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的“大哥大”——思茅倒生根
树中的大哥大—思茅倒生根
来到思茅生活已有六年了,一颗生长在思茅市的数百年倒生根大榕树像一把大伞遮天蔽日。
每次从它身旁走过我都会伫足观望,总会有人来思茅旅游,看望我也总会带着他们在树下漫步,喝茶聊天。
近几年市政建设更是把它打造成了一座天然成趣的城市公园,市民们在此漫步,乘凉、打牌、聊天。
这里的“倒生根”公园,小桥、流水;小径、石凳;花木、藤蔓,使这里别样清悠。特别是几匹雕塑的铜马和赶马汉子正在榕树下小憩,再现了当年茶马古道上驼茶运盐的景象,
不禁让人注目凝视,也让很多的旅游者在这里摄影留念。
曾几何时,常听这里的老人们说,建国以前思茅城很小,矮小的屋宇更没有什麼高楼大厦,马帮来到思茅城坝子远远的地方伫足瞭望矗立在思茅的大榕树就是唯一一个地标,一进思茅坝子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据史料记载:思茅的“倒生根”,其实是一棵桑科榕属的大榕树。其高达三十多米,枝叶繁茂,巨大的树冠华盖,已超二亩之多。
粗壮的枝条上生长的气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支柱根”。有四个“支柱根”,径围已超三米之多。新形成的“支柱根”还正向四面无限延伸。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小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而思茅人却给它冠以一个别具一格的名字——“倒生根”。
历史上“倒生根”处,曾在清雍正年间修建过一座文昌宫,庙宇虽不大,但其是汉文化进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个代表建筑,居于“倒生根”南面,道光版《普洱府志》载:“城南五里新庙文昌宫”,正是指此地。该处的文昌宫,在清雍正年间,曾是清政府开办的七所义学之一。在文昌宫内举办义学,可谓名至实归。
文昌,本为星名,亦称文曲星,是古代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众称文昌帝君。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思茅城的文昌宫,至今已荡然无存,但它代表了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汉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是边疆文化史上应书记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