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肠道蛔虫上蹿钻入胆道引起的常见急腹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中上腹剑突下区阵发性剧烈绞痛,痛引肩、背、恶心、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学“蛔厥”。多因受寒发热,驱虫不当,饮食不节等因素,使人体肠胃功能失调,蛔虫妄动不安,窜人胆道以致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血行不畅,不通甬。

【诊断要点】

(一)主要症状是中上腹部剑突下突发阵发性剧烈绞痛有“钻顶样”感觉,甚至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1.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胃液胆汁蛔虫。

2.发热,黄疸,见于继发胆道感染或梗阻严重时。

(二)体征:中上腹剑突右下方有轻度压痛,体征轻微,但腹痛剧烈,症状与体征不相一致。

(三)实验室检査:发热,黄疸时,血液细胞增髙。胆汁检查发现虫卵。

(四)X线钡餐: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有半截条索状影。

(五)静脉胆道造影:显示条状充盈缺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胆道蛔虫病的剧痛是其主要症状,应首先解除但根据病因,祛驱杀虫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而在辨证论治中分蛔厥初期和恢复期,分别施治。

二)治疗原则: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三)分型治疗

蛔厥初期:

1.胆蛔络挛,气血涩滞型

症状:上腹脘胁钻顶样绞痛,阵阵发作,时发时止,痛甚汗出肢冷,辗转不安甚或呼吸骤停,但痛止可无明显不适,上腹仅有轻度压痛,而无腹肌紧张,具有症状剧烈,体征轻微,“症征”不符的特点。伴恶心呕吐,甚至吐蛔,但无明显发热及黄疸,舌苔薄白或黄腻,腹痛发作时脉象弦紧。

治法:安蛔柔络,调气和血。

方药:胆道安蛔汤(自拟验方)。

处方:乌梅30克,川花椒10克,白芍30克,木香15克,黄芩10克,槟榔15克,使君子15克,川楝子30克,玄胡15克,甘草10克。

加减:呕吐甚者加陈皮12克,法半夏2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

2.肝胆湿热型

症状:腹痛拒按,呈持续性或阵发加剧,发热畏寒。口渴身目皆黄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利湿热安蛔退黄。

方药:方用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30克,黄柏20克,黄连10克,细辛3克,川椒6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茵陈30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川楝子30克。

加减:便秘较甚,腑热内结者,可用清胆汤(柴胡,黄芩,银花,连翘,姜半夏,蒲公英,丹参,大黄,玄明粉)清利湿热,佐以通下。

按语:此时为胆道蛔虫病合并感染阶段,主要表现为胆管炎,胆囊炎一般血象增加。

3.脾胃虚寒型

症状:腹痛喜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便溏,苔白润,脉沉弱。

治法:温中安蛔缓急止痛。

方药:方用加味甘草粉密汤。

处方:甘草30克,蜂蜜60克,川椒10克,乌梅20克,苦楝皮15克,使君子10克,玄胡10克,粳米15克。

加减:恶心呕吐加灶心土,山药,竹茹,痛甚加木香;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者加制附子,细辛米醋,痛止后服祛虫药。

恢复期:胆道蛔虫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些患者蛔虫随之排出,也有患者蛔虫残留胆道,出现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稍轻。

治法:利胆排虫,行气止痛。

方药:方用南开驱蛔汤。

处方:柴胡12克,茵陈15克,生牡蛎30克,栀子15克,木香15克,枳壳12克,郁金10克,枯矾3克。

单方:验方

(1)花椒10克,麻油50克。将麻油放人锅内熬至冒烟,放人花椒煎熬,待花椒变黑出味取出,待油凉温顿服。

(2)生姜150~200克,生蜂蜜60~100克。生姜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倒入蜂蜜内搅拌均匀,顿服。小儿酌减。1剂不愈可每日服2~3剂。

(3)天津南开医院祛蛔汤二号加减方:金钱草,茵陈蒿,生牡蛎各30克,焦山楂,生大黄,枳实,使君子,川楝子各10克,槟榔16克,枯矾4克。每日1剂,水煎二次药汁合匀分二次服。

另用生栀子,生大黄各15克,芒硝20克,乳香6克,冰片2克。为细末,鲜芙蓉叶适量捣烂,调拌药末數右胁腹疼痛区,外以纱布,胶带固定,每日1次。

结语

1.胆道蛔虫的病因病机,本人认为主要是肠胃寒热失调,寄居在肠下段的蛔虫上窜钻入胆道,扰动胆腑,肝胆络脉挛缩拘急,经脉气血涩滞不通。这与近代文献所论述之“肝气郁结”的机理有所不同。如肝气郁结的痛属气痛,其疼痛性质以胀为主,难以解释本病的剧烈疼痛甚至绞痛。诚然本病在间歇期患者可以有脘胁微胀微痛的症状,这与虫体阻塞胆道,胆汁排泄受阻有关,用肝胆气杋阻滞,疏泄失职,肝胃不和解释更为恰

2.本病初期用本人自拟胆道安蛔汤或其他有效的中药治疗,能获迅速止痛效果。

若得不到治疗,虫体由肠道带进胆道的细菌,在后期常可并发肝胆胰腺感染。这种情况多数学者认为是肝胆郁滞或肝胆气滞化生湿热。此说符合病机演变但不如用中焦湿邪乘虫体进入胆腑,因肝胆气滞未能随胆汁下泄而壅结蕴伏化热,湿热互结,从而加重病情发展。因此初期止痛后必须再用疏肝胆清利湿热的方药治疗,使湿邪随胆汁下泄达到防止合并感染之目的。

3.本病治疗上务使虫体排出胆外,以避免今后因死虫可形成结石的遗患。若B超提示胆内有死虫者,可用木香,枳壳,黄芩,大黄,川楝子,金钱草等利湿排虫,力求排出虫体。

4.胆道安蛔汤是本人依据本病病机,自拟的方剂,方中川花椒,黄芩,大便秘结改用大黄,寒热并用有调和胃肠寒热作用;乌梅味酸,川椒味辛,黄芩味苦,符合柯韵伯“蝈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用药原则,有安蛔制虫作用;白芍甘草有缓急柔络之力;木香,槟榔,川楝子延胡索有疏利肝胆,调理气血作用;使君子,槟榔有驱杀蛔虫之功。临床实验使用本方洽疗胆道蛔虫有迅速止痛效果,但杀虫之力不如驱蛔灵或肠虫凊之类所以本人运用本方时有时配合驱蛔灵以提高驱蛔效果。关于方中木香用量宜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木香有解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和胆道痉挛作用。本人治疗本病,木香重用至15~20克,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

  •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用药

    蛔虫病的治疗: 蛔虫病的治疗可分为驱蛔虫治疗及并发症处理,但最根本的是驱虫治疗. 1.驱虫治疗 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目前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mebendazole)和阿苯达唑( ...

  • 『百病宜忌大全』74.蛔虫病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造成的疾病,除肠道症状外,有时蛔虫可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 无论城市和农村,蛔虫的感染都比其他寄生虫为高,儿童的感染高于成人.这是因为:蛔虫排卵多,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蛔虫卵 ...

  • 慎入!超声发现大量蛔虫在肠内跳舞

    肠道蛔虫   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d) 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症.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 01 病理 蛔虫经 Oddi 括约肌钻入胆道,刺激胆总管括约肌阵发性痉挛而产生剧痛.蛔 ...

  • 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致的疾病,蛔虫是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 病程早期幼虫在人体内移动是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当成虫寄生在小肠则引起腹痛,肠道功能 ...

  • 禽大肠杆菌病的中医辨证治疗(附中药方剂)

    前言: 现代医学分析,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存在于各地的家禽群体中.在严重的情况下该病会导致发病家禽出现败血症及死亡.大肠杆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不同类型禽 ...

  • 全球惊叹,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十三经典配方

    糖尿病辨证治疗十三方 1.温肾降糖汤 [来源]施今墨,<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组成]上肉桂24克(切碎蒸汁兑入,不可火煎).鹿茸粉(另装胶囊,分2次随药送服)3克,黑附块18克,桑螵蛸9克 ...

  • 尿失禁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小便失禁是指小便失去控制而自行溺出的症状,夜间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见小便自遗者,亦属本证. 现代医学认为: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约肌因损伤或者控制它的神经功能失常,病人不能控制排尿,尿液自尿道口流出 ...

  • 舌颤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伸舌时舌体颤动不定,不能控制的称舌颤,舌颤又称"舌战"或"战舌"<望诊遵经,望舌诊法提纲>中说:"舌战动者,病在脾". ...

  • 口渴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口渴,在古典医藕中有"口千","口千燥","思水","欲饮水","大渴","烦渴 ...

  • 尿崩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现代医学认为,尿崩症是因下丘脑一垂体后叶病变,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也叫神经垂体功能减退症,其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原因未能明了,后者多由脑部肿瘤.脑膜炎.结 ...

  • 牙龈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以牙龈出血为其主要特征,一般在刷牙吮吸,咀嚼硬物时易出血,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或松软,表面发亮局部有牙石软垢,牙菌斑积聚,有时龈缘糜烂,挤压龈缘,有少量脓液排岀,并 ...

  •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过敏性紫癜又称岀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系一种变态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临床特点除皮肤和黏膜紫癜外,尚有皮疹和水肿,常伴不同程度的腹痛.关节肿痛和肾炎的症状.血液检査可无异常 ...

  • 鸡胸、龟背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鸡胸.龟背是指小儿生长发育障碍,骨质生长不良,以致变成骨骼畸形的一种疾患.胸廓向前突出,如鸡胸的,称为鸡胸,脊骨弯曲隆起,状如龟背的称为龟背.多见于先后天不足的小儿,由于二症在病因及症状上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