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金币的故事
“熊猫币”,作为世界五大投资金币之一集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于一体,自1982年发行以来就因其极具民族艺术风格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追捧。而“熊猫币”曾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张维研先生 早期熊猫币发行参与者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经济落后,对外开展经济活动十分困难,库存黄金、白银有限。这时,香港宝生银行赵经理建议将黄金做成金币对国外发行,图案选定我国独有的熊猫。于是熊猫金币与当时国际上的投资金币美国鹰洋、加拿大枫叶、南非弗格林以及澳大利亚袋鼠金币一起,成为五大投资金币之一。但与其它四枚不同的是,我国的熊猫金币图案每年都会变换不同造型姿态。
张跃群先生 高级经济师 资深钱币收藏家
熊猫币的主要市场在国外,所以1983-1985年的金币形式符合国外的设计标准,即正背逆180度。1983年,“行走中的熊猫”金币最终在“世界硬币大赛”中获最佳金币奖,其设计者为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坚先生。“当时由于受制作技术的限制,只能用‘以凹作鼓’的方式处理熊猫身体的黑色部分,利用凹陷镜面折光效果造成视觉错觉。然而这种简洁的设计手法却成为熊猫币的一大特点。”同时,1983年的“熊猫母子嬉戏图”银币也获得了最佳银币奖。
陈坚先生 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2年熊猫金币设计者
获奖金币 “行走中的熊猫”
熊猫母子嬉戏图
一枚熊猫币的诞生凝聚了无数设计雕刻人员、工艺技术人员以及制作者的辛勤汗水,他们共同为“纳大世界于小画面”努力着。1987年精制币就是个典型的代表。精制币在压制过程中对模子的要求更高,模具表面必须像镜子一样亮。如果说设计创新理念是熊猫币的灵魂,那么制作技术则是熊猫币的辉煌外表!
赵樯先生 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4、2015、2016年中国熊猫金币设计者
30年来,熊猫币的图案看似单调,但每一次出现的形象都在共性中展示着个性色彩。4次中标的熊猫币设计者赵樯先生感慨地说:“黄金有价,但人的情感是无价的,我希望将我们人类最质朴的人性温暖注入到熊猫金币冰冷的金属中,并将这温暖传递给收藏者们。”
赵樯先生通过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惯、体态特征,力求在设计中表现它们文静的外表、好动的性格以及娇憨的动作中温顺而带有野气的形象。在每年的图案变化中我们都能找到这些因素。
2014年熊猫币设计稿(设计者赵樯提供)
2014年熊猫金币
2016年熊猫币
熊猫币币面计量的标注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自熊猫币诞生以来币面一直以“盎司”标注重量,至2014年是最后一年。2015年币面无标注,2016年则开始以“克(g)”标注。赵樯将这一改变称做“克重元年”,并给这枚币上的熊猫起名“平平”,以表达对收藏者平安的祝福。
熊猫币上计量的变化
据美国评级机构的统计,近年来收藏者中年轻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投资及收藏热情也正是我们利用熊猫币向海内外年轻人介绍中国,传承中国文化的良好契机。
原驻法大使 时任外交学院院长的吴建民先生与赵启明赵樯父子
30年来熊猫币走出国门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传播了悠久深厚的中国文化,愿熊猫币成为我们的骄傲--------“国币荣耀 金币辉煌”。
视频:熊猫金币的故事