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记︱生命之书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507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由此可见,《道德经》对后世人的影响和传播之广。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社会,人的心灵尤为需要一个寄托,需要一盏明灯照亮。
《道德经》的力量已经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国家广为流传,带给人巨大的改变。
对于《道德经》的学习和体悟也是多如牛毛,那么《道德经》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我们这一期先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和领悟《道德经》的。
1. 白岩松谈《道德经》
将《道德经》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书,他曾言:“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我看来,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
从《道德经》中,他悟出了“私和无私”的道理、“杯满则溢”的哲学,学会了放空自己、清零自己。
后来他辞去各种职位,关掉手机,闲居一年去开发新节目,他说,“没有那闲的一年,就没有我后来行走的动力和能力。
”也是从那时起,白岩松便反复研读《道德经》,不断参悟其中的哲理智慧,形成了自己更加深刻的独到见解。
2. 马云谈《道德经》
马云有在工作包里随身带几本书的习惯,“别的书换得很快,而其中一本书一直没换过,是一本最薄的《道德经》。薄是因为没有注解,马云不希望看到别人对《道德经》的理解而影响自己的感悟。”
马云有一次看《道德经》时突然很兴奋地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3. 鲁迅谈《道德经》
老子之辈,盖其枭雄。
老子书五千语,要在不撄人心;
以不撄人心故,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
立无为之治;以无为之为化社会,
而世即于太平。
其术善也。
——《鲁迅全集》第一卷
4. 林语堂谈《道德经》
看过《道徳经》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大笑;
接着就开始自嘲似的笑;
最后才大悟到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训。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相信大半读者第一次研读老子的书时,第一个反应便是大笑吧!我敢这么说,并非对诸位有何不敬之意,因为我本身就是如此。
因此,那些上智的学者,便由讥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学先驱,以致老子成了他们终身的朋友。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5. 马克斯·韦伯谈《道德经》
老子也认为,最高的得救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神秘的合一,而不是西方那种禁欲式的通过积极行动证明了的受恩状态。
从外部看,这种状态同一切神秘主义一样。
并不是理性的,而仅仅以心理为前提:普遍的无宇宙论的仁爱心情,使这种神秘主义者处在无动于衷的忘我状态中的无对象的快意的典型的伴生现象。
这种无动于衷的忘我状态是他们所特有的,可能是老子创造的。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
6. 托尔斯泰谈《道德经》
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极了,同老子一样--顺应自然法则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1884年3月11日日记)
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读孔子,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好。
没有他和老子,《福音书》 就不完全了。而没有《福音书》,他却过得去。--《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影响》
7. 尼采谈《道德经》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8. 深圳外国语学校黄晓鸿谈《道德经》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幸福,而未必要事事优秀。
当尽力而为依然效果不佳时,我希望他们都能学会“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老子认为,水是几乎达到‘道’的境界的。
因为它滋养万物生命,却不与万物争利。
它自甘下流,藏污纳垢、包容一切,却至净至刚,从不被外物所污染。
那倘若我们模仿水的行事方法,行己之便去帮助他人的成功,同时又不违背自身的本性,或许就能够与身边人建立起更亲密的联系。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我们在职场竞争中,或者人际交往中,针尖对麦芒未必能达到目的。
而知道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就往往也没吃多大的亏,却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9. 吴理之道长谈《道德经》的思想与生活智慧
追求功名利禄和财富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但任何东西的追求一定要有一个度,
因为你在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
肯定要付出很多或者失去很多东西。
比方说对家人的陪伴,
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关爱,
身体健康的失去等等。
因此,必须要适可而止,
我们不能一味的被欲望所绑架,
成为欲望的奴隶,对物欲的过度迷恋和贪求。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那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名誉和生命比起来,
哪一个更可亲?
生命和财货比起来,哪一个更珍贵?
得到名誉和丧失生命,哪一个更有害?
过分热衷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过于积敛财富,必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
这一段经文一是教我们要珍视生命,不要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
二是教我们“知足、知止”,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是自然的法则。
只有知止、知足才能长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殚精竭虑地去追求名利,就会危害自己的生命。
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过分追求而不知满足,也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
因此,追求财富和名利要适可而止。
10. 黄明哲解《道德经》
“宠辱若惊”——不管是受宠还是受辱,都让内心充满了一种惊惧、一种不平静。
得宠了怕失宠,受辱的心里更恐惧,怕横遭祸患。“宠辱”这种东西,很多人一辈子都死在这当中,却把它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要。
“宠辱若惊”本身是人生的枷锁,是大患,把它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要,就是被宠辱刺激到了极端,恨不得干脆不要身家性命。
朋友圈的时代,人们惯于用口水来淹死人,何尝不是宠辱若惊?人们没有想过,今天一起淹死别人,明儿也能被别人淹死。
舆论暴力与道德监督无关,它只能制造喷子的狂欢。进一步讲,一个人如果竟然连这点自觉都没有,一旦失去了社会认同就觉得不如去死,那是更难以描绘的悲剧: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1. 大罗感悟:
《道德经》的智慧不仅是老子的智慧,更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智慧,是生活中的自然大道,是无上的智慧妙法,更是指导我们的生活哲学。
所以“道”不在高处,也不是谈玄说妙,是一种本真的生活态度,是你早上起来,看着太阳升起时的一种惬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