非能以善意理解门外汉,真的有点顶不住对方的花式拷问赏一记白眼. 例如: "学 ...

  • 包联网 | 专业视角 彭冲:消费迭代,包装共情

    包联网品牌包装名家:彭冲 品赞设计 创始人,中国知名包装设计师,致力于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以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为品牌解决竞争中面临的为题.用精准的设计语言,诠释品牌竞争优势差异化,助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