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关于治学之道
相关推荐
-
82岁杨振宁娶28岁翁帆,100岁时被骂“滚出中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华人世界只有一个杨振宁,珍惜这样一个天才,也就是珍重这个民族,珍重我们自己. 作者:梧桐(富书作者)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9月22日,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99岁生日. 按照民间"过九不 ...
-
能和杨振宁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大家好,我是介哥. 2021年9月22日,是杨振宁99岁生辰. 我们中国讲究"过九不过十",所以,这就是他的百岁生日. 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为他主办了杨振宁先生 ...
-
杨振宁迎来100岁生日!他在科学界的地位有多高?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迎来了自己100岁的农历生日,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为其举办了一场"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 提到科学家杨振宁,有许多 ...
-
陈平:杨振宁的理论取代爱因斯坦,奠定了物理学的未来方向
陈平:杨振宁的理论取代爱因斯坦,奠定了物理学的未来方向
-
立德·传道·治世——《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
原标题:立德·传道·治世 <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宝典.它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该书以"务乎 ...
-
博闻多识为工 实录直书为贵—刘知几的治学之道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唐朝著名史学家.他担任唐朝史官近20年,曾参与撰修了<唐书><高宗实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g ...
-
张载精思力践的治学之道
张载,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张载博览群书,对儒.释.道各家著作都有过深入研究,最终回归儒家,创立了关学学派.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对张载的历史 ...
-
读完《史记》、杜诗再去看史论、诗话,方为治学之道
. 学林新语 作者:周维强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5日 16版) . ◎姜亮夫在成都高师念书.某日侍林山腴先生于霜柑阁.林先生问姜近读何书,姜答读<文史通义>,但多 ...
-
刘炳凡的治学之道
中医书友会第1837期 I导读:中医如何该如何学?如何从实践中提高?如何能进一步充分发挥传统医药的优势?如何将"学.问.思.辨.行"贯穿治学之路?本文将为您解答诸多治学之路的困惑, ...
-
童庆炳谈治学之道
编者要我谈点治学经验,心里惴惴不安.因为自己的学问连自己都不满意,怎么敢介绍治学经验呢!只是自己是个教师,平时免不了给学生谈到自己学习.教书和研究中的一些甘苦,学生们也还听得进去,这次就把其中的几个要 ...
-
文理会通 驾驭多语——语言学家冯志伟的治学之道
冯志伟,1939年4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人,计算语言学家,专门从事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先后到法国格勒诺布尔理科医科大学.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FhG)新信息技术与通信系统研究所.德国特里尔大学 ...
-
杨振宁直言:李政道非常聪明却有个缺陷,后来才没有更大成就
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人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两合作在1956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当时获奖时,两人都还是中国国籍,所以说,他们两是最先获得诺贝尔奖 ...
-
存实心 明实理 行实事—李光地的治学之道
李光地(1642-1718年),清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勤于治学,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都旁涉会通,得其要领.他倡导实学,并身体力行,曾声称:"吾学大纲有三:一曰存实心,二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